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2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指尖损伤多为横形离断,以压砸伤常见,由于压砸伤所致离断指体毛细血管床严重破坏或指尖部血管纤细,无法试行再植,原位缝合成活率低[1-4],2005年3月至2011年8月,我们将植入式筋膜瓣与去表皮囊袋法相结合治疗40例46指指尖完全离断伤,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62.
在日常的劳动生活中,手很容易受伤,伤口往往会出现组织、器官的坏死,既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又给患者身心及生活带来不便。笔者认为手术治疗是第一步,术后药物治疗也不可缺少。2000年6月-2002年10月,我科采用脉通、丹参治疗58例手部碾压伤术后患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3.
231例面中部骨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面中部骨折的发生机制及治疗特点。方法 以我院口腔颌面外科1981-2000年资料完整的面中部骨折患者231例为研究对象,进行性别及年龄分布、致伤原因、骨折类型、合并伤、治疗方法等方面的分析研究。结果 231例中,男195例,女36例,男女之比为5.4:1。高峰年龄段为20-40岁,占63.6%(147/231)。交通伤占56.3%(130/231),为主要致伤原因。以上颌骨折最多,占全部骨折的42.2%(206/488);在合并伤中以眼外伤的发生率最高(29.4%,68/231);经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125例,占54.1%(125/231)。结论 面中部骨折最常见致伤原因是交通伤;最好发人群是20-40岁男性;最好发部位是上颌骨;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是切开复位、坚固内固定。  相似文献   
64.
目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清炎性因子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与缺血性卒中的关系,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符合纳入标准的EH患者167例,按照靶器官损伤(TOD)诊断标准分为单纯EH组79例,EH合并卒中组88例。测定每组入选对象的LP-PLA_2水平,比较各组间临床相关资料和LP-PLA_2水平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LP-PLA_2水平对EH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的临床意义。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P-PLA_2是EH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OR=13.699,95%CI:5.236~35.837,P0.01);在入选的危险因素中,LP-PLA_2的标化偏回归系数b'绝对值最大(b'=0.708)。结论 LP-PLA_2作为新型的炎性标记物,是缺血性卒中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对EH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的影响最大,可能为脑血管事件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方向。  相似文献   
65.
目的 分析碳青霉烯耐药非脱羧勒克菌(L.adecarboxylata)的耐药基因型。方法 Vitek II Compact鉴定细菌及药敏试验,PCR扩增碳青霉烯酶基因。结果 该株非脱羧勒克菌产IMP-1型碳青霉烯酶。结论 非脱羧勒克菌临床分离株较少见,此为首次自非脱羧勒克菌检出IMP-1型金属酶。  相似文献   
66.
目的 评价非体外循环双向格林分流术的手术效果.方法 2007年3月-2010年11月,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25例接受非体外循环下双向格林分流术.分析术前、术后的经皮血氧饱和度、McGoon比率、Nakata指数.结果 术后7d血氧饱和度和平均肺动脉压力较术前有所升高(P<0.05).术后14个月McGoon比率、Nakata指数较术前有所升高(P<0.05).全组无死亡病例,所有患儿顺利出院.结论 非体外循环下双向格林分流术是治疗复杂的难以一期根治的先天性心脏病安全可靠的术式,手术效果明确.  相似文献   
67.
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诊疗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并发症,并与经股动脉途径行相似病变治疗作比较。方法对本院2006年1月—2009年4月行冠脉造影术或介入治疗的384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198例冠脉病变的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途径行介入治疗(桡动脉组),186例冠心病患者经股动脉途径行介入治疗(股动脉组),对比手术成功率、手术操作时间、X线曝光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桡动脉组手术成功率为96.97%,股动脉组100%,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与穿刺有关的并发症发生率,桡动脉组明显少于股动脉组(P0.05);术后卧床时间也明显短于股动脉组(P0.05)。而桡动脉组从穿刺开始至指引导管放置成功所需的时间长于经股动脉组(P0.05)。结论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成功率高,患者术后体位、活动不受限制,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是安全、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68.
目的观察血管结构功能指标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PWV)、踝臂指数(ABI)、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与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8年9月-2009年7月入住山西博爱医院心内科怀疑冠心痛患者的血管结构功能指标以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血管结构功能指标与冠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结果PWV、ABI、IMT与冠脉造影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具有明显相关性(P〈0.01)。结论血管结构功能指标可用于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69.
患者男 ,32岁。因与家人发生口角后情绪不稳定而吞服高锰酸钾粉约 15 g ,以“急性高锰酸钾中毒”收住我院消化内科。入院 3h ,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口腔科专家会诊。会诊时所见 :口腔内舌背、下颌龈颊沟、龈唇沟及口底粘膜可见膜状棕黑色附着物 ,不易擦去 ,粘膜水肿明显伴烧灼痛 ,周围约 0 .5cm范围内粘膜红肿触痛 ,未见水泡形成。根据查体所见给予诊断为“口腔粘膜Ⅱ°烧伤”。治疗措施 :①立即以维生素C生理盐水漱口 (2 5 %维生素C注射液 40ml加入生理盐水 5 0 0ml) ,每次 15ml,含漱 5min后吐出。如此反复进行直至 30min…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探讨感染期治疗颜面皮脂腺囊肿的最佳方法。方法 :采用术前应用抗生素 ,术中彻底清除异常组织 ,用双氧水、新洁尔灭冲洗及更换手套、手术器械的方法控制感染 ,使皮脂腺囊肿在感染期切除并一期缝合。结果 :5 0例患者中除 3例二级愈合外其余 47例均一级愈合 ,且瘢痕与非感染期切除者无明显差异 ,随访 0 .5 a~ 2 a未见复发。结论 :在严格掌握适应症的情况下给予一期切除并缝合是治疗感染期皮脂腺囊肿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