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6篇
医药卫生   9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本文对北京、青岛及沈阳三市的1202名早孕妇女进行了原发性HCMV感染的临床调查,血清中特异性HCMV—IgM和IgA抗体的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分析了患病的风险因素;并采用辣根过氧化物酶复合物(PAP)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其胚胎绒毛中的HCMV,以便建立一种宫内感染诊断的方法。利用透射电镜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来验证此方法的可靠性,结果显示PAP法的阳性及阴性率与电镜观察的符合率为100%,与PCR法的符合率分别为97.0%与86.6%,实为一种敏感、经济、易行的宫内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82.
目的 观察染色体异常在中国东北地区不良孕产夫妇中的分布类型及其与不良孕产的关系.方法 对来自辽宁省生殖健康重点实验室的2158对不良孕产夫妇进行细胞遗传学分析,普通G显带方法分析细胞核型,必要时采用C或R显带方法.结果 在2158对不良孕产夫妇中发现染色体异常137例,异常率为3.17%.其中数目异常3例,结构畸变134例.结构畸变中分别为相互易位90例,罗迫逊易位34例,倒位9例,缺失1例,经中国医学细胞遗传学国家培训中心(湖南)鉴定,43例为国内外首次报道.染色体异态378例,异态率8.76%.结论 在中国不良孕产夫妇中发生的染色体异常主要是染色体结构畸变,异常类型复杂、多样,其中染色体相互易位和罗迫逊易位所占比例最大,并呈现出随着流产次数的增加染色体异常率也增加的趋势.同时,染色体异态在不良孕产夫妇中发生率较高.细胞遗传学分析是不良孕产夫妇病因诊断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3.
目的 观察染色体异常在中国东北地区不良孕产夫妇中的分布类型及其与不良孕产的关系.方法 对来自辽宁省生殖健康重点实验室的2158对不良孕产夫妇进行细胞遗传学分析,普通G显带方法分析细胞核型,必要时采用C或R显带方法.结果 在2158对不良孕产夫妇中发现染色体异常137例,异常率为3.17%.其中数目异常3例,结构畸变134例.结构畸变中分别为相互易位90例,罗迫逊易位34例,倒位9例,缺失1例,经中国医学细胞遗传学国家培训中心(湖南)鉴定,43例为国内外首次报道.染色体异态378例,异态率8.76%.结论 在中国不良孕产夫妇中发生的染色体异常主要是染色体结构畸变,异常类型复杂、多样,其中染色体相互易位和罗迫逊易位所占比例最大,并呈现出随着流产次数的增加染色体异常率也增加的趋势.同时,染色体异态在不良孕产夫妇中发生率较高.细胞遗传学分析是不良孕产夫妇病因诊断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4.
患者 女,2 4岁,孕2产1,第1胎足月分娩,胎儿出生后因肺不张死亡。第2胎孕3月B超示胚胎无胎心,停止发育。患者孕期无患病及不良因素接触史,夫妇身体健康,智力正常,非近亲结婚。患者外周血细胞遗传学检查,核型为4 6 ,XX,t( 4 ;7)( 4 pter→4 q34∷7q11→7qter;7pter→7q11∷4 q34→4 qter) ,其丈夫核型正常。患者家族其它成员无不良孕产史,并拒绝接受染色体检查。讨论 染色体异常是导致自然流产、死胎的重要原因之一,平衡易位携带者因无遗传物质的明显缺失或重复,表型多正常,但其在形成配子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要进行配对分离,非同源染色体平…  相似文献   
85.
