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87篇
  免费   1394篇
  国内免费   1019篇
医药卫生   15000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286篇
  2022年   483篇
  2021年   857篇
  2020年   676篇
  2019年   492篇
  2018年   474篇
  2017年   470篇
  2016年   449篇
  2015年   665篇
  2014年   840篇
  2013年   682篇
  2012年   1007篇
  2011年   1159篇
  2010年   809篇
  2009年   674篇
  2008年   669篇
  2007年   673篇
  2006年   627篇
  2005年   564篇
  2004年   336篇
  2003年   309篇
  2002年   227篇
  2001年   213篇
  2000年   220篇
  1999年   199篇
  1998年   131篇
  1997年   120篇
  1996年   113篇
  1995年   99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4篇
  1974年   2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目的 :应用四环素 (tetracycline,Tet)可调控系统建立可调控的抗恶性疟原虫的DNA疫苗。方法 :首先构建恶性疟原虫顶端膜抗原 1(AMA 1)基因和转录激活因子 (tTA或rtTA)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TL 8/AMA 1和pTL 8/AMA 1(rtTA) ,并大量制备这两种质粒及表达转录抑制子 (tTS)的质粒pUHS6 1。以pTL 8/AMA 1、pTL 8/AMA 1(rtTA)和pTL 8/AMA 1(rtTA)加pUHS6 1/tTS免疫小鼠后 ,用四环素类似物强力霉素 (doxcycline ,dox)诱导或抑制上述DNA载体内AMA 1的表达 ,并分离小鼠血清检测针对AMA 1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 :①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pTL 8/AMA 1和pTL 8/AMA 1(rtTA) ;②pTL 8/AMA 1和pTL 8/AMA 1(rtTA)在没有被诱导表达时 (仅基础表达 ) ,可诱导明显的免疫应答。在以pTL 8/AMA 1(rtTA)与含tTS的pUHS6 1共同免疫后 ,可极大地降低其免疫应答。应用dox诱导pTL 8/AMA 1(rtTA)中的AMA 1基因表达后 ,可明显引起免疫应答。结论 :pTL 8/AMA 1(rtTA)附加pUHS6 1构成了可调节的DNA免疫系统。该系统的建立将对进一步深入研究DNA疫苗的免疫机制和调控基因表达 ,减少不良免疫反应以及进行可精确调控的基因治疗打下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92.
目的 解决长期困扰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TR)分型上存在的准确性和标准化问题。方法 先用PCR扩增出D12S391基因座的9个等位基因片段,将其插入pUC重组质粒中,经DNA测序分析证实插入片段的结构及大小,用国际标准将插入的等位基因片段进行命名,最后经转染、扩大培养、扩增及再鉴定后,制备出标准的D12S391等位基因分型标准物。结果 应用此法制备出大量的D12S391基因座等位基因分型标准物,并将其用于调查该基因座在德国Mainz地区、日本Miyazaki地区及中国成都汉族、北京汉族、新疆维吾尔族和甘肃回族6个群体中的基因型分布频率。D12S391基因座在各群体中均有较高的多态性,其非父排除概念及个人识别能力分别为0.609-0.786和0.940-0.952。结论 该法制备的STR基因座等位基因分型标准物在法医科学实践中应用价值极高,D12S391基因座是一个非常适合于群体遗传学研究和法医科学应用的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93.
一步温育EIA法检测HBsAg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缪慧  尹立志 《免疫学杂志》1995,11(3):194-197
本文报道用尼龙网为载体的抗HBsAg抗体膜作免疫吸附剂用于酶联免疫测定,对检测HBsAg的免疫反应程序和反应如酶标/抗原溶液配比量和温育反时间等进行了研究。结果得到一步温充EIA法的灵敏度与二步温育EIA法相比没有下降,检测时间由原来的约3h缩短至约50min。  相似文献   
94.
目的 研究重组人乳头瘤病毒 6型 (humanpapillomavirustype 6 ,HPV 6 )病毒样颗粒(virus likeparticle ,VLP)的免疫原性。方法 重组杆状病毒在昆虫细胞中表达制备的HPV 6L1VLP(L1 VLP)和HPV 6L1+L2VLP(L1+2 VLP)经鉴定后 ,用于免疫BALB/c小鼠 ,对诱导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进行了检测。结果 电镜观察显示L1 VLP和L1+2 VLP二者形态上无明显差异 ,为圆形颗粒 ,直径约 5 0nm ,SDS PAGE和Westernblot分析表明 ,L1+2 VLP中L1和L2蛋白摩尔比例为 4∶1。用ELISA法测定免疫小鼠血清抗体滴度 ,加佐剂L1 VLP免疫组和加佐剂L1+2 VLP免疫组血清针对HPV 6L1VLP的滴度在 1∶10 0 0 0以上 ,高于未加佐剂组免疫血清滴度 (1∶2 0 0 0 ) ,L1+2 VLP免疫诱导出了特异于L2抗原的抗体。血清抗体主要识别HPV 6构象依赖性抗原表位 ,与HPV 11抗原显示出一定的交叉反应 ,而与HPV 16无明显交叉反应。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体外经HPV 6L1VLP再激活后出现了特异性增殖反应 ,3H TdR掺入值与未免疫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L1 VLP和L1+2 VLP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L1 VLP和L1+2 VLP免疫组刺激指数 (SI)分别为 6 .4和 6 .2 ,阴性对照组SI为 1.1。HPV 6L1VLP再刺激特异地诱导免疫组脾淋巴细胞IL 2和IL 10分  相似文献   
95.
