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34篇
  免费   236篇
  国内免费   118篇
医药卫生   4488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107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185篇
  2013年   221篇
  2012年   227篇
  2011年   245篇
  2010年   239篇
  2009年   201篇
  2008年   227篇
  2007年   198篇
  2006年   217篇
  2005年   204篇
  2004年   207篇
  2003年   175篇
  2002年   164篇
  2001年   141篇
  2000年   113篇
  1999年   103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63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4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4篇
  1965年   5篇
  1964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为探讨胆囊癌的超声表现,回顾分析3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胆囊癌超声图像特征,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胆囊癌36例,男7例,女29例。年龄32~88岁,平均56.3岁。临床表现:反复右上腹及上腹部不适或疼痛28例,发热、黄疸10例,消瘦伴腹水l例。其中伴胆囊炎、胆结石者21例(58.3%)。利用美国Rtfino、LOGIQ200、东芝Justvi-sion400型超声显像仪,探头频率4MHz、3.5MHz。按常规扫查,仔细多角度的观察胆囊形态,胆囊腔、胆囊壁及肝门部、肝区的回声变化。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胆囊癌。2结果2.136例胆囊癌中,超声检出28例(78%),其中26例诊断…  相似文献   
62.
磷酯酶C对家兔血小板聚集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7,他引:2  
目的 应用电镜研究磷酯酶C(phospholipaseC ,PLC)对家兔血小板聚集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以探讨用药后PLC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机制。方法 家兔颈动脉插管取血 ,制备PRP ,将其分为 4组 :①空白对照组 ;②生理盐水组 ;③ 0 5UPLC组 ;④ 2 5UPLC组。 2~ 4组分别用ADP诱导聚集 ,测出其聚集抑制率 ,各组分别制成超薄切片样品进行电镜观察、摄片。结果  0 5、2 5UPLC明显抑制血小板聚集反应 ,聚集抑制率分别为 86 0 3 %± 12 6%和 82 47%±5 49% ;0 5UPLC抑制血小板形成伪足 ,α颗粒和致密颗粒较多 ,OCS管腔较小 ,其超微结构较生理盐水组变化小 ;2 5UPLC处理血小板的形态结构和超微结构与空白对照组无差异 ,血小板呈圆形或椭圆形 ,边缘光滑 ,无伪足样突起 ,α颗粒、致密颗粒、OCS等正常分布于胞质中。结论 PLC明显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反应及其超微结构的改变 ,这可能是PLC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3.
同期同种异体肝肾联合移植中肾脏移植的处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同期肝肾联合移植中肾脏移植的处理原则及治疗体会。方法 术前对受进行泌尿系及全身检查,并进行严格的组织配型[血型、淋巴细胞毒试验(CDC)、混合淋巴细胞培养、群体反应性抗体(PRA)及HLA位点];采用器官联合切取方法切取肝、肾脏,后行分别修整,在肝移植成功后,在受生命体征平稳的条件下,在右(或左)侧髂窝处再移植肾脏;术后免疫抑制药物应用三联免疫抑制剂诱导免疫耐受激素、骁悉、环孢素A(CsA),1个月后快速将Pred及CsA减至同期常规剂量。结果 组织配型:血型B型供给B型1例,O型给O型、AB型各1例。CDC均小于10%,PRA均阴性;3例均采用肝肾分别移植,在开放血流后5分钟内有泌尿,1例术后开始每小时尿量在200-300ml,8小时后因失血量过多,有效循环差出现少尿、无尿,7天后死于移植肝无功能,另2例术后2天血肌酐降至正常,随访半年及10个月,目前移植肾功能均正常。结论 肝肾联合移植是治疗肝肾功能同时不全的途径之一,肝肾综合征是肝肾联合移植的适应证之一。肝肾联合移植最好在肝移植成功后,在生命体征平稳的前提下再行肾脏移植。肝肾联合移植后免疫抑制药物应用应少于单独肾移植的剂量。  相似文献   
64.
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 D,Cath-D)是四种蛋白水解酶之一,能直接溶解细胞外基质和基底膜,破坏宿主间质屏障,在肿瘤浸润转移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98例乳腺癌手术标本中Cath-D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旨在探讨其临床意义及预后.  相似文献   
65.
