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1篇
  免费   153篇
  国内免费   58篇
医药卫生   3432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216篇
  2013年   165篇
  2012年   222篇
  2011年   212篇
  2010年   227篇
  2009年   225篇
  2008年   191篇
  2007年   162篇
  2006年   140篇
  2005年   144篇
  2004年   143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针刺中药结合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针刺和中药结合治疗,对照组单用氟西汀治疗,疗程6周。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抑郁症疗效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不良反应少。结论:针药结合治疗抑郁症疗效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92.
吡喹酮在治疗寄生虫病中常见的不良反应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丽 《医学动物防制》2005,21(7):520-521
<正>在治疗寄生虫病中,吡喹酮已作为抗蠕虫的首选药物之一,广泛应用于临床,因其具有疗效高、毒性低的特点,但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因此,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应引起高度重视,现在将吡喹酮在治疗寄生虫病中常见的不良反应及其防治措施归纳如下:一、轻微的不良反应及其对策吡喹酮口服后,可迅速冲肠道吸收,而且代谢快,排泄迅速,一般在服药后24小时内几乎完全可以排出,即使在多次给药后也无积蓄性。一般情况  相似文献   
993.
抵达高原的最初数日,通气增强尚不能达到最大限度,在此阶段正是急性高山病(包括高原肺水肿)发病率最高的时期;同时临床上观察到高原肺水肿敏感的人,对缺氧的通气反应降低是个重要因素。膈肌是通气的主要动力来源,因此观察大白鼠膈肌麻痹后对高原肺水肿发生的影响。体重200克左右的雌性和雄性大白鼠76只,部分动物在乙醚麻醉下,切断靠近第6和第7颈椎旁的右侧和双侧膈神经,从而引起右侧和双侧膈肌麻痹。手术后动物在常温常压室内饲养24小时,然后随机共分6组:正常动物的平原和高原组、右侧膈肌麻痹的平原和高原组、双侧膈肌麻痹的平原和高原组。高原组均连续经受模拟3000米高原48小时。  相似文献   
994.
1980年从美国费城Wister研究所引进PLC/PRF/5细胞一株(下简称P_5株)及从NIH引进PLC PL_3细胞一株(亦为PLC/PRF/5细胞系,下简称PLC株)。在适应于本实验室培养条件后我们对其产生  相似文献   
995.
在北方寒冷季节,野战医疗救护、“120”户外现场抢救、医院门急诊室向科室输送患者时,常遇到输液不畅,液体结冰,影响救治的情况。我科设计制作了一种输液保温套,经临床应用,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96.
1 病例报告  女患 ,2 8岁 ,以咽部异物感半年求治我院。半年前 ,无意中发现咽部异物感 ,同时吞咽受限 ,自已发现咽部有一肿块。将悬雍垂推向左侧。曾到当地医院耳鼻喉科求治 ,未得到明确诊断及治疗。入院后查体 :腮腺未触及阳性体征 ,颈部颌后窝可触及中等硬度包块 ,活动度可 ,约 2 0cm× 3 0cm大小。腮腺造影 :未能显示肿块与腮腺之间关第。MR :包块约 4 5cm× 3 5cm大小 ,与腮腺无低密度间隙分隔。咽旁间隙脂肪向后推移 ,茎突向内移 ,颈内动脉后移 ,肿块包膜不完整 ,边缘欠清晰 ,呈哑铃状 ,瘤内有低密度粘液变性。结合以上…  相似文献   
997.
~86Rb对心肌有较强的亲和力。利用此特性,给小白鼠静注后,测量心肌放射性的强度,能反映心肌的血流量,特别是毛细血管的流量,以其结果作为衡量心肌营养血流量增减的指标。我们根据这个理论进行了中草药的筛选。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揭示广泛性焦虑症中医临床辨治规律.方法 本研究对78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和78例非焦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同步广泛的调研,并对调研资料进行线性和非线性的统计分析.结果 与广泛性焦虑症有显著性正相关的中医症状有性情急躁易怒、喜太息、咽中如有物阻、口苦、头昏、心悸(P<0.05);中医病理因素为气滞、火盛和血虚(P<0.01);中医病位为肝、心(P<0.01);中医证型为气郁化火(P<0.01).结论 临床主要以疏肝泄火、养血安神法加减治疗本病.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糖尿病人血小板胞浆游离钙([Ca2+]i)、血小板聚集率变化及氯通道阻断剂尼氟灭酸对其的影响。【方法】用Fura-2荧光测钙技术检测血小板[Ca2+]i,血小板聚集仪检测血小板聚集率,观察氯通道阻断剂尼氟灭酸、钙通道阻断剂硝苯地平及两者联合对糖尿病人的血小板[Ca2+]i、血小板聚集率的作用。【结果】①糖尿病人血小板聚集率为(74.9±13.7)%,高于正常人(P<0.05);糖尿病人的静息血小板[Ca2+]i值、钙释放、钙內流分别为(124.5±38.1)nmol/L、(497.1±95.1)nmol/L、(354.3±75.0)nmol/L,均高于正常人(P均<0.05);②尼氟灭酸及硝苯地平抑制血小板钙内流呈浓度依赖性,半数抑制浓度(IC50)的尼氟灭酸(50μmol/L)对糖尿病人血小板钙内流的抑制率为(54.7±14.5)%,对血小板聚集率的抑制率为(32.3±21.4)%;IC50的硝苯地平(7.5μmol/L)对糖尿病人血小板钙内流的抑制率为(17.9±11.9)%,对血小板聚集率的抑制率为(32.3±20.4)%;③尼氟灭酸联合硝苯地平对糖尿病人血小板钙有抑制作用,联合作用时尼氟灭酸对钙内流抑制率为(51.9±12.8)%;硝苯地平对钙内流抑制率为(12.4±8.5)%(P均<0.05),两者间不存在交互效应。【结论】糖尿病人血小板聚集率、静息血小板[Ca2+]i及钙运动均高于正常人,血小板呈高反应状态。尼氟灭酸可抑制糖尿病人血小板聚集和钙内流,可能与血小板膜存在对尼氟灭酸敏感的氯通道有关。尼氟灭酸与硝苯地平联合对糖尿病患者的血小板钙运动无协同及遏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黄芪桂枝五物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微循环障碍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马丽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2):140-141
目的:评价中药复方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方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甲襞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3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微循环障碍患者服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方1个疗程(4周),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观察服药前后主要症状、甲襞微循环、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并与20例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组进行对照。结果:①与治疗前相比,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方能改善微循环障碍患者的临床症状,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与治疗前相比,患者的甲襞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与对照组相比,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方改善微循环障碍患者的甲襞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的指标的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