微囊藻毒素免疫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微囊藻毒素主要是由蓝绿藻属产生的的一类毒素,其毒性主要表现在特异性抑制细胞内的蛋白磷酸酶(Ppl和PP2A)。目前有关微囊藻毒素分析和检测的研究开展得十分广泛,免疫检测技术由于其众多的优点更显示出其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详细地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在微囊藻毒素免疫检测方面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并在总结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展望了微囊藻毒素免疫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比较RIDASCREEN Norovirus 3rdGeneration kit(R-biopham AG,darmstadt,Germany)(必发试剂盒)与IDEIA NLV kit(DAKOCytomation.,Ely,UK)(dako试剂盒)两试剂盒检测诺如病毒效果.方法 用此两种试剂盒以及RT-PGR方法 对长春和广州两地的308份腹泻患儿粪便标本各检测一遍.对RT-PCR阳性标本进行基因测序、序列对比以确定型别.结果 以RT-PCR方法 为金标准,必发试剂盒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是96.10%和93.51%,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是83.14%和98.63%;dako试剂盒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是95.83%和95.76%,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是87.34%和98.69%.结论 必发试剂盒因为具有满意的灵敏度和较好的特异度,应该成为ELLSA检测的首选.  相似文献   
97.
中国健康人两项血液流变学参考值与海拔高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森 《医用生物力学》1997,12(3):161-165
为制定中国健康成年男性血沉参考值(温氏法)和中老年女性红细胞压积参考值(温氏法)的统一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本文研究了中国226个单位测定的22707例健康成年男性的血沉参考值(温氏法)和312个单位测定的15608例健康中老年女性的红细胞压积参考值(温氏法),并对其与海拔高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随着海拔高度的逐渐增大,健康成年男性血沉参考值(温氏法)在逐渐的减小,而健康中老年女性红细胞压积参考值(温氏法)在逐渐的增大,相关性都很显著。用回归分析的方法推导出了二个一元回归方程。如果知道了中国某地的海拔高度,就可以用这二个回归方程,估算这个地区的健康成年男性血沉参考值(温氏法)和健康中老年女性红细胞压积参考值(温氏法)。  相似文献   
98.
慢性应激对大鼠海马Bcl-xl表达的影响及应激后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应激对大鼠海马神经元Bcl-xl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应激后的变化。方法:采用慢性强迫冰水游泳制作动物模型。运用open-field法观察大鼠行为学的变化,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大鼠海马DG区、CA3区Bcl-xl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1大鼠海马CA3区齿状回(DG)区Bcl-xl平均灰度值显著增加(t=4.69,P<0.05和t=3.77,P<0.01),实验组2平均灰度值与对照组2相比同样增加(t=3.35,P<0.05和t=3.30,P<0.05)。结论:慢性应激使大鼠海马Bcl-xl表达降低,应激三十天后,其表达仍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99.
目的应用复合诱导突变分离PCR(multiplexed mutagenically separated PCR,MS-PCR)技术、银染分型,建立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编码区单核苷酸多态(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分型系统,探讨其应用价值。并调查了成都汉族群体mtDNA编码区4个SNP基因座等位基因频率和单倍型分布情况。方法根据SNP基因座(C12705T、A8701G、G8584A、C10400T)设计两条片段相差4个碱基的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和一条公共引物,4个SNP基因座复合扩增,PCR产物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显带后确定样本的基因型。结果不同SNP基因座为长度不同的单一谱带,其分型结果与直接测序一致。在成都汉族160名无关个体中,4个SNP基因座C12705T、A8701G、G8584A、C10400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3813/0.6187、0.4813/0·5187、0.8250/0.1750、0.4938/0.5062;共检出6种单倍型,单倍型的基因多样性为0.7137。结论建立的MMS-PCR银染分型系统是一种简单、快速、准确、有效的SNP分型方法,对建立mtDNA编码区SNP数据库,研究群体遗传学、进化学和进行法医学个人识别和亲子鉴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0.
按种P_(388)白血病患鼠腹水后第3d,小鼠胸腺哺育细胞内的淋巴细胞,酸性磷酸酶和β-葡萄糖苷酸酶阳性率显著增加,而α-醋酸萘酯酶阳性率则下降。胸腺内胸腺细胞上述3种酶细胞化学反应阳性率均显著增加,但胸腺组织结构未见异常。淋巴结和脾脏亦未见异常变化。接种后第9d,患鼠胸腺、淋巴结和脾脏均见白血病细胞浸润、出血和细胞变性等病变,正常结构被破坏,其中淋巴细胞3种酶细胞化学反应的阳性率均显著增加。此时很难从胸腺分离出胸腺哺育细胞。本文结果提示,胸腺和胸腺哺育细胞与这种白血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