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8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57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angiotensin (Ang) Ⅱ and its Janns-activated kinase-2 (JAK2) signal pathway in transdifferentiation of renal tubular cells under the challenge of acute ischemic reperfusion injury.Methods Models of acute ischemic reperfusion injury were established and the level of local Ang Ⅱ ,a key element of renin-angiotensin system (RAS),in kidney was measured using radioimmunity technique.The expression of α-smooth muscle actin (α-SMA),a phenotype of mesenchymal cells,was detected by RT-PCR and inununohistochemistry methods.Renal tubule cells ( NRK-52E) were cultured with various concentration of Ang Ⅱ ,followed by blocking of PD123319,Ang U receptor 2 antagonist,and AG490,an inhibitor of JAK2 signal pathway.Results Ang 0 of kidney tissue increased immediately after acute ischemic-reperfusion injury,in time dependent fashion.Expression of α-SMA in renal tubule cells was found at 48 hours after ischemic-reperfusion injury and in NRK-52E cells treated by high concentration of Ang Ⅱ and was dose and time dependent.The peak of α-SMA expression was seen after 30 minute treatment at the dose of 10-9'mol/L,which was interrupted by both of PD123319 and AG490.Conclusions Transdifferentiarion of renal tubular epithelial cells occurs under acute ischemic- reperfusion injury.Local renin-angiotensin system may play a role in the transdifferentiation of TEC through AT2 receptor and its JAK2 signal pathway.  相似文献   
52.
高虹  蔡平昌  黄彬  陈万伟  李俐  张靖 《贵州医药》2000,24(11):682-683
我院于1997年3月至1999年12月,采用不同体位用Domier Compect S碎石机,对660例输尿管结石行ESWL治疗,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3.
黄龙肝脂消合剂治疗高血脂性脂肪肝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黄龙肝脂消合剂对高血脂性脂肪肝患者的疗效。方法 :1 0 0例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给予口服黄龙肝脂消合剂 ,每日 1剂 ,分 2次温服 ;对照组给予口服非诺贝特片 ,每次 0 .1 g,1日 3次。 8周为 1个疗程 ,两组均观察 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及血清甘油三酯 ( TG)、总胆固醇 ( TC)、高密度脂蛋白 ( HDL- C)、低密度脂蛋白 ( LDL- C)、肝功能和肝脏 B超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 ( P<0 .0 5 ) ;与治疗前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 TG、TC、HDL - C、LDL-C及 ALT均明显改善 ( P<0 .0 1 )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 P<0 .0 5 )。结论 :黄龙肝脂消合剂治疗高血脂性脂肪肝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总结肝脏孤立性坏死结节(SNN)平扫和动态增强MRI特征性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SNN的MRI征象,对病灶数目、形状、大小、部位、边界、平扫和增强后信号及强化方式进行评价.结果 病灶单发14例,另1例有2个病灶.平扫T1WI及T2WI各发现15和14个病灶,增强扫描发现16个病灶.14个病灶最大径≤3 cm.平扫T1WI病灶呈低信号5个,略低信号9个,1个呈等信号伴有周边低信号包膜及内部点状低信号.在T2WI病灶呈高信号5个,略高信号4个,略低信号3个,明显低信号2个,其中2个病灶内见点状或细线样极高信号.16例在增强扫描后各期均呈低信号,尤其在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呈明显低信号,边界及形态显示清楚.12个病灶形状不规则,4个病灶呈圆形或卵圆形.增强后病灶内部均未见强化,3个病灶在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可见细环状轻度强化的包膜.结论 SNN特征性MRI表现有助于与肝脏其他肿瘤鉴别.  相似文献   
55.
目前,国内外地于不同白酒真伪的鉴别主要靠感官品评。这种方法受多种因素的干扰,因此缺乏客观性。我们对我省生产的30余种白酒经过特殊技术处理后,采用日本岛津公司生产的RF—540型荧光分光度计进行激发光谱和荧光光谱的测量。发现鸭溪窖酒、董酒和习酒等名优白酒有特定的荧光光谱,明显不同于其它白酒的荧光光谱,而且不同生产批号的同一白酒经反复测试其荧光光  相似文献   
56.
