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6篇
数理化   8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 毫秒
41.
采用水热原位合成技术制备了MnO2、MnO2/CNTs及MnO2/CNTs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MnO2/CNTs/PTFE三元复合材料在化学电源领域的应用.用X射线衍射分析材料结构、扫描电镜与透射电镜观察材料形貌,用恒流充放电、循环伏安、交流阻抗谱研究其用作超级电容器和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导电载体...  相似文献   
42.
本实验旨在构建一种介孔二氧化硅包载白藜芦醇的纳米体系,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N2 吸附-脱附、差热-热重分析等对包载白藜芦醇前后的纳米体系进行表征分析,探究其光、热稳定特性和体外不同pH 值缓冲液中的释放规律。结果表明,制备的介孔二氧化硅包载白藜芦醇纳米体系,其骨架呈交联网络结构,孔径、比表面积和孔容分别为10.16 nm、245.73 m2/g和0.79 cm3/g,负载量可达39.44%,且负载后其骨架结构未破坏,并有效提高了白藜芦醇的光、热稳定性。同时,经过纳米体系负载后的白藜芦醇2 h内释放速率在两种不同pH 值缓冲液中均可达80%以上。介孔二氧化硅包载白藜芦醇纳米体系性能较好,为白藜芦醇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3.
铟—Jie皮素极谱络合吸附波测定锌盐中的痕量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4.
我国电子商务日益发达,但电商产品质量问题一直未得到很好地解决。本文首先研究了电商产品使用过程的质量控制问题,接着以淘宝网上热销的某款产品为例,收集了2013年自6月24日到8月12日之间的所有消费者评价,先通过文本分析和处理获取定量数据,再使用统计控制图来进行过程质量控制。本文的研究说明了产品使用的质量控制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45.
成相无机盐种类对PEG双水相相平衡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种类无机盐分别与PEG1000、PEG2000、PEG,4000和PEG6000构成双水相体系,在298.15K下,采用浊点滴定法研究双水相体系相平衡,通过Merchuk经验方程拟合实验点确定双水相体系的双节线,进而考察成相无机盐种类对PEG双水相相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具有相同阴离子,易于形成双水相的无机盐顺序为...  相似文献   
46.
考察了低分子有机溶剂与无机盐-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萃取螺旋藻多糖的可行性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为除去并有效回收螺旋藻细胞中的蛋白质成分,在藻细胞破碎后进行盐析沉淀蛋白质,再采用传统的热水浸提法,可得到螺旋藻多糖的溶出率为38.44±1.12mg/g干燥粉;通过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的萃取分配,在w(乙醇)=19%,w(硫酸铵)=27.5%(即双水相体系系线长度TLL=42.9),体系相比VR=1.05,pH=7.0时,螺旋藻多糖的收率可达84.5±1.45%,富集因子可达6.2。该研究结果表明廉价的乙醇/硫酸铵双水相萃取螺旋藻多糖将有望开发成为一条简洁、高效、低成本的螺旋藻多糖分离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47.
提出了一个新的气核-液膜耦合模型来求解垂直上升气液环状流在充分发展段的流动参数.本模型考虑了液膜、气核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模型中基本的气核区域和液膜区域的质量和动量方程由Fluent6.3.26进行求解,而液滴方程以及相界面上的夹带和沉积作用通过用户自定义接口函数UDF(User Defined Functi...  相似文献   
48.
通过试管倒立法和流变学测试对交联型聚酰胺胺凝胶的形成进行了判定。实验结果表明,直观的试管倒立法对聚酰胺胺凝胶形成的判定是有效的。通过对影响凝胶形成的各因素分析发现,在R=1.25、反应温度50℃、甲醇溶剂中制备的凝胶在单体质量浓度大于22%时能够形成凝胶,且符合IPN凝胶的制备要求。通过对聚酰胺胺(PAMAM)、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和N-氨乙基哌嗪(AEPZ)的红外分析可以看出,本文中MBA与AEPZ可以发生交联反应,生成PAMAM,同时对加入LiBr的PAMAM和未加入LiBr的PAMAM红外分析表明,交联聚酰胺胺中含有丰富的氢键相互作用,为材料的自修复提供了可能。通过对PAMAM-1(单体质量浓度22%)、PAMAM-2(单体质量浓度27%)和PAMAM-3(单体质量浓度32%)的平衡溶胀率测试可以看出,PAMAM-1具有最大的溶胀率。通过对三者的动态模量测试,PAMAM-1、PAMAM-2和PAMAM-3的G′分别为5000Pa、15000Pa和24000Pa,说明凝胶具有良好的弹性。以PAMAM-3为例表征了材料的自修复过程,表明制备的交联型聚酰胺胺能够通过氢键及物理的相互作用对材料进行修复,在药物缓释等方面有潜在应用。  相似文献   
49.
癌症是全球范围内引起高发病率与高死亡率的疾病之一。现有癌症检测方法耗时、昂贵、专业人员依赖性强,开发一种无损、快速筛查方法非常重要。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发展了基于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光谱技术(SRXRF)与深度学习技术结合的一种非靶标金属组学方法筛查癌症患者。首先,分析控制组与癌症组共269份血清样本的SRXRF谱线,得到Ca、Mn、Zn、Ge、Br在两类人群中具有代表性差异,可以作为癌症筛查的标志物;其次,对于平均光谱进行归一化(Normalization)、迭代自适应加权惩罚最小二乘法(airPLS)、Savitzky-Golay平滑(SG)、标准正态变换(SNV)的预处理,并建立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K近邻法(KNN)、软独立建模分类法(SIMCA)的化学计量学模型,三种模型对癌症筛查的最优准确率分别为89.89%、93.26%、90.95%;最后,基于像素级光谱,搭建三种一维卷积神经网络(1DCNN)模型,三种模型准确率分别为93.56%、95.24%、93.27%,相对于化学计量学模型均有所提高,增加卷积层的数量有助于数据特征提取,模型准确率提高了1.68%。将三种模...  相似文献   
50.
Zhuo-Cheng Hong 《中国物理 B》2022,31(5):57101-057101
The holes induced by ionizing radiation or carrier injection can depassivate saturated interface defects. The depassivation of these defects suggests that the deep levels associated with the defects are reactivated, affecting the performance of devices. This work simulates the depassivation reactions between holes and passivated amorphous-SiO2/Si interface defects (HPb+h→ Pb+H+). The climbing image nudged elastic band method is used to calculate the reaction curves and the barriers. In addition, the atomic charges of the initial and final structures are analyzed by the Bader charge method. It is shown that more than one hole is trapped by the defects, which is implied by the reduction in the total number of valence electrons on the active atom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depassivation of the defects by the holes actually occurs in three steps. In the first step, a hole is captured by the passivated defect, resulting in the stretching of the Si-H bond. In the second step, the defect captures one more hole, which may contribute to the breaking of the Si-H bond. The H atom is released as a proton and the Si atom is three-coordinated and positively charged. In the third step, an electron is captured by the Si atom, and the Si atom becomes neutral. In this step, a Pb-type defect is reactiva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