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033篇
  免费   14062篇
  国内免费   8208篇
医药卫生   168303篇
  2024年   710篇
  2023年   1764篇
  2022年   4473篇
  2021年   5547篇
  2020年   5015篇
  2019年   2731篇
  2018年   2832篇
  2017年   3952篇
  2016年   3027篇
  2015年   5511篇
  2014年   7464篇
  2013年   9144篇
  2012年   13142篇
  2011年   13941篇
  2010年   12973篇
  2009年   11723篇
  2008年   11907篇
  2007年   11503篇
  2006年   10376篇
  2005年   8140篇
  2004年   5916篇
  2003年   4725篇
  2002年   3619篇
  2001年   3393篇
  2000年   2465篇
  1999年   865篇
  1998年   196篇
  1997年   205篇
  1996年   193篇
  1995年   125篇
  1994年   137篇
  1993年   109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22篇
  1964年   6篇
  1959年   15篇
  1958年   19篇
  1957年   14篇
  1956年   7篇
  1955年   7篇
  195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槲树叶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槲树Quercus d entata Thunb.为壳斗科栎属植物,在中国分布有100余种,某些品种作为民间中草药被广泛应用,并且有着悠久的药用历史,《唐本草》以及以后的历代本草都有记载,主要用于治疗痢疾、恶疮等症[1]。槲叶、槲皮、槲实仁均作为药用。国内科研工作者已将槲树叶开发成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新药。但是,对该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仅见少数报道[2]。本实验从槲树叶中分离纯化得到5种酚性成分,并且通过理化性质分析和光谱解析等手段确定其化学结构分别为:槲皮素(Ⅰ)、槲皮素3-O-α-L-吡喃阿拉伯糖苷(Ⅱ)、槲皮素3-O-β-D-吡喃半乳糖苷、即金丝桃…  相似文献   
992.
目的对脑血通颗粒剂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方法采用茚三酮、蒽醌定性反应和大黄素、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薄层色谱鉴别进行定性控制;对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测定;运用等离子发射光谱仪、氨基酸自动分析仪进行无机元素和氨基酸的测定。结果定性鉴别简便易行;含量测定方法中同分异构体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分离较好,分离度大于2,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柱效比较理想,理论塔板数均大于4000。结论此法分离效果好、重现性好、精密度高;元素分析和氨基酸分析结果可信度高,可用于脑血通颗粒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93.
新疆雪莲细胞悬浮系的建立和黄酮类活性成分的产生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建立新疆雪莲的悬浮培养体系。方法:研究不同培养基、培养基初始pH、碳源、接种量、植物生长物质含量对雪莲细胞生长和黄酮合成的影响。结果:N6液体培养基在pH5.8、蔗糖含量50g·L-1、接种量60-80g·L-1FW时有利于细胞生长和黄酮合成,附加BA0.2mg·L-1+NAA2mg·L-1有利于黄酮合成,而附加BA0.5mg·L-1+NAA3mg·L-1则对生长有利。结论:培养条件的优化可有效提高雪莲悬浮细胞的生长和总黄酮的合成。  相似文献   
994.
目的:研究红景天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将实验犬2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药对照组和红景天注射液小、大剂量组。经戊巴比妥钠30mg·kg-1静脉麻醉后开胸,分别测定冠脉血流量、心输出量、左室内压、左室内压上升最大速率(dp/dtmax)、冠状静脉窦血氧含量、动脉血氧含量、心肌耗氧量、心搏出量、耗氧指数、心脏指数、冠脉阻力、总外周阻力及氧利用率等。结果:动物静脉注射红景天注射液后,冠脉阻力、动脉血压、总外周阻力、耗氧指数、心肌耗氧量、心率明显降低,心输出量、心搏出量及冠状静脉窦血氧含量明显上升,与药前及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左室内压和心肌收缩力则无明显改变。结论:结果表明,用红景天注射液可扩张冠脉血管、降低心脏后负荷,在不明显增加心肌收缩力和左心室压力的情况下,心输出量和每博出量明显增加,心脏有效作功得到加强;还能使冠状静脉窦血氧含量显著增加,心肌耗氧指数降低,心肌耗氧量下降,从而改善心肌的供血供氧,调整心脏血管的顺应性,对心血管系统起到调整和改善作用。这可能是红景天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药理机理。  相似文献   
995.