目的:观察理肠汤内服联合溃疡灵灌肠对脾虚湿热型左半结肠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医症候疗效、改良Mayo活动指数及血清C-反应蛋白、血沉、血小板、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评定其综合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其中治疗组予理肠汤内服联合溃疡灵,对照组予服用美沙拉嗪缓释颗粒,2组均按3个月为1个疗程,服完1个疗程后由同一位内镜医师复查结果,比较2组的中医症候疗效、改良Mayo活动指数及血清C-反应蛋白、血沉、血小板、D-二聚体水平,评定其综合疗效。结果:2组在中医症候疗效方面,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7.5%)高于对照组(7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改良Mayo活动指数均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除了内镜表现方面,其余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各项血清C-反应蛋白、血沉、血小板、D-二聚体均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除了D-二聚体,其余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理肠汤口服配合溃疡灵灌肠能有效缓解脾虚湿热型左半结肠UC患者症状,降低疾病活动指数,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微循环,对结肠粘膜有很好的保护及修复作用,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7.
临床上检测蛋白C(proteinC ,PC)、蛋白S(proteinS ,PS)和活化蛋白C(activatedproteinC ,APC)反应性 ,进行血栓性疾病的监测已越来越重要。但其检测值受仪器、试剂的选择和试剂质量的影响 ,本文检测了 80例健康成人的PC、PS活性和APC反应性 ,建立了本室的参考值 ,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检测标本 体检健康成人 80例 ,年龄 16~ 68岁 ,男 3 8例 ,女 4 2例。按不同年龄段分为三组 ,一组 3 0岁以下 ,2 8例 ;二组 3 0~ 4 9岁 ,2 8例 ;三组 5 0岁以上 ,2 4例。每份标本取静脉血 1 8…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构建HBV的治疗性微环质粒并进行体内外实验研究. 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HBV包膜蛋白preS2.S抗原基因和hIL-2-IFNγ融合基因,将2个基因分别克隆于ZY781载体,得到亲本质粒preS2.S/ZY781和hIL-2-IFNγ/ZY781,测序正确后,用阿拉伯糖诱导生成微环质粒pMCS2.S和pMCIIF. 转染微环质粒于COS-7细胞株,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定量法检测24、48、72 h时目的蛋白的表达情况.双质粒联合在体电脉冲注射BALB/c小鼠,4周后处死小鼠,检测特异性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 结果 微环质粒pMCS2.S和pMCIIF转染COS-7细胞后,目的蛋白HBsAg、白细胞介素-2、干扰素 γ在不同时间均有表达,在48 h达峰值,分别为(60.3±7.8)、(17.7±1.9)、(10.3±0.9) ng/ml. 微环质粒pMCS2.S能诱导小鼠产生HBsAb的抗体保护,佐剂pMCIIF可显著增强其免疫效果,在低剂量5μg/只就能诱导较强特异性细胞和体液免疫. 结论 成功构建了HBV微环质粒pMCS2.S及其佐剂微环质粒pMCIIF,其有较好的体内外活性.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 PCR 的方法检测 JAK2V617F 基因突变并分析其在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CMPD)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68例确诊 CMPD 患者骨髓标本中 JAK2V617F 基因突变的阳性率和相对定量,分析其在 CMPD 中的诊断价值以及和临床资料之间的联系。结果68例确诊患者的骨髓标本均成功扩增 JAK2V617F 野生型和突变型。JAK2V617F 基因突变的总阳性率为66.2%(45/68),其中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患者阳性率75.0%(21/28),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阳性率60.6%(20/33),特发性骨髓纤维化(IMF)阳性率57.1%(4/7)。PV 患者 JAK2V617F 突变阳性率明显高于 ET 和 IMF 患者。PV 患者 JAK2V617F 的相对定量和血红蛋白数和白细胞数呈正相关。ET 患者中 JAK2V617F 的相对定量和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呈正相关。结论荧光定量 PCR 的方法能够快速准确的检测 JAK2V617F 基因突变及其突变比例,为临床诊断 CMPD 提供有效的实验室指标,JAK2V617F 的相对定量和患者的临床血液学指标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60.
黄彬 《健康大视野》2012,(13):108-109
幸福在哪里?有很多人抱怨自己天天太忙碌幸福感很低。其实,幸福就在我们的身边,就看你能不能发现它,谁发现它谁就拥有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