目的 观察染色体异常在中国东北地区不良孕产夫妇中的分布类型及其与不良孕产的关系.方法 对来自辽宁省生殖健康重点实验室的2158对不良孕产夫妇进行细胞遗传学分析,普通G显带方法分析细胞核型,必要时采用C或R显带方法.结果 在2158对不良孕产夫妇中发现染色体异常137例,异常率为3.17%.其中数目异常3例,结构畸变134例.结构畸变中分别为相互易位90例,罗迫逊易位34例,倒位9例,缺失1例,经中国医学细胞遗传学国家培训中心(湖南)鉴定,43例为国内外首次报道.染色体异态378例,异态率8.76%.结论 在中国不良孕产夫妇中发生的染色体异常主要是染色体结构畸变,异常类型复杂、多样,其中染色体相互易位和罗迫逊易位所占比例最大,并呈现出随着流产次数的增加染色体异常率也增加的趋势.同时,染色体异态在不良孕产夫妇中发生率较高.细胞遗传学分析是不良孕产夫妇病因诊断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探索应用人类淋巴母细胞建株方法,将珍贵的染色体异常类型的生物标本资源永久保存。方法 通过EB病毒转化外周血淋巴细胞建立永生淋巴母细胞的方法,将临床患有流产、死胎、出生缺陷、死产、不良妊娠和不育、先天畸形等患者中罕见类型的染色体异常个体的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成永生细胞系。 结果 通过本实验研究,得到人类染色体异常个体的完整临床资料和异常核型与其相关的表型效应关系,建立对其深入研究的资源平台。结论 本研究将这些罕见的人类染色体异常核型通过转化外周血B淋巴母细胞方法,建立一种能连续分裂永生细胞系,长期保存人类染色体异常个体的生物资源,处于国内外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87.
自1995年以来,我们在1700例生殖异常患者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中,发现126例异常核型,检出率为7.41%,其中4种经湖南医科大学医学细胞遗传学国家培训中心鉴定,为世界首次报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8.
70年代初,某县为改善山区面貌,抽调一批农民成立一支民工队,专门开凿隧道,80年代初,该民工队解散回家务农。1986年后该民工队陆续发现了一批矽肺病人,为探讨其晚发矽肺的发生与发展,特对其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该民工队310人,截止1997年12月共发现Ⅰ期矽肺5例,Ⅱ期矽肺10例,Ⅲ期矽肺14例,其中3例Ⅲ期矽肺患者已死亡。患病率为9.35%,病死率为10.34%。29例矽肺病人平均发病年龄为(37.79±4.46)岁,平均接尘工龄为(5.18±1.80)年,Ⅰ期晋级Ⅱ期的,平均晋级年限为(2.48±0.88)年,Ⅱ期晋级Ⅲ期的,平均晋级年限为(2.35±1.43)年。3例死亡病人死亡年…  相似文献   
89.
目的 观察染色体异常在中国东北地区不良孕产夫妇中的分布类型及其与不良孕产的关系。方法 对来自辽宁省生殖健康重点实验室的2158对不良孕产夫妇进行细胞遗传学分析,普通G显带方法分析细胞核型,必要时采用C或R显带方法。结果 在2158对不良孕产夫妇中发现染色体异常137例,异常率为3.17%。其中数目异常3例,结构畸变134例。结构畸变中分别为相互易位90例,罗伯逊易位34例,倒位9例,缺失1例,经中国医学细胞遗传学国家培训中心(湖南)鉴定,43例为国内外首次报道。染色体异态378例,异态率8.76%。结论 在中国不良孕产夫妇中发生的染色体异常主要是染色体结构畸变,异常类型复杂、多样,其中染色体相互易位和罗伯逊易位所占比例最大,并呈现出随着流产次数的增加染色体异常率也增加的趋势。同时,染色体异态在不良孕产夫妇中发生率较高。细胞遗传学分析是不良孕产夫妇病因诊断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0.
通过观察α-苦瓜籽蛋白对体外培养的人胚泡滋养层细胞形态、HCG分泌功能的影响,以及对人蜕膜细胞形态改变,探讨了α-苦瓜籽蛋白抗早孕的细胞学作用机理。0.13,0.50,2.00,8.00 μg/mlα-苦瓜籽蛋白对滋养层细胞形态有不同程度的损伤,时间越长、浓度越大则损伤越重;滋养层细胞分泌HCG功能受到明显抑制,同时对蜕膜细胞也有一定的毒性作用。实验证明:α-苦瓜籽蛋白具有直接损伤滋养层细胞以及毒害蜕膜细胞而达到抗早孕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