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3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41.
三、亟待开发的药用植物资源秘鲁各大学、研究机构开展草药的研究其深度、广度和水平不一。位于利马的Cayetano Heredia大学以研究医学著称,该校药理学研究室对草药药理作了较深入的研究。在样品研究以前要收集大量的民间信息,如民族植物学、民间医学或在农村实习同学带回的信息等。收集的植物样品必须经植物学家正确鉴定后方得进行成分提取和药理试验等。该研究室研究的重点是筛选治疗创伤、止血和促进伤口愈合的草药并进行其药理机制的研究。例如他们了解到安第斯山区的人用大戟科植物麻风树 Jatropha cureas的乳汁医治创伤,现在他们的药理试验也证实这是一种很有  相似文献   
42.
 目的: 采用凝血酶激活新生大鼠神经胶质细胞,观察罗格列酮预处理对小胶质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PPARγ)、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及血红素加氧酶-1(HO-1)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新生SD大鼠的脑组织,体外培养原代小胶质细胞14 d左右分离收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凝血酶刺激组、罗格列酮干预组(罗格列酮+凝血酶组)和维甲酸干预组(维甲酸+凝血酶组)进行实验。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染色、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PPARγ、Nrf2和HO-1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免疫组化染色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刺激组、罗格列酮+凝血酶组及维甲酸+凝血酶组的PPARγ、Nrf2和HO-1染色细胞数均增多。Real-time PCR结果显示罗格列酮+凝血酶组PPARγ、Nrf2及HO-1的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刺激组、对照组及维甲酸+凝血酶组(P<0.01),维甲酸+凝血酶组Nrf2及HO-1的mRNA表达均较刺激组和罗格列酮+凝血酶组降低(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罗格列酮+凝血酶组PPARγ、Nrf2及HO-1的蛋白表达也明显高于刺激组、对照组及维甲酸+凝血酶组(P<0.01),维甲酸+凝血酶组Nrf2及HO-1的蛋白表达均较刺激组和罗格列酮+凝血酶组降低(P<0.01)。结论: 罗格列酮预处理后可增加凝血酶激活的小胶质细胞PPARγ、Nrf2及HO-1的表达,通过维甲酸预处理抑制Nrf2的表达后,其下游基因HO-1表达也受影响,说明PPARγ抗氧化作用可能是通过Nrf2调控下游基因实现的。  相似文献   
43.
通过对古医籍及近年临床和实验研究有关针刺留针时间相关文献的归纳、解析、总结,发现留针时间的长短对针刺效应具有直接、重要的影响,疾病治疗存在最佳留针时间。留针虽被历代医家所重视,现代相关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也证实并发展了古人对留针的认识。但在现行留针时间的研究中,具体的留针时间仍然存在不一致性。今后应进一步开展规范的科研工作,寻求高认可度、客观的最佳留针时间。应以疾病为基础,兼顾因病、因时、因人、因经脉腧穴确定针刺留针时间。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比较局部晚期胰腺癌放疗中三维适形放疗(3 D-CRT)与调强放疗(IMRT)技术的剂量学差异,观察IMRT联合吉西他滨局部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0例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的CT定位图像,分别设计3D-CRT和IMRT计划,利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评价2种治疗计划的剂量.回顾性收集2008年5月至2010年5月符合入组标准的25例接受IMRT联合吉西他滨局部介入治疗的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联合治疗组),选择同时期入院的仅接受吉西他滨局部介入治疗的25例晚期胰腺癌患者(单化组)做对比研究,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IMRT计划中十二指肠、肝脏、胃、双肾、小肠的平均剂量及高剂量区照射体积明显低于3D-CRT计划.联合治疗组与单化组1、2年生存率分别为60%、28%和36%、12%,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5个月和10个月(x2 =4.16,P<0.05),有效率分别为64%和32%(x2 =5.13,P<0.05).联合治疗组上消化道反应发生率高于单化组(Z=-2.35,P<0.05),而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害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三维适形放疗相比,调强放疗在保证靶区高剂量的情况下降低危及器官的剂量,联合吉西他滨局部化疗可显著提高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延长的中位生存时间,且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308 nm准分子光联合0.03%他克莫司软膏治疗面部白癜风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面部白癜风患者129例,按就诊顺序分为3组,A组为试验组,43例患者采用308 nm准分子光联合0.03%他克莫司软膏治疗;B组为对照1组,43例患者单用308 nm准分子光治疗;C组为对照2组,43例患者单用0.03%他克莫司软膏外用治疗,疗程均为12周或治疗至皮损完全复色。结果 A组、B组、C组的显效率分别为73.80%、47.61%、17.07%,A组与B组和C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308 nm准分子光联合0.03%他克莫司软膏治疗面部白癜风疗效好、不良反应少,显效率明显高于单独治疗。  相似文献   
46.
闭合手法复位经皮钢板固定治疗股骨髁上骨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研究闭合手法复位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髁上骨折的手法手术联合技术和临床疗效。方法:自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纳入观察范围的病例为39例,男24例,女15例;年龄19~81岁,平均47岁。其中根据AO分型:A1型14例,A2型16例,A3型9例。术中主要选用股骨远段解剖板26例,解剖锁定板13例。采用正骨手法和MIPPO技术对上述病例治疗,并行随访和功能评价。结果:随访时间12~24个月,所有患者达到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4个月(3~10个月)。按Kolmert等股骨远端骨折功能评估系统评价:优28例,良10例,中1例。结论:在正确掌握手术技术的前提下,充分运用闭合正骨手法复位的技巧,熟悉解剖钢板的几何形态,能在微创下完成钢板治疗股骨髁上骨折的复位固定,并能够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膜诱导技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42例胫骨感染性骨缺损的患者.其中男33例,女9例,年龄17~64岁,平均年龄(41.4±13.9)岁.根据Cierny-Mader分型,Ⅲ型11例,Ⅳ型31例.治疗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清创并植入抗生素骨水泥诱导...  相似文献   
48.
低质量的睡眠状态、恶劣的主观感受以及较强的日间残留效应是失眠症的三大主要症状。脾胃是人体气血生化之源,是人体气机升降枢纽。脾胃与失眠症密切相关,脾胃健运失司则睡卧不宁,脾胃升降失职则情志不舒,脾胃功能失常则神疲乏力。针灸临证应重用脾经、胃经腧穴调理脾胃功能治疗失眠症。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Masquelet技术结合小腿皮瓣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伴广泛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9年6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骨科采用Masquelet技术结合小腿皮瓣治疗的23例胫骨感染性骨缺损伴有广泛胫前软组织缺损患者资料。其中男15例,女8例;年龄18~59岁(平均38.4岁...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讨等速运动锻炼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注射液在脑梗死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自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102例脑梗死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1例。在常规干预基础上,常规组采取等速运动锻炼,观察组于常规组基础上采取鼠神经生长因子注射液,两组均干预4周。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4周后运动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及平衡功能(Berg平衡量表),肌张力(MAS)及10 m最大步行速度(MWS),肩关节屈、伸峰力矩(PT),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MBI)]及起立-行走[“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测试结果。结果 干预4周后,观察组的FMA、Berg平衡量表分值及MBI高于常规组,MWS及肩关节屈、伸PT改善幅度大于常规组,TUGT少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采取等速运动锻炼及鼠神经生长因子注射液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实施干预,可有效改善其肢体功能及平衡能力,增加肩关节屈、伸PT,恢复其行走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