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1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 了解临床护士掌握心理护理技能的现状,并探讨有效的培训方法.方法 对103名临床护士进行培训前后的问卷调查,通过比较做近期效果评价.结果 培训后85%的护理人员对心理护理的定义及内涵掌握较好,96%的护理人员认识到心理护理的重要性,47%的护理人员能够很好地掌握心理护理理论及技巧,71%的护理人员认识到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素质对开展心理护理重要性,82%的护理人员体会到专业的心理护理技能培训是开展心理护理的前提.结论 加强临床护理人员心理护理技能培训,可提高医院整体护理效果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层级全责一体化护理模式在血液净化中心的应用效果,提高透析护理质量。方法对血液净化中心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层级全责一体化护理模式,将血液净化中心护理人员根据职称、学历和能力水平的不同实行结构岗位职责分层,即在病区实行“护士长→护理组长→责任护士→辅助护士→助理护士”的5级层级管理结构。根据维持性规律血液透析患者隔日上午或下午透析的治疗特点,按照区域设置8个层级责任制护理小组,每组各由1名责任护士、1名辅助护士、1名助理护士组成,其中责任护士的工作班次与本组透析患者的透析时间安排相同,固定为隔日早班及下午班。层级责任制护理小组中责任护士和助理护士班次固定3个月,辅助护士班次相对固定。对实施前(2005年)及实施后(2006年)的病房护理管理质量、护理质量结果及患者、护士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层级全责一体化护理模式后,病区管理检查分数由实施前(2005年)的93分提高到了实施后(2006年)的97分;消毒隔离检查分数由实施前的96分提高到了实施后的99分;患者满意度由实施前的82%提高到了实施后的92%,护士满意度由实施前的80%提高到了90%。护理质量(患者内瘘穿刺成功率、透析中患者不适症状发生率、护理缺陷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血液净化中心实施层级全责一体化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透析护理质量,实现了一体化、系统的透析护理服务,使血液净化中心的护理管理质量更加系统和深入,促进了血液净化护理队伍自身的健全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术联合湿性敷料治疗肠造口周围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胃肠外科住院的肠造口周围脓肿的患者10例。处理方法:先在肠造口边缘脓肿波动感明显处扩创、反复冲洗至澄清后创腔局部采用负压引流;当创腔缩小至长×宽×深为1.0 cm×2.0 cm×3.0 cm,局部渗液<10 mL/d时改用湿性敷料填充腔道;当创腔变浅,局部渗液少于5 mL/d时改用造口粉,直至完全愈合。结果 10例肠造口周围脓肿患者经上述处理7~16 d全部愈合,未出现造口狭窄等远期并发症。结论 封闭负压引流术联合湿性敷料在肠造口周围脓肿的应用,简单易行、能加快创腔闭合,无远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4.
从德国高等护理教育展望我国护理教育改革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从德国高等护理教育展望我国护理教育改革@黄惠根$广东省人民医院护理部!广东广州510080护理教育  相似文献   
105.
目的了解护士职业安全防护的现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于2005年对广东省15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500名护士进行护士职业安全防护的现状调查。结果针刺伤和安瓿割伤发生较频繁,几乎天天发生的比例分别达44.2%和49.0%。在接触患者体液、血液时有68.2%的护士戴手套,接触化疗药有55.3%的护士戴手套,抽血时有53.1%的护士戴手套,倒尿时有57.2%的护士戴手套。掰安瓿时52.1%的护士没有垫纱布保护。有61.3%的护士知道相关的防护法,18.2%的护士很清楚发生职业损伤后的处理流程;58.2%的科室制订有相关的防护措施或防护指引;43.1%的护士认为医院有必要出台更全面、更系统的职业防护指引。结论护士职业防护意识薄弱,防护知识缺乏,需加强职业防护教育和培训。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了解临床护士掌握心理护理技能的现状,并探讨有效的培训方法。方法 对103名临床护士进行培训前后的问卷调查,通过比较做近期效果评价。结果 培训后85%的护理人员对心理护理的定义及内涵掌握较好,96%的护理人员认识到心理护理的重要性,47%的护理人员能够很好地掌握心理护理理论及技巧,71%的护理人员认识到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素质对开展心理护理重要性,82%的护理人员体会到专业的心理护理技能培训是开展心理护理的前提。结论 加强临床护理人员心理护理技能培训,可提高医院整体护理效果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7.
中国ICU专科护士培养模式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中国ICU专科护士培养模式,并提出今后的研究和实践方向。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中国ICU专科护士培养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结果ICU专科护士的培养主要有临床培养和院校承办两种模式。ICU专科护士培训中主要存在缺乏统一的认证机制、培训重点参差不齐、培训师资薄弱和ICU缺乏发展平台等问题。结论规范ICU专科护士资格认证制度、结合临床实际寻求最佳的培养模式、建全临床师资培训制度和明确专科护士的职责和待遇,这些将是ICU专科护士今后研究和实践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8.
德国护理行业的变革对我国护理事业的启示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德国政府在巨大的医疗费用压力下,对医院体制进行了一系列变革。如实施单病种付费和临床路径的新型服务模式、开设酒店式医院、改变医院人员结构配置及成立质璺管理中心等,既降低了医院成本,又保证了医疗护理质量,为我国护理事业发展在加强成本管理意识、临床路径管理模式的应用及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提供了诸多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了解广东省医院临床护士针刺伤发生现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 方法 对广东省117所医院的10 853名临床护士,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针刺伤现况调查表、护理职业生活质量量表及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调查。 结果 2 414人(22.24%)近1年发生过针刺伤,其中1 317人(12.13%)被污染针刺伤。护理职业生活质量总分170.27±27.23,焦虑得分45.85±11.75,针刺伤组2项得分均显著低于未被针刺伤组(均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医院等级、婚姻状况、工作年限、工作科室、每月夜班数、职业防护培训频率、采血佩戴双层手套、了解患者感染状况、安全型针具使用、焦虑、工作环境是针刺伤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P<0.01)。 结论 广东省临床护士针刺伤发生率较高,高频率轮值夜班、防护措施不到位、焦虑情绪等是其危险因素。管理者需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创建有利于护士工作的职业环境,最大限度地降低针刺伤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层级全责一体化护理模式”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科室特点选择24.个临床科室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买施“层级全责一体化护理模式”,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模式,定期对病房护理质量指标、护理服务质量指标进行调查统计。[结果]两组病房护理质量指标、护理服务质量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实施“层级全责一体化护理模式”可以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促进我国整体护理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