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50篇
数理化   29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为寻找用于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新型α1受体拮抗剂, 以本研究组发现的2-[(4-(2-(2-氯苯氧基)乙基)哌嗪-1-基)甲基]-5-甲基苯并噁唑(wb5c)为先导化合物, 结合已构建的α1-AR拮抗剂药效团模型, 通过骨架改造, 设计出以苯并噁唑-2-基哌嗪为母核的目标物, 然后以5-氯-2-氨基酚和取代苯酚为原料, 经缩合、卤代、氨化、Williamson醚合成、取代等反应共合成11个新目标化合物, 结构经ESI-MS, 1H NMR, IR及HRMS确证. 初步药理活性实验表明, 目标物具有中等强度α1受体拮抗活性, 符合我们提出的三元素药效团模型. 5-氯-2-[4-(芳氧烷基)哌嗪-1-基]类化合物是一类新的具有潜在开发价值的α1受体拮抗剂.  相似文献   
112.
结合α1 受体拮抗剂的构效关系和我们应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方法所构建的药效团模型 ,设计合成了 17个 1 ( 5 甲基 2 苯并唑甲基 ) 4 ( 2 取代芳氧乙基 )哌嗪类化合物 ,其结构均经1HNMR ,IR及MS (HRMS)确证 .初步生物活性测试表明 ,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多数具有较好的α1 受体拮抗活性 .3D QSAR研究为该类化合物的结构改造提供了理论依据 .  相似文献   
113.
建立了一种以13C6-磺胺二甲基嘧啶为内标快速测定肠衣中17种磺胺类药物残留量的方法.样品经过V(乙腈)∶V(乙酸乙酯)=1∶1 混合溶剂提取后,离心,上清液在旋转蒸发仪上蒸发至干,体积分数30%甲醇溶液定容,正己烷除去脂肪,经过滤膜后,进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质谱进行分析,内标法定量.方法的回收率在80%~10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5.4%以下,定量限为1.0 μg/kg(磺胺脒为2.0 μg/kg),检出限在0.4 μg/kg以下(磺胺脒为1.0 μg/kg).方法适合于大批量样品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14.
针对结构早期损伤超声非线性检测中损伤表征问题,发展了一种基于动态小波指纹的超声信号分析方法,从超声信号的动态小波指纹分布中提取出一种可用于结构早期损伤表征的超声非线性特征参数。研究了小波基函数及分析尺度对超声非线性效应提取效果的影响,优选出对结构早期损伤敏感的小波基函数以及尺度范围。将提出的动态小波指纹分析方法应用于二次谐波及混频非线性超声检测信号分析,结果表明,动态小波指纹分析方法可有效提取出检测信号中的二次谐波及混频分量,基于小波指纹分布的非线性特征参数可用于板结构中微裂纹的定量表征.本文研究工作为结构早期损伤超声非线性检测中的弱非线性效应提取作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15.
二维正方晶格多点缺陷声子晶体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寰宇  何存富  吴斌  汪越胜 《物理学报》2013,62(13):134301-134301
基于超声浸水透射技术, 实验研究了有限尺寸二维正方晶格钢/水声子晶体多点缺陷模态性质. 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建立该声子晶体有限元计算方法, 求解了9×9超胞多点缺陷声子晶体能带结构, 把缺陷局域模态频率与数值仿真和实验结果进行对比, 结果表明: 实验数据和理论值能够很好符合. 进一步分析发现, 点缺陷数量影响声波局域效应、本征模态和传播特性, 为设计有限尺寸声波器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声子晶体 多点缺陷 实验研究 有限元  相似文献   
116.
为了判断中性束注入加热效果和研究等离子体宏观旋转和有效电荷数(Z_(eff))对中子出射的影响,结合实验数据,利用TRANSP模拟程序研究了EAST中性束注入加热时,等离子体旋转速度、有效电荷数Z_(eff)以及等离子体储能与中子出射率的关系。模拟结果表明,在能量为65keV、功率为2.89MW的中性束注入加热时,等离子体产生较大的旋转,旋转减少快离子热化时间,降低中子产额;有效电荷数Z_(eff)增加时,快离子投掷角散射增强,束靶反应减少,中子产额缩减。中子出射率随等离子体储能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17.
本文从理论上推导了非线性介质中二重简并前向相干多光子散射,得到了直接和级联两种耦合过程,实验上获得了多达15级的前向相干散射波,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相符合.  相似文献   
118.
本文研究了一类非线性映射,给出了它们的公共不动点定理,推广了Sastry K.P.R.和Naidu S.V.R.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9.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对水产品中污染物的非定向快速筛查与测定的方法。筛查时样品用乙腈提取、氮气浓缩吹干、甲醇-水溶液定容,采用全扫描数据依赖二级扫描模式进样分析。利用Trace Finder软件对水产样品中未知污染物的精确质量数、同位素丰度比、二级碎片离子进行数据库检索匹配。定量时样品采用优化的QuEChERS方法净化,对筛查过程确认的三环唑、咖啡因和乙氧基喹啉3种污染物进行目标离子二级扫描模式定量分析。鱼和虾中3种化合物在5~1000 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方法检出限(LOD)为1 μg/kg,定量限(LOQ)为5 μg/kg,平均回收率为70.5~90.9%,相对标准偏差为5.4%~12.8%。筛查方法具有快速、准确、高通量等优点,结合定量方法能够用于实际水产品中未知污染物的筛查与测定。  相似文献   
120.
1 引言 甲硝唑、二甲硝唑和洛硝哒唑是属于常用硝基咪唑类药物,用于预防和治疗特定病菌和原生动物疾病。由于硝基咪唑类化合物具有潜在的致癌性、诱导有机突变性,故欧盟和我国已禁止在任何动物源性食品中使用该类药物。目前测定硝基咪唑类的方法主要有气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本实验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测定蜂蜜中甲硝唑、二甲硝唑和洛硝哒唑3种硝基咪唑类残留。通过不同固相萃取及液相萃取比较,选择简便快捷的液相萃取方法,适合大量样品同时处理。同时比较使用了2种不同氘代内标,最终选择定量效果好的氘代二甲硝唑作为内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