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58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41.
盆腔腹膜结核6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淑丽 《临床医学》2010,30(1):39-40
目的探讨女性盆腔腹膜结核的临床特征、误诊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6月我院收治确诊的62例盆腔腹膜结核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结果。结果盆腔腹膜结核多发于育龄妇女,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月经不调、不孕、盆腔包块、腹水及结核相关症状、CA125值升高,易误诊为卵巢肿瘤、盆腔炎、陈旧性宫外孕等。结论盆腔腹膜结核误诊率高,检查无特异性,应提高对盆腔腹膜结核的认识,综合分析病史、症状及辅助资料,提高诊断正确率。手术可明确诊断,主张行腹腔镜检查术或剖腹探查术及规范抗结核治疗。  相似文献   
42.
目的:分析原发性脑干出血的临床症状与体征以及CT、MRI,探讨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有头部CT或MRI材料的36例病例,对其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与预后进行分析。结果:本组36例中,平均年龄55.5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4例(66.7%),发病时血压升高32例(88.8%),影像上以桥脑出血最多(85%),出血量<2ml的临床表现不典型,预后佳,出血量在2~5ml临床表现典型,死亡率低(12.2%),出血量在5~10ml的预后差,死亡率高(78.6%),出血量>10ml死亡率高。CT是快速诊断脑干出血的首选,但对小剂量出血仍需MRI确诊。本组总死亡率为44.4%。结论:高血压动脉硬化为本病的主要病因,出血量大小、部位以及意识障碍程度和早期治疗手段都是影响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部位妊娠的临床特征和处理方法。方法分析2004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收治的7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例经阴道彩超确诊,血β-HCG30.6~54269.9mIu/ml,药物治疗3例,2例行子宫切除,2例行子宫切口病灶清除加子宫修补术。结论有剖宫产史的患者妊娠期间出现阴道流血,应行阴道彩超检查,血β-HCG检测,以便及早诊断;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介入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探讨减少剖宫产术后感染的措施。 方法 对 5 8例剖宫产的产妇于术前半小时用 0 5 %的碘伏纱布擦试阴道。 结果 碘伏组术后病率、术后最高体温、伤口感染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术后发热持续天数、白细胞总数最高值比较 ,两组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 结论 碘伏用于预防剖宫产术后感染 ,效果明显 ,使用方便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5.
脑血管病人的情感障碍是指病人在疾病背景上出现的情感反映与外界刺激或思维活动的不相适应。主要症状是焦虑、抑郁、欣快、激越、淡漠等这些情感症状伴随着行为的异常,不仅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而且是构成照料者困惑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46.
血管内照射(ILIB)是8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治疗方法.我院在临床上引进应用此法,共治疗109例,共763人次.治疗疾病范围之广,效果之好,取得明显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现将此法治疗脑血管意外疾病37例临床观察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7.
48.
<正>目前,我国已进入老年社会,而老年患者往往是各类疾病的高危人群,老年患者多病情复杂、自理能力缺失、反应迟钝,因此老年患者的治疗护理更为复杂。又随着我国法制的日渐完善以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人们的法制观念和维权意识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49.
随着与现代医学模式相适应的临床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临床教学面临新的问题.如何使护生在临床实习阶段接受全新的护理观念,建立与现代医学模式相适应的专业化思维模式,熟练掌握现代护理方法,灵活运用知识和技巧解决临床护理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对中专护理临床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新生儿断脐后,脐带脱落早、并发症少的脐带处理方法。方法2005年3月~2007年3月,在我院分娩的正常新生儿893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气门芯结扎脐带法,B组脐带二次剪切法,C组缩短脐带残端法。设C组为实验组.与A、B两组进行脐带脱落和修复时间、脐炎、脐出血和脐疝发生率比较。结果实验组和A组比较脐带脱落时间P值〈0.01,差异有高度显著性。三组脐部修复时间P值〉0.05,差异无显著性;三组脐出血、脐疝、脐炎发生率比较P值〈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采用缩短脐带残端处理法,脐带脱落早,脐炎、脐出血和脐疝的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