DEN诱发大鼠肝癌过程中肝组织基因表达谱的演变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揭示肝癌诱发过程中肝组织基因表达谱的演变,为中医药防治原发性肝癌提供参考.方法:采用DEN诱发大鼠肝癌,分别于诱癌的第4周、8周、16周、20周(肝癌形成)切取肝(合肝癌)组织,常规提取RNA,Affymetrix Rat 230A GeneChip及技术检测大鼠肝组织基因表达的差异和演变.结果:在芯片的15710个基因中,正常组有9225个基因表达,诱癌4周表达增至9396个,8周增至9872个,16周增至10496个,20周有10420个.在肝癌诱发过程中,存在大量基因表达的消长以及高表达基因数的增加,其中部分已知基因的结果.结论:DEN诱发大鼠肝癌过程中基因组变化是十分复杂的,而且文献追踪表明,国内外对在这些基因的功能及其与肝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大多不明确.因此,如何逐一找到那些起着关键作用的基因,进一步阐释其在肝癌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中的作用,及其与中医证候演变和相应治法的关系,是今后中医基础理论实验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996.
苍术根际区土壤养分变化规律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目的:分析苍术根际区土壤养分的变化规律。方法:对比分析不同产地,相同立地环境下栽培与野生,及不同生长年限栽培苍术根际区土壤全氮、碱解氮、有效磷、有效钾、有机质及pH的差异。结果:茅山(MS)、罗田(LT)及妙峰山(MFS)苍术根际区土壤全氮、碱解氮、有效磷、有效钾、有机质及pH含量均有显著差异(P<0.01),6项指标平均值都是MS样品最低,MFS样品最高,而LT样品居中;栽培苍术根际区土壤全氮、有机质、碱解氮显著低于野生苍术根际区土壤(P<0.01),有效磷,pH高于野生苍术根际区土壤(P<0.05),有效钾没有差异(P>0.05);2年生苍术根际区土壤有效磷含量显著高于1年生苍术根际区土壤(P<0.01),全氮、有机质、碱解氮、有效钾及pH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茅山苍术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较重养分缺乏胁迫,主要表现为缺钾胁迫。  相似文献   
997.
芦荟粗多糖对人表皮细胞体外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芦荟粗多糖对体外培养表皮细胞分泌生长因子(EGF,TGF-α,TGF-β1)、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8)及肿瘤坏死因子(TNF)的影响。方法:用不同剂量(75,150,300,600,1 200 mg.L-1)芦荟粗多糖作用于表皮细胞,采用ELISA和放射免疫法(RIA)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EGF,TGF-α,TGF-β1,IL-1β,IL-6,IL-8,TNF的水平,并以等体积的细胞培养液处理为对照组。结果:经芦荟粗多糖作用后,表皮细胞培养液中EGF,TGF-α,TGF-β1,IL-1β,IL-6,IL-8,TNF水平呈不同程度升高,其中EGF,TGF-α,IL-1β,IL-6,IL-8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其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且呈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芦荟粗多糖对表皮细胞分泌EGF,TGF-α,IL-1β,IL-6,IL-8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98.
羟基喜树碱腹腔内给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羟基喜树碱(HCPT)腹腔内给药的药代动力学特点。方法:比格犬6只,HCPT剂量2 mg.kg-1,溶于50 mL生理盐水中,先腹腔内注入250 mL生理盐水,随后用恒速泵快速注入HCPT;随后按不同时间点抽取血液和腹腔液,各样本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药物浓度,并用3p87软件包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腹腔液HCPT的AUC与外周静脉血及门静脉血AUC之间的比值分别为45∶1和37∶1,P值均小于0.001;腹腔液HCPT浓度明显高于外周静脉给药组的腹腔液浓度,峰值为60.4倍,AUC为21倍。P值均小于0.001。结论:腹腔内给药其药代动力学具有明显优越性,能维持腹腔液和门静脉血更高更持久的血药浓度,因而有利于化疗药物发挥更大的生物学效应,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99.
Kimura病临床病理及发病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Kimura病(Kimura’s Disease,KD)的临床病理特点,对其发病机理进行初步分析。方法 利用光镜,免疫组织化学及特殊染色方法观察8例KD病变组织中的C1320、CD45RO、CD21、CD35、IgE、IgA、IgM、IgG和肥大细胞,对所有病例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病例均为男性,年龄在13~36岁,平均年龄25岁,病变均位于头颈部。组织学上以小血管增生、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淋巴细胞增生及滤泡形成、纤维组织增生为基本病变。免疫组化显示病变组织中IgE明显增多,主要分布在淋巴滤泡生发中心内及生发中心外浆细胞内;肥大细胞大量增生。外周血IgE水平升高。术后随访,全部存活。结论 KD是一种具有特殊临床病理表现的良性病变,手术治疗后虽常复发,但预后良好。其发病可能与Ⅰ型变态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检测冠心病患者血浆中抗热休克蛋白 70 (HSP70 )抗体水平与正常人有无差异 ,并探讨其与冠心病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 [方法 ]采用Western ELISA方法检测 192例冠心病患者中抗HSP70抗体水平 ,并以 192例无冠心病的个体作为对照。[结果 ] 192例冠心病患者中抗HSP70抗体阳性 7例 ,对照组 5例 ,病例组抗体阳性率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结论 ]本研究未发现抗HSP70抗体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有联系 ,抗HSP70抗体在冠心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