甘氨双唑钠对鼻咽癌放疗增敏作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9  
目的评价甘氨双唑钠对鼻咽癌放射增敏作用和毒副反应.方法 40例初诊经病理学确诊的鼻咽癌患者随机、双盲分为A组和B组.两组放射治疗方法、程式、剂量相同.破盲后证实A组为注射用甘氨双唑钠组,B组为安慰剂对照组.根据肿瘤退缩变化计算肿瘤部分缓解(PR)剂量和完全缓解(CR)剂量,每周检测血常规,每周检查肝肾功能、心电图,并按WHO毒性标准观察和评定毒副作用.结果 A组的鼻咽原发灶和颈淋巴转移灶CR率分别为90%(18/20)和85%(17/20),高于B组的75%(15/20)和60%(12/20)(P<0.05),而且A组达到PR和CR的剂量低于B组(P<0.05).鼻咽原发灶放射增敏比(SER)为5560.0/4322.2=1.29,颈淋巴转移灶SER为5150.0/4270.6=1.21.两组患者的主要毒副作用为黏膜、皮肤、血常规反应,差异无显著性,未发现神经系统毒性和心脏毒性.结论注射用甘氨双唑钠对鼻咽癌的放疗有肯定的放射增敏作用,未发现明显毒副反应,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长期疗效亦有待于追踪和观察.  相似文献   
66.
目的:充分利用中药钩藤的植物资源,测定并比较大叶钩藤Uncaria macrophylla Wall.的叶和钩茎中的表儿茶素含量。方法:利用RP-HPLC测定。结果:钩藤钩茎中含表儿茶素0.38%,叶中含0.82%。结论:大叶钩藤中含有较多的表儿茶素,叶中含量大于钩茎中含量。  相似文献   
67.
藿香正气软胶囊治疗口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临床应用藿香正气软胶囊治疗口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8.
目的通过对我院门诊三种主要的晚期癌痛镇痛药物盐酸哌替啶注射液(即度冷丁)、硫酸吗啡控释片(美施康定)及芬太尼透皮贴(多瑞吉)的处方调查,了解不同类型晚期癌痛镇痛药的应用情况及医生处方习惯,以供临床合理用药的参考。方法回顾性调查陕西省肿瘤医院2003年7月10日~2004年7月10日共12个月的门诊处方,包括上述三种药物的处方频度、剂量、患者的性别和年龄分布等情况。结果三种药物门诊处方量总数为1012张。三种药物分类总数量为:度冷丁注射液(100mg)412张共计845支;美施康定(10mg及30mg/片)338张共计678盒;多瑞吉(2.5mg/片)165张共计361片,多瑞吉(5mg/片)85张共计141片。以度冷丁的处方频度最高,多瑞吉的处方频度最低。患者性别三种药物问无显著差异,年龄方面有显著差异。结论门诊晚期癌痛镇痛药物的处方应根据患者的情况,依照三阶梯原则加以选择,临床医师应根据WHO制定的镇痛原则调整用药习惯。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游离PSA(FPSA)检测和全身骨显像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经临床确诊的前列腺癌患者,全部行血清PSA、FPSA测定,并作全身骨显像。结果:PSA〈4ng/ml在14例病人中,发生骨转移者7例,诊断阳性率为50%;PSA4ng/ml~20ng/ml共7例,发生骨转移者6例、诊断阳性率为87%;PSA〉20ng/ml组49例,发生骨转移45例,阳性率为92%。结论:PSA、FPSA检测结合全身骨显像,可尽早、全面地发现前列腺癌患者全身骨转移。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的非切除性辅助治疗方式。方法经皮肝胆管引流术(PTCD)22例(A组),其中12例放置金属内支架。胆-肠吻合术29例(B组)。两组对胆管炎、引流管相关问题、黄疸、住院时间、是否用抗生素、止痛药六个参数进行评价,对1个月内生存质量进行评估。结果A组4例PTCD黄疸消退不明显或黄疸复发,B组仅3例黄痘消退不满意。A、B两组生存质量评估显示与引流管相关问题尤为明显(40.8%),其中PTCD5例,出现引流管滑移或阻塞,12例金属内支架一次性置入成功。结论金属内支架置入术是辅助治疗非切除性肝门部胆管癌的有效方法,其生存质量高于PTC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