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1篇
医药卫生   6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了对麻风的诊断、分型、疗效判断、复发、监测工作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对常规皮肤涂片查菌的质量控制更为重要。现将我院及防治片区4市31县(区)的麻风涂片查菌质量控制措施及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2.
43.
目的探讨内源性β-葡萄糖醛酸酶(β-glucuronidase,β-G)与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的关系。方法采用改良的Fishman方法测定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胆汁及肝组织中内源性β-葡萄糖醛酸酶的活性。结果(1)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结石侧胆管胆汁内源性β-G的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非结石侧胆管胆汁内源性β-G的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左肝结石患者的胆汁内源性β-G的活性左侧明显高于右侧,右肝结石患者的胆汁内源性β-G的活性右侧明显高于左侧,而左右肝同时有结石的患者左右侧胆汁内源性β-G的活性差别无统计学意义。(3)左肝结石患者的肝组织内源性β-G的活性左侧明显高于右侧,右肝结石患者的肝组织内源性β-G的活性右侧明显高于左侧,而左右肝同时有结石的患者左右侧肝组织内源性β-G的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内源性β-G也可能参与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的成石过程。  相似文献   
44.
内源性β-葡萄糖醛酸酶与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内源性β葡萄糖醛酸酶(β-glucuronidase,β-G)与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的关系。方法 采用改良的Fishman方法测定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胆汁及肝组织中内源性β-葡萄糖醛酸酶的活性。结果 (1)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结石侧胆管胆汁内源性β-G的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非结石侧胆管胆汁内源性β-G的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左肝结石患者的胆汁内源性β-G的活性左侧明显高于右侧,右肝结石患者的胆汁内源性β-G的活性右侧明显高于左侧,而左右肝同时有结石的患者左右侧胆汁内源性β-G的活性差别无统计学意义。(3)左肝结石患者的肝组织内源性β-G的活性左侧明显高于右侧,右肝结石患者的肝组织内源性β-G的活性右侧明显高于左侧,而左右肝同时有结石的患者左右侧肝组织内源性β-G的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内源性β-G也可能参与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的成石过程。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掌握甘肃省康县麻风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60年的防治效果,从而为制订麻风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并指导陇南市各县(区)"十二五"期间的麻风病防治工作。方法收集历年康县麻风病防治资料,采用回顾性调查和现场抽查的方法,按年段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从1950年开始麻风病防治工作,至2009年底,共发现麻风病人463例,现尚有6例现症病人接受联合化疗(MDT)方案;发病率由最高年段1960~1964年均15.87/10万降至2005~2009年均的0.20/10万;发现率由最高年段1955~1959年均17.94/10万降至2000~2004年均0.50/10万;患病率由最高年段1965~1969年均13.00/万降至2005~2009年均0.25/万。从1991年后未发现14岁以下儿童发病,现病人的乡(镇)、村从28个乡251个村降至5个乡5个村,减少了98.01%。结论康县的麻风病防治效果显著,已从高流行区降为低流行区,近20年发现病人的方式已从主动发现变为被动发现为主。以往大规模的普查和线索调查发现病人的方法,已不适应低流行状态下麻风病防治的现状,应探讨自报、基层卫生保健网报病和综合医院皮肤科及其他医疗服务窗口发现病人的方式,提高早期发现率。对病人家属及接触者和治愈者的监测是低流行时期麻风防治工作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46.
为了评价铅对胎儿期的影响,于1987~1989年对本市蓄电池厂16名接铅孕妇进行了观察。并选择同年龄32名非接铅孕妇作对照。 采样与方法 采取孕妇分娩前的静脉血及产后的脐带血、胎盘及其30天内、7~12个月的乳汁,一律用示波极谱仪检测铅的含量。  相似文献   
47.
叶早群  张超学  韩文秀 《安徽医学》2012,33(8):1063-1065
目的分析肝静脉频谱减振指数(DI)与门静脉压力间的相关性。方法对46例乙肝患者行肝静脉频谱减振指数测定,术中测量游离门静脉压力(FPP),分析DI与FPP相关性。结果门静脉高压组DI显著高于非门静脉高压组(0.68±0.11 vs0.48±0.07,P0.001)。DI与FPP呈线性相关,相关系数r=0.84,P0.001。结论 DI在无创评估门静脉压力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8.
韩文秀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4):4429-4430
目的:了解活跃期持续胎心监护对胎儿窘迫的预测价值。方法:对孕周34周~44周单胎头位试产者312例,肛查宫口开大3cm,即行持续胎心监护,对监护图进行分析、评定及处理异常情况。结果:活跃期持续胎心监护,对高危妊娠意义更大,胎心监护正常者,胎儿窘迫发生率很低,胎心监护异常者还存在着一定的假阳性,并不一定都存在胎儿窘迫,预测率约60%~75%。结论:单靠胎心监护异常,即诊断胎儿窘迫,势必增加剖宫产及阴道助产几率,还需结合临床及其他监测方法,全面分析,准确判断,以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49.
胃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致死率在肿瘤中高居第二,手术切除被认为是根治的方法,但是手术风险较大,所以如何提高围手术期的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快速康复外科(FTS)的围手术期理念被提出后逐渐被应用到外科手术当中,对于提高病人手术后的恢复过程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其理念在胃癌手术中的应用却依然存在着争议,该文结合最新的临床实验,对其有效性和安全性进一步讨论和总结.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讨胃癌病人术前血清前白蛋白(PA)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30例胃癌病人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通过χ2检验比较低PA组与正常组胃癌病人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Kaplan-Meier生存曲线计算胃癌病人5年生存率,通过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水平PA病人5年生存率的差异,并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胃癌病人预后的因素.结果 PA与胃癌病人的性别、肿瘤部位及分化程度的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病人的年龄、癌灶的直径及TNM分期的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分析显示低PA组的胃癌病人5年累积生存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术前PA、肿瘤大小、肿瘤分化程度和TNM分期与胃癌病人总生存率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低PA、分化程度及肿瘤TNM分期是病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术前PA是胃癌病人预后独立影响因素,低水平PA的胃癌病人的生存期较正常病人显著缩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