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2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39篇
医药卫生   1117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冠心病、糖尿病者心率变异性(HRV)检测中Lorenz散点图与时域指标的相关性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DCG对80例冠心病者(A组)、74例糖尿病者(B组)与76例正常人(C组)进行Lorenz散点图和时域指标对比分析HRV变化及其诊断价值。结果与C组比较,A、B组的SDNN、SDANN、RMSSD均下降,P〈0.05;C组散点图92.11%呈正常彗星状,A、B组多呈鱼雷状、短棒状、梭形、不规则、复杂形等图形改变,异常率分别迭81.25%、62.16%。A组Lorenz异常的敏感性、准确率及阴性预测值明显高于SDNN〈100ms的指标,B组Lorenz异常的敏感性高于SDNN〈100ms的指标,P〈0.01;P〈0.001。结论Lorenz散点图与时域指标相比HRV变化敏感性更高,更能反映HRV在冠心病、糖尿病中的差异。  相似文献   
992.
奎硫平辅助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奎硫平合并抗抑郁药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名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合并奎硫平治疗组和对照组,合并奎硫平治疗组在原抗抑郁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合并使用奎硫平,对照组继续使用原抗抑郁药物,疗程为4周。入组时及入组第1、2、3、4周末对患者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17)、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结果合并奎硫平组共完成25例,1例在加用50mg奎硫平后出现双下肢水肿,故退出研究。1例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严重精神病性症状,在治疗第1周由研究者中止研究。2例在第2周脱落,1例在第四周时脱落。治疗第1周末起两组HAMD、HAMA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合并奎硫平组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3.3%,痊愈与显效占56.7%,对照组分别为50%和20%。研究组与对照组疗效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组出现不良反应共13例(43.3%),1例因服用50mg奎硫平后出现双下肢水肿而退出研究,其余均为可疑或极轻到中度。对照组共12例(40%)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奎硫平合并抗抑郁药治疗抑郁症是1种有效且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讨蒺藜治疗银屑病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TCMSP数据库筛选蒺藜的有效成分,并收集其相应的作用靶点;使用GeneCards、OMIM数据库筛选与银屑病相关的基因靶点,并用在线韦恩图平台将蒺藜作用靶点与银屑病基因取交集,获得蒺藜治疗银屑病的靶标基因;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和Cytoscape 3.6.0软件构建“药物-有效成分-靶基因-疾病”相互作用网络,筛选出核心作用靶基因,然后对潜在治疗靶点进行基因GO的富集分析和KEGG的代谢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筛选出蒺藜的有效成分12种。银屑病的靶点有3 866个,其中41个是蒺藜治疗银屑病的核心靶点。“蒺藜-有效成分-靶基因-银屑病”相互作用网络中,其核心作用靶基因包括PTGS2、AKT1、JUN、CASP3、AHR、MAPK8、ESR1和HMOX1;经过GO及KEGG通路分析,共筛选出与银屑病有关的信号通路197条。结论 蒺藜治疗银屑病的主要活性成分为异鼠李素、山柰酚、蒺藜皂苷,其潜在作用机制是止痒、抗炎、修复皮肤屏障、调控细胞的凋亡与增殖过程以及对体内免疫反应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94.
目的观察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基因在海绵体平滑肌细胞中的表达及定位情况,为阴茎勃起功能障碍的基因治疗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采用Lipofectamine2000包裹PCDB-hIGF-1质粒和PCDB空载体,转染原代培养的大鼠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转染后24h分别采用RT-PCR法检测hIGF-1基因mRNA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hIGF-1蛋白表达,荧光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hIGF-1细胞定位及蛋白表达。结果RT-PCR检测到hIGF-1mRNA表达,Westernblot和荧光免疫细胞化学法均检测到hIGF-1蛋白表达,荧光免疫细胞化学法可见hIGF-1蛋白定位于阴茎海绵体细胞胞质中。结论PCDB-hIGF-1成功转染入大鼠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大鼠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可表达hIGF-1基因,蛋白定位于胞质。  相似文献   
995.
活体亲属肺叶移植治疗儿童原发性肺动脉高压1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是一种进行性恶化的终末期肺病,内科治疗无特效措施。国外有利用肺移植治疗该种疾病的成功报道2004年12月22日,作者采用活体亲属肺叶移植治疗儿童原发性肺动脉高压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96.
