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1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61.
目的建立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丙酚替诺福韦和其代谢物替诺福韦的质量浓度并比较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与原研制剂韦立得的人体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简单的蛋白沉淀法处理样品,丙酚替诺福韦内标为丙酚替诺福韦-2H5,色谱柱为月旭Ultimate XB C18柱(50 mm×2.1 mm,5μm),替诺福韦内标为替诺福韦-2H6,色谱柱为月旭Ultimate XB C18柱(150 mm×4.6 mm,5μm),进样量均为10μL。42例健康受试者参加空腹试验,采用两周期双交叉试验设计,42例健康受试者参加餐后试验,采用三周期三交叉试验设计,药代动力学参数通过WinNonlin 8.1软件计算得到,同时进行生物等效性比较。结果丙酚替诺福韦质量浓度在0.400~400μg·L-1内标准曲线较好,替诺福韦质量浓度在0.200~20.0μg·L-1内标准曲线较好,批内、批间精密度(RSD)均不大于11.4%,基质效应均较小(<5.7%)。结论该方法可用于人血浆中丙酚替诺福韦和替诺福韦的浓度测定,受试制剂与原研制剂韦立得在空腹和餐后条件下均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62.
目的 观察采用自制会阴切开缝合模型的实验教学效果.方法 将2009级助产专业学生以班级为单位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实验课教学时,试验组采用自制会阴切开缝合模型练习,对照组采用新鲜猪肉、普通模型练习,比较两组学生的实验技能考核成绩和临床出科考核成绩.结果 试验组的实验技能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临床出科考核成绩的优秀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自制会阴切开缝合模型既能降低实验教学成本,又能有效提高学生会阴切开缝合术的技巧,达到了《高级助产学》实验大纲的要求.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左旋卡尼汀(L—CN)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脂联素(APN)及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80例MHD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应用L—CN1.0g溶于20mL生理盐水中于血液透析结束后静脉注射,每周3次,对照组予一般治疗,疗程12周,治疗前后检测血清APN、TNF-α、IL-6、L-CN等相关指标。结果治疗组应用L—CN12周后,随着L—CN水平升高,TNF—α及IL-6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APN水平治疗前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HD患者静脉应用L—CN可能提高了APN受体的表达.改善MHD患者APN部分被抑制现象,减轻微炎症状态,有利于发挥APN的心血管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4.
顾琳  谢青  鲍勇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2,37(12):1495-1497
目的:分析上海市瑞金医院卢湾分院康复科病房的疾病谱变化及特点,为医院学科建设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6~2010年该院康复科2 251人次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国际疾病分类(ICD)-10对2 251份住院病历出院主要诊断进行疾病分类编码,据此产生各年间康复科病房疾病种类、构成比及排序报表。对其中排序累计前三位疾病的年龄以及各年度疾病年龄、性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06~2010年卢湾分院康复科病房疾病谱累计前三位的疾病为脑梗死、脑出血、脊髓损伤。5年间康复科病房疾病种类逐渐增加,前三位疾病在康复科病房所有疾病中比例由2006年的91.12%下降至2010年的60.77%。脑梗死、脑出血、脊髓损伤的年龄分别为(66.00±11.41)岁、(58.54±12.51)岁、(45.25±16.41)岁。其中脑出血患者5年间年龄差异和脊髓损伤患者5年间年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2007~2010年脊髓损伤男性比女性多。结论:卢湾分院康复科疾病谱以脑梗死、脑出血、脊髓损伤为主,脑梗死与脑出血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而脊髓损伤呈上升趋势,病种逐渐丰富。今后应重点继续放在这三大病种,且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到康复预防及早期康复上,使患者的功能障碍的可能性降至最低;同时对康复科其他疾病也应给予适度关注。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本科生辅助专科生式的朋辈辅学在助产学课程技能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0级助产专科学生以班级为单位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朋辈辅学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比较两组学生的实验技能考核成绩.第二学期对2010级助产专科生和2009级助产本科生均采用朋辈辅学教学法,之后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试验组的实验技能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95%以上的学生对朋辈辅学教学法表示满意.结论:本科生辅助专科生式的朋辈辅学教学法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助产学技能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从而提高助产学实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6.
肝细胞癌患者中p53基因变化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53基因的变化已被认为是肿瘤病因学和分子发病机制的重要线索。为了阐明HCC的主要致病因子及其在HCC发病机制中的相对意义,本研究对p53基因变化较常见的中国南部地区的70例HCC患者采用X^2检验等,分析一般资料、嗜肝病毒感染和病理资料与p53基因的LOH则与嗜肝病毒感染和癌周组织中的肝硬化程度相关。以上结果提示,HCC的主要致病因素是嗜肝病毒感染和高度流行区的某些其它因素,其中嗜肝病毒感染在H  相似文献   
67.
