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9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黄怀  黄翠瑶 《广东药学》1995,5(3):44-45
比索洛尔(Biscoprolol,商品名康可,Concer)是高选择性的第三代β1受体阻滞剂。1985年开始在国外广泛用于治疗高血压病、冠心病及心律失常.疗效确切.我院自1992年5月~1994年9月进行了40例老年性高血压病及30例心绞痛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2.
近年来国内外报告,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神经精神障碍者有所增加,尤其60岁以上老年患者,以神经系统损害为主要或首发症状者,临床上易被忽视而误诊。兹报告4例如下。临床资料年龄为60~75岁,男女各2例,从出现神经精神症状至死亡病程为3~16个月,其中在6个月内死亡者为3例。 4例中有2例以精神异常和发热为首发症状,男2例分别于临床确诊为SLE5和6年  相似文献   
73.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清中6种元素含量测定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清中6种元素含量测定及临床意义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杨汉勤,黄翠瑶作者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及老年健康者(对照组)各35例血清中钙、铜、硒、锌、锰、铁等6种元素含量进行测定,以探讨其与高血压病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临床资料一、病例选择高血压病...  相似文献   
74.
许文平  黄翠瑶 《广东医学》2002,23(8):777-777
患者 ,男 ,79岁。因脑出血术后昏迷15d,于 2 0 0 1年 2月 17日来我院住院治疗。入院诊断 :①左侧基底节脑出血血肿清除术 +去骨瓣减压术后 ;②肺部感染 ;③冠心病 ;④高血压病Ⅲ期、慢性肾功能不全。入院后经降压、营养脑细胞、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 ,患者呈持续浅昏迷状 ,并反复多次肺部感染 ,均经抗感染对症治疗后好转。 2 0 0 1年 8月 6日患者出现发热 ,体温 37 4~ 38 4℃之间 ,右腰部、右上肢及右手掌手背可见群集样黄豆大小的红斑、水疱 ,左侧胸部可见 2个小水疱 ,皮肤科检查 :右腰部可见呈带状分布的红斑 ,红斑表面可见簇集样黄豆大…  相似文献   
75.
1病例报告 例1,患者,男,70岁。因左上肢起水疱伴疼痛5 d入院。查体:心肺无异常,左上肢沿臂丛神经分布见水疱和血疱。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缺血型下移0.10~0.15mv;V1-V3导联T波平坦、诊断为带状疱疹、冠心病。给予无环鸟苷、干扰素、硫氮唑酮等治疗。入院后皮损扩大伴持续性剧痛,予杜冷丁止痛。入院第3天患者突感心悸、气促,继之四肢抽搐,神志不清。心电图示心室纤颤,颈动脉搏动消失,血压测不到,呼吸停止,立即行心肺复苏,静脉滴注肾上腺素、利多卡因,气管插管,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电除…  相似文献   
76.
尿毒症神经系统损害的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神经系统损害治疗效果,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对住院治疗的173例尿毒症病人,使用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肾移植及其他综合治疗措施,分析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和周围神经系统损害等的治疗效果。结果⑴173例尿毒症病人的临床症状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好转,合并症得到控制。⑵神经系统损害疗效:进行透析治疗的早、中期病人,中枢神经系统损害都有不同程度改善、好转,甚至临床症状消失。88例(占69·3%)病人周围神经系统损害,得到改善好转。成功的肾移植治疗,尿毒症临床症状及神经系统损害恢复最为明显、有效。结论早期和有效的透析及肾移植治疗,能使尿毒症中枢和周围神经病变有逆转的潜在可能性。  相似文献   
77.
爱维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们于 1999年 11月~ 2 0 0 2年 2月对 78例冠心病伴心绞痛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爱维治治疗 ,并与常规治疗组进行比较分析取得较好的疗效。1 资料与方法1.1 病历选择 根据 1997年WHO关于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标准[1] 确诊冠心病心绞痛患者 15 6例 ,其中男 10 2例 ,女  相似文献   
78.
许文平  谢志泉  黄翠瑶 《人民军医》2002,45(11):648-649
主动脉夹层 (AD)是指主动脉腔内的血液通过内膜的破口进入主动脉壁中层而形成的血肿 ,过去多被称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现多改称为主动脉夹层血肿或主动脉夹层分离 ,简称主动脉夹层 ,属内科急症之一 ,一直被认为属少见病。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对本病认识及诊断水平的提高 ,近年来国内临床例数明显增加。我们总结了 1995~ 2 0 0 0年收治的主动脉夹层 31例的诊治体会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31例中 ,男 2 7例 ,女 4例 ;年龄 35~ 77岁 ,平均 5 1 5岁。按DeBakey分型 ,Ⅰ型 4例 ,Ⅱ型 2例 ,Ⅲ型 2 4例 ,所有病例经CT、…  相似文献   
79.
随着人均寿命延长,老年人心跳骤停也逐年增多.现将我院对24例老年心脏骤停患者进行心肺复苏(CPR)成功14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rt PA)对实验性心肌梗塞缺血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以SD大鼠腹腔注射异丙肾上腺素 (5mg/kg)造成心肌缺血损伤模型 ,观察心肌含水量、心肌酶 (CK、LDH)释放量、丙二醛含量、心肌病理损伤程度以及rt PA的影响。结果 :模型组心肌含水量、心肌酶 (CK、LDH )释放量和丙二醛含量以及心肌病理损伤程度均显著增加 (P均 <0 0 1) ,如同时腹腔注射rt PA 10mg/kg则对上述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减轻作用 (P均 <0 0 1)。结论 :rt PA对实验性心肌缺血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其机理主要是rt PA减少冠状动脉内血栓和心肌细胞氧自由基产物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