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10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51.
本研究基于中医诊疗特点和中医临床指南特点,以《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诊疗指南》为例构建中医/中西医临床指南知识图谱,进一步检验知识图谱技术应用于中医/中西医指南领域的可操作性和合理性.构建流程主要包括:根据概念层及数据层设计,从指南中抽取实体与关系、整理成实体库与三元组关系库进行知识导入、利用Neo4j进行知识存储,并...  相似文献   
52.
[目的]对国内护生循证护理调查类文献进行系统分析,探明我国护生对该理念的认知、态度及开展循证护理的影响因素等.从而为提高循证护理认知及实践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系统评价的原则制定检索策略,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以及其他网络资源,收集和整理国内2001年1月-2012年8月有关循证护理的调查类文献,并且根据文献的发表时间、问卷类型及调查内容等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有关护生循证护理调查类文献18篇,国内护生对循证护理的认知程度偏低,但学习态度积极。存在的问题集中于对循证护理认识不足、观念未改变、缺乏行政帮助及相关能力不足等方面。[结论]随着循证护理教育的逐步推广,相关机构和人员应重视循证护理教育。  相似文献   
53.
目的:通过文献回顾,分析中医护理技术临床应用的现状,拟定干预对策,促进其进一步的推广和发展。方法经计算机检索CNKI、CBM、VIP、万方数据库,收集和整理2000年1月-2012年12月有关中医护理操作类调查文献258篇,根据文献调研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根据检索标准对文献进行分析整理,最终纳入调查类文献11篇,分析结果显示: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开展百分率超过50%的项目较少,且各医院情况不尽相同;护理人员对中医护理技术的掌握情况也不能与西医护理技术相比;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中存在因人力资源紧缺、缺乏相应中医护理操作医嘱、护理人员对其态度积极性较低等诸多问题。结论尽管中医护理技术以其直观安全、收费低廉、创伤小等优点被国内外医患广泛接受,但其目前临床开展情况、护理人员的掌握情况都阻碍了其发展。提示在响应国家号召基础之上,教育培训相关护理人员使其专业化、补充足够的人力完成中医特色护理。  相似文献   
54.
目的开发临床实践指南的实施性评价工具并进行验证评价,以促进对指南的全面评价进而提高指南的推广与实施。方法课题组成立指南实施性评价工具制订小组,通过前期调研、访谈及相关文献的系统评价、两次专家共识会议,初步建立了指南实施性评价工具;再通过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进一步判断该工具不同领域和条目的合理性;最终对指南实施性评价工具的表面效度和内容效度进行验证评价。结果最终确定的指南实施性评价工具包括可及性、沟通性、可执行性、易识别性和应用性5个领域,共计7个条目。两次德尔菲咨询的S-CVI值分别为0.91和0.93。按照均数<3.5,变异系数>15%且I-CVI<0.78的评价标准,两次咨询后不进行条目的删减,仅对工具内容进行适当修改。结论本研究建立了由临床相关专业医生和指南制订方法学专家共同担任评价者的指南实施性评价工具,为评价指南实施性提供标准和方法。本指南实施性评价工具的表面效度和内容效度均较好。我们将对这一工具的适用性进行下一步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55.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药证据质量及推荐意见分级体系。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NKI、WanFang Data和VIP数据库,搜集有关中医药证据质量与推荐意见分级标准的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1年6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后,采用定性分析方法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共纳入18个研究。其中8个同时关注证据质量及推荐等级的制订,9个仅关注证据质量等级的制订,1个仅关注推荐等级的制订。13个研究同时考虑了传统中医证据和现代医学证据来源,3个仅纳入古籍文献证据,1个仅关注中药上市后安全性评价,1个仅关注中医药真实世界研究。结论当前中医药相关的证据质量与推荐意见分级标准较多,有的仅针对中医特色证据,有的与现代医学证据一同探讨。大部分中医证据质量与推荐意见分级体系研究者希望充分重视古籍文献及专家经验对证据质量和推荐意见分级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6.
目的:评价中国护理领域临床践指南的质量。方法:由2名研究人员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包括PubMed、CINAHL、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摘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WanFang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及相关网站,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9年7月31日,采用中国临床实践指南评价体系(AGREE-China)、RIGHT清单及指南实施性评价工具(GLIA2.0)对纳入指南进行质量评价。结果:共纳入20篇指南,AGREE-China平均得分为(71.71±13.16)分;RIGHT清单条目报告率在0和100.0%之间;实施性评价结果中单篇指南符合率最高为100.0%,最低为60.0%。结论:中国护理临床实践指南的总体质量较好,但在有效性/安全性、自主与利益冲突类型等方面的报告仍较为欠缺。  相似文献   
57.
指南发布前的外部评审是指南制订中的重要过程,对于保证指南制订的严密性具有重要作用。外部评审(即外审)的主要目的是评估推荐意见的准确性、可行性、明晰性和适用性。本文以现有指南手册为依据,系统阐述指南发布前外审的必要性,并详细介绍外审的方法学,包括其概念、对象、流程等信息,希望能为指南制订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8.
自2011年美国医学研究所公布临床实践指南(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CPGs)新定义之后,近年来是临床实践指南走向高质量、高标准化的关键时期。国内学者陆续发表关于临床实践指南制订的方法学的系列文章,并逐步注重临床实践指南的转化。本研究着重从指南实施的现状、内涵、关键步骤等进行分析,希望为临床医疗质量改进实践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9.
临床实践指南存在的意义在于它的实施性。但目前指南的实施情况不容乐观,指南对临床诊疗标准化及患者结局的有利结果并未完全体现。指南制订者及指南使用者均应关注指南实施方法。本文对指南手册中的实施策略及指南实施理论与实践现状进行信息综合,为指南制订者和临床实践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0.
AMSTAR 2是在第一版的基础上最新研发的系统评价方法学质量评价工具,具有较好的评价者间一致性和实用性。AMSTAR 2的适应范围包括基于随机对照研究或非随机干预研究或两者都有的系统评价,共含16个条目,其中7个条目为关键条目,系统评价的总体质量即对总的评价结果进行分级。本文就AMSTAR 2的基本情况、评价条目和评价标准等进行解读,以期为国内的用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