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57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评估江苏省艾滋病疫情流行情况,用EPP模型估计及预测艾滋病疫情,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依据江苏省艾滋病病例报告、哨点监测、专题调查等获得的数据,参考有关资料,运用EPP模型对江苏省疫情进行估计和预测。结果经模型估计江苏省首例HIV感染者出现在1987年,至2009年现存活的HIV/AIDS为12099例,总人群的感染率为0.02%。结论这是EPP模型初次运用于我国单个省份,结果显示目前江苏省处于艾滋病低流行阶段,但流行形式不容乐观,性接触传播所占的比例逐年升高。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协同护理干预对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本科室2016年1月~2017年12月间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80例,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传统基础护理)和协同组(n=40,协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结果:协同组干预3个月后运动、饮食、用药、透析治疗依从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协同组生活质量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协同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3.
报道米诺环素治疗角层下脓疱病1例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患者,女,14岁,臀部、腹股沟、双下肢屈侧反复出现红斑、脓疱6年,加重半月。组织病理学表现为角质层下脓疱,疱内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免疫荧光示表皮细胞间及基底膜IgG、IgA、IgM、C3阴性。结合临床表现及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角层下脓疱病。给予口服米诺环素,外用地奈德乳膏治疗,1个月后皮损消退,维持治疗2个月,随访6个月,未复发。  相似文献   
34.
连体双胎婴儿是一种罕见的妊娠现象,其发病率为出生儿的1/5万~1/10万,其中臀部连体约占18.8%[1].我院2007年收治1例腰骶部连体婴儿,并成功对其进行手术.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5.
36.
目的:观察当归芍药散合槐花散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活动期大肠湿热证及对脑肠肽神经递质和炎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共纳入130例随机按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1. 0 g/次,3次/d;重度患者给予醋酸泼尼松片,0. 75 mg·kg~(-1)·d~(-1),分次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当归芍药散合槐花散加减内服,1剂/d。两组疗程均为连续治疗4周。进行治疗前后症状评分,Mayo评分、结肠黏膜评分和炎症性肠病问卷(IBDQ)评分;对于进入缓解期的患者进行6个月的随访,记录复发情况;检测治疗前后血管活性肠肽(VIP),P物质(SP),生长抑素(SS),白细胞介素-1(IL-1),IL-6,IL-4和IL-10。结果:经4周的治疗,观察组临床缓解率为93. 22%,优于对照组的80. 7%(χ~2=4. 035,P 0. 05);观察组患者各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 01);观察组患者Mayo评分和结肠黏膜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 01);观察组患者IBDQ量表各个维度评分和IBDQ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 0. 01);对临床缓解患者进行6个月随访,观察组复发率为18. 18%,低于对照组的36. 96%(χ2=4. 509,P 0. 05),且复发时间长于对照组(P 0. 01);观察组患者血清IL-1,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 01),IL-4,IL-10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 01);观察组患者血浆VIP和SS均高于对照组(P 0. 01),SP水平低于对照组(P 0. 01)。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当归芍药散合槐花散加减治疗UC(大肠湿热证)活动期患者,近期可控制疾病活动,促进结肠黏膜修复,远期可推迟复发,降低复发率,并可调节脑肠肽神经递质和促炎/抑炎细胞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经皮内镜胃造瘘术(P E G)的临床应用、操作技巧及并发症.方法 对3例颅脑疾病无法经口饮食的患者行PEG.结果 3例患者均获成功,术后顺利进行肠内营养,所有患者营养状况改善,其中1例患者经管饲1个月后营养状态改善拔管,改为经口饮食,1例术后近期伤口少许渗血,造瘘口周围肉芽组织增生,1例局部皮肤感染及炎症反应,经调整造瘘管固定片松紧,加强换药后,皮肤炎症减退,未发生重要并发症.结论 PEG是目前较为完善和成熟的微创技术,作为需长期肠内营养的一种新治疗方法,随着操作方法、操作技术的改进及对并发症的认识,P E G的适应证进一步扩大,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医疗费用低.  相似文献   
38.
39.
目的通过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测分析颅外段颈内动脉(ICA)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与颅内段狭窄或闭塞性病变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外科因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住院的患者。入院后常规行颈动脉CDFI检查,经DSA证实为单侧颅内段ICA狭窄或闭塞患者共288例,并根据病变程度将患者分为<70%狭窄组(136例)、70%~99%狭窄组(86例)、闭塞组(66例)3组;选择同期DSA证实无颅内段ICA病变的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者为对照组(122例)。比较4组间颅外段ICA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期末流速(EDV)、血管阻力指数(RI)的差异性,分析4组间颅外段ICA CDFI频谱特征。结果410例患者检测结果分析显示:(1)ICA颅内段70%~99%狭窄组、闭塞组患者的脑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70%狭窄组、对照组[分别为73.3%(63/86)、95.5%(63/66)、31.6%(43/136)、26.2%(32/122);均P<0.01]。(2)ICA颅内段70%~99%狭窄组和闭塞组患者的患侧ICA颅外段PSV、EDV明显低于<70%狭窄组[PSV:(41±14)、(40±13)cm/s比(86±15)cm/s;EDV(13±7)、(10±4)cm/s比(33±8)cm/s],而RI值明显升高[(0.69±0.12)、(0.77±0.05)比(0.62±0.06)],闭塞组患者ICA颅外段EDV明显低于70%~99%狭窄组,RI明显高于70%~99%狭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70%~99%狭窄组和闭塞组颅外段ICA CDFI血流频谱呈现低速高阻力性血流改变特征,闭塞组患侧ICA颅外段表现为舒张期血流消失者占1.5%(1/66例),舒张期血流方向逆转者占48.5%(32/66)。结论ICA颅内段70%~99%狭窄或闭塞时,颅外段ICA CDFI频谱特征呈现低速高阻力性血流动力学改变。ICA颅外段出现“振荡”频谱时,高度提示ICA颅内段闭塞。  相似文献   
40.
<正>李斯特菌又名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是一种人畜共患的致病菌,主要以食物为传染媒介,是最致命的食源性病原体之一。人感染后主要表现为败血症、脑膜炎、脑炎以及自发性流产、死胎,甚至导致死亡[1],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报道较多,曾多次引起食源性暴发流行,新生儿发病率接近0.052%[2]。新生儿发病率低,病死率较高,容易引起误诊,新生儿感染多经宫内传播,是新生儿期较为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初期表现为败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