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57篇
医药卫生   59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目的:探讨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PCI)术中的炎症反应及其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稳定性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6个月左右行冠脉造影复查后分为再狭窄组(10例)及无再狭窄组(68例),分析其在PCI术前、术后即刻、术后24h、术后72h及复查冠脉造影前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结果:PCI术后所有患者hs-CRP、VCAM-1水平与术前相比均明显升高,且再狭窄组患者术后72hhs-CRP[(9.81±4.76)mg/dl∶(6.64±2.89)mg/dl,P<0.05]高于无再狭窄组;术后24h时再狭窄组hs-CRP水平高于无再狭窄组[(3.77±1.52)mg/dl∶(2.43±1.05)mg/dl,P<0.05];两组ICAM-1水平在PCI术前、术后即刻、术后24h及术后72h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术后72h时,再狭窄组ICAM-1水平与术前相比明显增高[(7.23±3.46)ng/ml∶(4.35±2.07)ng/ml,P<0.05]。结论:稳定性心绞痛患者PCI术后24h、72h时hs-CRP、VCAM-1明显增高提示患者可能出现支架内再狭窄;术后72hICAM-1水平较术前明显增高提示支架内再狭窄发生概率较高。  相似文献   
12.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在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调控作用,因此mTOR抑制剂在肿瘤治疗中拥有巨大的潜力。进一步研究发现,mTOR抑制剂在发挥抗肿瘤作用的同时,不但产生了许多不良反应,而且还诱导肿瘤细胞耐药和复发,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mTOR抑制剂的应用。mTOR抑制剂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不仅弥补了单一药物治疗的不足,还能作用于肿瘤细胞的不同靶点,因此能够更大程度发挥mTOR抑制剂的抗肿瘤作用,这将为肿瘤治疗的临床研究提供新策略。本文就近年来mTOR抑制剂联合其他药物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采用超声心动图-心导管同步血流动力学技术,研究静脉应用钙拮抗剂地尔硫(?)对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白细胞介素18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测定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和稳定型心绞痛外周静脉血中白细胞介素18的浓度。观察其与心绞痛的临床相关性。方法 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0例和对照组20例。均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和超声心动图检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外周血清白细胞介素18浓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心绞痛组患者白细胞介素18浓度明显增高。冠心病左心室射血分数≤50%组患者的白细胞介素18浓度显著高于左心室射血分数〉50%组的心绞痛患者。但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与稳定型心绞痛组之间白细胞介素18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白细胞介素18浓度随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和心功能降低而升高。但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无关。白细胞介素18的浓度可能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诊断及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泼尼松联合甲氨蝶呤氯喹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回顾性研究 ,旨在探讨PMC治疗 (小剂量泼尼松合并甲氨蝶呤、氯喹 )对于轻、中度活动期SLE患者的疗效及副作用 ,以减少药物用量和副作用。方法 将入选的门诊患者按起始激素剂量 ,分为A (泼尼松剂量≤ 0 2mg·kg-1·d-1)和B (泼尼松 0 5~ 0 6mg·kg-1·d-1)两组 ,并联合应用甲氨蝶呤 7 5~ 10mg/周及氯喹 0 2 5g/d ,各 30例。观察疗效和副作用 ,为期 1年。结果 A组积分由治疗前的 2 1± 1 4降至 0 9± 0 7,B组感染多于A组 (2 2∶7,P <0 0 0 1) ,其中多为肺部感染 ,其次为皮肤感染。B组由 2 9± 2 3降至 1 3± 1 3。二组治疗前后相比疗效显著 ,但A、B两组间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B组中出现了库兴综合征及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A组没有。结论 PMC方案对没有严重内脏累及的轻到中度的SLE患者有效。但在加大激素剂量的B组 ,感染问题比较突出  相似文献   
16.
17.
肺结核是呼吸系统常见病之一,由于近年城市空气污染严重,流动人口增多,人群免疫力降低等因素,结核病的发病率呈明显升高趋势,且起病形式、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不符合常规,肺炎型肺结核也时有报道,常常造成漏诊误诊,而以院内获得性肺炎方式出现的肺炎型肺结核更是罕见,现报告3例,以引起广大临床医师警惕和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健康男性青年服用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后不同血药浓度下静息心电图QT间期离散度(QTd)与用药前比较有无显著性变化,以对卡维地洛的抗心律失常作用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对20名健康男青年在服用卡维地洛20 mg前及服药后0.5、1、2、3、4、6、8、10、24 h分别测血药浓度,并做静息心电图,于十二导联心电图测量Q-T间期离散度。并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随着血药浓度的升高,QTd有缩小趋势,但与用药前比较各P值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卡维地洛对正常健康男性的QTd可能无影响,从反面证实,它主要对有病理情况下的心脏病患者有抗心律失常作用。  相似文献   
19.
酒精性肝病的免疫损伤机制及治疗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黎莉  陈伟庆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4):2130-2132
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是因长期过量饮酒引起的中毒性肝脏疾病,包括轻症ALD(mild alcoholic injury,MAI)、酒精性脂肪肝(alcoholic fatty liver,AFL)、酒精性肝炎(al-coholic hepatitis,AH)、酒精性肝纤维化(alcoholic hepatic fibro-sis,AHF)和酒精性肝硬化(alcoholic cirrhosis,AC)5种类型。ALD是西方国家导致肝硬化的最主要原因[1],在我国ALD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酒精已成为继病毒性肝炎后导致肝损害的第二大病因[2]。关于ALD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研究证实酒精和它的代谢产物可在天然蛋白上诱导产生新的抗原,  相似文献   
20.
医院肠球菌属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变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了解肠球菌属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性的变迁,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总结2002-2005年医院各类临床标本分离出的99株肠球菌属,对其分布特点、检出率及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临床标本分离病原菌中革兰阳性球菌占34.2%,肠球菌属占3.0%,且有逐年上升趋势;肠球菌属中以粪肠球菌比例最高,屎肠球菌次之;肠球菌属在标本中检出率最高,其次为尿液和血液;肠球菌属总体耐药水平较高,仅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呋喃妥因、利福平、万古霉素较为敏感;屎肠球菌对青霉素、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环丙沙星、万古霉素耐药率显著高于粪肠球菌,而对四环素耐药率却显著低于粪肠球菌;2005年与2002年相比,粪肠球菌对青霉素、庆大霉素、高浓度庆大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头孢他啶、万古霉素耐药率显著增高(P<0.05或P<0.01);而屎肠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环丙沙星、氯霉素、四环素耐药率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万古霉素耐药率已达32.0%。结论肠球菌属感染以粪肠球菌、屎肠球菌为主;肠球菌属总体耐药率较高,屎肠球菌耐药性高于粪肠球菌;临床治疗应根据病原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同时应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