林晓静  邹飞  李亚洁  王斌  韩雪琳  贺文静 《医学争鸣》2005,26(24):2255-2257
目的研究过热对脂多糖(LPS)介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的影响.方法雄性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常温生理盐水组(C组),高温生理盐水组(H组),常温脂多糖组(L组),高温脂多糖组(HL组).持续描计动物直肠温度(Tr),并检测动物应激0,40,80,120min时血浆TNF-α,IL-6含量,动脉血气,血浆肺湿质量/干质量比值(W/D)以及肺病理改变.结果①HL组Tr上升到(43.04±0.11)℃,与C组,L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与H组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②HL组动物血浆TNF-α峰值(80min)及IL-6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③HL组HCO3-,PaCO2于致伤40min时即出现显著下降(P<0.01),致伤120min时分别为(10.42±1.06)mmol/L,(2.82±0.81)kPa;④HL组动物W/D显著性升高(P<0.05);肺急性微血管损伤有病理学改变.结论过热应激能够加重LPS介导的大鼠ALI/ARDS.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探讨当归芍药散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肠黏膜机械屏障的保护机制.方法 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易善复组和当归芍药散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通过喂饲高脂饲料制备NAFLD大鼠模型,造模同时予相应药物干预,连续8周.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研究Akt-1在胃癌中的磷酸化情况,探讨其与胃癌发生发展、治疗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08例胃癌组织中pAkt-1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胃癌组织中pAkt-1的高表达率为50.9%,pAkt-1的高表达与肿瘤大小、病理类型及临床分期相关。在生存分析中,pAkt-1高表达及临床分期是胃癌患者术后无疾病生存期(DFS)的独立预后因素。对pAkt-1高表达患者,未使用多西紫杉醇者术后中位DFS为39.0个月,显著长于使用多西紫杉醇者的11.1个月(P=0.005);对pAkt-1低表达者,是否使用多西紫杉醇对DFS无显著影响(P=0.745)。结论 pAkt-1在胃癌中存在高表达,可能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与复发。pAkt-1高表达可能与患者对多西紫杉醇耐药相关。  相似文献   
999.
背景:抗菌敷料是预防创面发生侵袭性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但长期使用抗生素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同时,将抗菌材料与棉织物复合制得的抗菌敷料,生物相容性差,不宜用于创面的长期覆盖。 目的:制备一种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抗菌消炎性的新型抗菌生物敷料,并初步检测该材料的生物学性能。 方法:通过在乙醇/水/NaOH溶液中,构建一个纳米级的吸附相反应器,制得吸附纳米银的纳米SiO2粉末;将载银的SiO2粉末添加到壳聚糖/聚乙烯醇反应溶液中,通过缩醛化反应制得含Ag/SiO2纳米颗粒的壳聚糖/聚乙烯醇海绵。检测材料的各项物理性能、表面形貌、细胞毒性、抗菌性能。 结果与结论:材料呈多孔结构,吸水率、透气性和保湿性良好,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材料孔隙率高、空隙致密均匀,孔径大小为0.1~1 mm;MTT法检测材料对小鼠成纤维细胞毒性显示无明显毒性,并且能促进该细胞的生长;材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铜绿假单胞菌、伤寒沙门菌均有良好的杀菌效果。以上结果显示材料不但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生物活性和抗菌性能,而且合成工艺简单,可作为创面敷料。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比较血清肌酐(SCr)和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对评价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 应用酶法测定274例接受单纯CABG治疗的患者SCr,eGFR采用简化的肾病膳食改良实验(MDRD)方程进行计算.分别用SCr和eGFR作为评价患者.肾功能的指标,同时将其分为肾功能正常(A)组和肾功能损害(B)组.结果 SCr-A和SCr-B组患者除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eGFR-A和eGFR-B组患者在年龄、性别、高血压、心功能分级、术后住院天数和术后加强治疗病房天数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eGFR与住院天数呈负相关(r=-0.183,P=0.002),术前SCr与住院天数无相关性(r=0.094,P=0.122).术前SCr与术后4年内发生的心脏事件的比值比(OR)为1.046[95%可信区间(CI)为1.030~1.063,P=0.001];术前eGFR与术后4年内的心脏事件的OR为0.953(95%CI为0.938~0.969,P=0.001).结论eGFR是替代SCr评估术前肾功能情况更良好的指标,可作为拟行CABG患者的危险分层和预后评定的有效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