串联重复核酸序列构建及其杂交信号放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交错延伸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将含重复单位的 DNA片段拼接成 4串联重复核酸序列 ,再用重复克隆方式获得含 2 5串联重复核酸序列的重组载体。通过杂交产物直接凝胶电泳和斑点杂交等方法分析其信号放大作用。经凝胶电泳和限制性内切酶分析证实 ,2 4串联重复核酸序列构建成功 ,加上插入噬菌粒原有的 1个重复单位 ,使整个重组载体含 2 5个串联重复。凝胶电泳分析显示 ,串联重复核酸序列可与多个次级探针结合。斑点杂交分析显示 ,串联重复核酸序列可使信号放大 ,将检测的敏感性提高约 16倍。串联重复核酸序列具有较好的信号放大作用 ,克隆化后又有利于大量制备和降低成本 ,因而串联重复核酸探针在医学临床检测和实验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8.
1 仪器与材料 CS-930型薄层扫描仪(日本岛津);939薄层制板器(重庆南岸贝尔德仪器技术厂);微量定量毛细管(美国);黄芪甲苷(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硅胶G(青岛海洋化工集团公司);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相似文献   
69.
急性胃扩张是指胃及十二指肠内有大量内容物不能排出而发生胃及十二指肠极度膨胀而言。因内容物在胃及十二指肠储留,故反复呕吐而出现失水及电解质紊乱。急性胃扩张近年来少见,多在饱食及暴饮暴食后发生。神经功能紊乱,细菌的毒素作用导致胃及肠壁的肌肉麻痹为起病的主要因素。急性胃扩张是一严重疾病,治疗不及时,死亡率可高达60%以上。本例患者87高龄,入院肺CT示:肺炎。因患者脑病呈痴呆状态,对饥饱反应差。加之,肺炎感染加重细菌毒素作用。患者出现呕吐、腹部胀痛。急诊腹平片见巨大胃泡抵达盆腔。高热,体温高达38.3℃。呼吸困难,有痰不能咳出。治疗上采取:(1)胃肠减压。当天引出气体。1500ml。胃液200ml。(2)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3)抗炎抗休克治疗。(4)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治疗。护理体会:(1)对重要脏器监护,以防止休克发生。(2)对心肺功能监护:对患者心率、心律、心电图进行观察,及时了解心功能变化。同时,对呼吸频率、深浅、血氧饱和度进行观察和记录。(3)胃肠减压的护理:①胃肠减压时须禁食和注意口腔和鼻腔清洁湿润。②保持胃管通畅,准确记录引流量、色、质改变。(4)饮食的护理:我们采用胃肠外营养支持方法,保证供给充分热量,维持机体水、电解质平衡。(5)气管切开后呼吸道感染的预防:①病人置单人房间,防止交叉感染。②内套管每8小时浸泡消毒。③吸痰力求彻底,及时给病人翻身、叩背。吸痰管一次一更换。④每日将呼吸机导管进行清洗、浸泡消毒。通过严密观察病情,实施全面整体护理,预防感染,各项护理措施得当。患者无并发症发生,很快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拉米夫定耐药后出现肝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方法】拉米夫定耐药后导致病情加重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6例纳入研究.记录拉米夫定治疗前病程、诊断、拉米夫定疗程,检测并记录临床耐药时的肝功能、乙肝两对半、HBVDNA定量、YMDD变异及前C区变异。按病情加重后的诊断分为肝功能衰竭组和慢性乙型肝炎组进行比较。【结果】肝功能衰竭组患者年龄(45±13)岁,大于慢性乙型肝炎组(37±131岁(P〈0.05);肝功能衰竭组临床耐药时HBV DNA载量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2.8×10^8+4.9×10^8)拷贝/mL vs(3.1×10^6±2.9×10^6)拷贝/mL;P〈0.05];肝功能衰竭组出现HBeAg/Anti—HBe血清学转换(54.6%)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18.4%,P〈0.05)。年龄和拉米夫定治疗前诊断为肝硬化都是耐药后出现肝功能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拉米夫定治疗前年龄大、诊断为肝硬化,临床耐药时病毒载量高,耐药后出现HBeAg/Anti—HBe血清学转换可能是拉米夫定治疗耐药后出现肝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有肝硬化基础患者一旦发生耐药变异,应及时使用能治疗耐药变异的阿德福韦或恩替卡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