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6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探讨老年人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临床特点.方法:将89例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病人分为老年组(≥65岁)、非老年组(<65岁),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老年组中迟发性癫痫的发病率、脑梗死后癫痫的发病率、部分性癫痫发病率和多脑叶发病率分别为76.2%、81.0%、50.0%和 61.9%,均高于非老年组的27.7%、55.3%、22.3%和38.3%(P<0.05~P<0.01).老年组中,全面性发作是癫痫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人脑卒中后,应注意预防迟发性癫痫和部分性癫痫发作;出现癫痫发作的病人积极药物干预可以减少复发的可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并发脑卒中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MHD并发脑卒中患者(卒中组)的临床资料,58例同期单纯血液透析患者(非卒中组)作为对照组。结果卒中组较非卒中组血压高,血压波动大,总胆固醇高,平均透析时间短;其中脑梗死患者血糖高,三酰甘油较低;脑出血患者血红蛋白及血小板较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P0.01,OR=1.055)为血液透析发生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血小板(P=0.002,OR=0.985)、血红蛋白(P=0.011,OR=0.951)为血液透析发生脑出血的保护性因素。结论 MHD患者发生脑卒中与高血压、贫血、低血小板血症有关。  相似文献   
13.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E)早期确诊困难。我们用ELISA单克隆抗体双夹心法测脑脊液(CSF)中单纯疱疹病毒(HSV)抗原,并对部分标本测定HSV-Ⅰ和HSV-Ⅱ型抗体。 材料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14例病员,男女各7例,年龄平均34.18岁(17~49岁)。全部病例均作脑电图、头颅CT或MRI、CSF等检查。病毒性脑炎5例,散发性脑炎8例,多颅神经炎1例。 二、方法:病人入院48h内即抽取腰池CSF2~3ml和静脉血3ml并分离血清(S)送检。  相似文献   
14.
癫痫宁冲剂治疗癫痫自主神经性发作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中药制剂控制癫痫自主神经性发作的作用,将32例青少年患配对分成两组,其中治疗(A)组16例用自拟癫痫宁冲剂治疗,对照(B)16例用苯巴比妥治疗,疗程均3M,结果:A组对癫痫自主神经性发作的疗效和临床发作控制情况均优于B组(P<0.01),脑电图改善组间比较,P>0.05,使用期间无明显毒副作用,提示癫痫宁冲剂对癫痫自主神经性发作治疗效果较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枢神经系统白质脱髓鞘性疾病在病原学上包括血管性、代谢性、感染或炎症性等。炎性脱髓鞘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组疾病,可表现不同组合的多种临床综合征,有时甚至罹及周围神经,构成不同的临床亚组,包括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急性出血坏死性白质脑病、急性脱髓鞘性脑(病)炎、急性脱髓鞘性脊髓炎、脑干脑炎以及提示可能演变为多发性硬化(MS)的临床孤立综合征(clinically isolated syndromes,CIS)。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和分析帕金森病(PD)患者血脂和血尿酸(BUA)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78例PD患者为观察组,选取88例非PD患者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血样中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切脂蛋白(HDL)、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Lp(a))、BUA水平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观察组男性患者比例和年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血标本中的TC、TG、LDL、HDL、apoA、Lp(a)和BUA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为男性(OR=2.218)及高龄(OR=1.126)是PD患病的危险因素,而较高的apoA水平(OR=0.428)、HDL水平(OR=0.543)、Lp(a)水平(OR=0.824)、BUA水平(OR=0.506)则可降低PD的患病风险;观察组血样中的apoA水平(rs=-0.455)、HDL水平(rs=-0.337)与患者的Hoehn-Yahr分级呈负相关(P0.05),apoA水平(r=-0.392)、HDL水平(r=-0.318)与患者的病程呈负相关(P0.05)。结论男性、高龄、低血脂水平、低BUA水平是P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且患者血脂水平的降低幅度可作为预测疾病严重程度的辅助指标,但BUA水平不具有指示病情进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对30例未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非PSD组)患者及25例PSD组患者于多个时间点行血清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CRH)检测。对照组为25例健康成年者。组内比较, PSD组血清BDNF及CRH的变化晚于非PSD组。组间比较, PSD组 BDNF各个时间点均显著低于非PSD组, CRH各时间点均显著高于非PSD 组。相关性分析显示, PSD 组患者治疗前, BDNF 与CRH呈负相关性。 BDNF及CRH参与了PSD的发生发展,并且两者具有相互作用关系,动态检测血清BDNF及CRH浓度有可能成为预测PSD发生、指导其治疗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8.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最丰富的神经生长因子之一。研究发现BDNF及其受体活跃地表达和转运于脑组织中的多个区域,并在神经元的存活和生长发育,功能的维持与调节,以及损伤修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BDNF多样化的表达及其活性决定了它在神经系统疾病发病机制及治疗中的潜在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钙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的影响。方法将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血清BDNF水平,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价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及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价各组患者活动能力。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BDNF较治疗前均增加(P<0.01),治疗组增加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1),治疗组减少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日常生活能力均有明显好转(P<0.01),而治疗组日常生活功能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钙可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BDNF表达,这可能是其促进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痴呆是指意识清晰下 ,由于脑器质性损害引起获得性、持续性智能全面减退 ,并有以下高级认知精神活动中至少三项受损 :语言记忆、视空技能、情感或人格、判断计算能力 ,影响社会、日常生活功能。流行病学资料显示 ,6 5岁以上痴呆患病率高达 5 % ,并随年龄增大而增高。欧美资料显示老年性痴呆(AD占 5 0 % ) ,多于血管性痴呆 (VD占 2 0 % ) ,而我国VD相对比例较高。现将 1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神经内科病房2 0 0 0年 12月至 2 0 0 2年 3月共收治 10例确诊的血管性痴呆 (VD)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