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26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多普勒超声导引下铜针治疗海绵状血管瘤的手术配合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绵状血管瘤是较常见的先天性疾病 ,治疗方法较多 ,但对颜面部、功能部位或巨大、广泛而无包膜的血管瘤 ,治疗较为棘手。 1 995年 1 0月~ 2 0 0 3年 7月 ,我院应用不同方式铜针介入治疗海绵状血管瘤 1 0 5例 ,其中盲视下单纯铜针留置术 33例 5 3次 ;直流电铜针栓塞术治疗 1 2例 1 8次 ;应用多普勒超声导引下行铜针介入穿刺 6 0例 78次 ,较前 2种方法疗效显著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本组 6 0例共 78次 ,男 2 6例 ,女34例 ,年龄 80d~ 4 3岁 ,平均年龄 1 4 .5岁。出生时即发现病变 35例 ,其中已行多次局部硬化…  相似文献   
22.
海绵状血管瘤是较常见的先天性疾病,治疗方法较多,但对颜面部、功能部位或巨大、广泛而无包膜的血管瘤,治疗较为棘手。1995年10月~2003年7月,我院应用不同方式铜针介入治疗海绵状血管瘤105例,其中盲视下单纯铜针留置术33例53次;直流电铜针栓塞术治疗12例18次;应用多普勒超声导引下行铜针介入穿刺60例78次,较前2种方法疗效显著,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3.
目的 观察静脉药物配制管路及静脉药物配制泵在临床静脉药物配制中的应用效果,探讨更为规范、高效、安全的静脉药物配制方法.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肝胆外科静脉输注相同药物及相同组数液体的患者400例为研究对象,每例患者配液组数6组.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使用传统的静脉药物配制方法,实验组使用静脉药物配制管路及静脉药物配制泵进行药物配制.比较两组完成相同药物配制时间、医务人员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完成配药时间为(7.32±1.70)h,对照组为(18.67±3.29)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63.06,P<0.01);实验组医务人员满意度评分为(99.17±1.37)分,对照组为(91.2±4.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4.61,P<0.01);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0例:输液反应0例、药液外洒0例、针刺伤0例,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21例:输液反应1例、药液外洒19例、针刺伤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静脉药物配制管路及静脉药物配制泵提高了静脉药物配制速度,降低了配药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了医务人员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4.
颅脑外伤是脑外科常见急症,其特点是病情重,复杂多变,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现回顾1例因护理人员对颅脑外伤疾患认识不足,未重视患者病情变化,加上医护沟通不到位,未及时采取进一步的检查及处理导致医疗纠纷的病例资料,并分析原因。  相似文献   
25.
目的:评价抑酸痛风颗粒治疗原发性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瘀阻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分层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方法。将病人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113例,口服抑酸痛风颗粒6g/袋,每日3次;对照组114例,口服安慰剂颗粒6g,袋,每日3次。分别在治疗后7d进行疗效和安全性评价。结果:试验组疾病疗效临床控制率为23.01%,显效率30.09%,有效率53.10%;安慰剂组临床控制率为14.04%,显效率14.91%,有效率28.9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抑酸痛风颗粒治疗原发性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瘀阻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6.
目的 观察体外放射冲击波治疗运动损伤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37 例患有不同部位运动性软组织损伤的运动员,其中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腱鞘炎、肩袖创伤性肌腱炎40 例;网球肘、肘关节内侧肌肉韧带装置损伤29 例;运动员腰背部肌肉筋膜炎21 例;大腿后部屈肌损伤33 例;髂胫束摩擦综合征、运动员膝外侧疼痛综合征15 例;运动员的髌腱周围炎与髌尖末端病55 例;胫前肌腱、趾长伸肌腱腱鞘炎14 例;跟骨跟腱止点末端病14 例;足跖筋膜炎16 例,采用体外放射冲击波结合物理法疗治疗.结果 体外放射冲击波结合物理疗法对运动性软组织损伤治疗效果满意,总有效率91.6%.结论 体外放射冲击波结合物理疗法可加快软组织损伤的愈合过程,且安全可靠,并发症少,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7.
目的 观察奥扎格雷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IL-6和TNF-α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奥扎格雷钠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海马区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奥扎格雷钠治疗组.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线栓(MCAO) 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 再灌注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IL-6和TNF-α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较,脑缺血/再灌注组IL-6和TNF-α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多(P<0.05),奥扎格雷钠能够明显减少TNF-α的表达(P<0.05),而对IL-6表达无影响(P>0.05).结论 奥扎格雷钠对大鼠脑缺血/ 再灌注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NF-α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8.
气虚血瘀与中风痴呆关系的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风痴呆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血管性痴呆(VD) ,它是指一系列脑血管因素导致脑血管损害所引起痴呆的总称。是在智能获得充分发展后 ,由于中风的损害造成退化的结果。以遇事善忘 ,不能定向 ,理解错误 ,计算力差为主要特征的精神障碍性疾病。包括多发梗塞性痴呆 (MID)及脑出血、脑血栓形成后痴呆等 [1 ]。中风痴呆是由中风病发展而来 ,虽然二者在病理机制上有诸多联系 ,但是发展至中风痴呆这一阶段受到了中风后的治疗、调护、环境及患者体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病因病机已有了比较明显的变化。翟秀玲等 [2 ]认为本病多为本虚标实 ,其中以肾气…  相似文献   
29.
30.
翻白草为蔷薇科 ( Rosaceae)植物翻白草 Po-tentilla discolor Bge.的干燥全草 ,具有清热、解毒、止血、消肿之功效。民间用翻白草治疗糖尿病疗效显著 ,但临床报道较少。我们试用翻白草对有一定胰岛素分泌功能的 5 0例 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对照观察 ,对比其血糖变化。1 资料与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