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1篇
医药卫生   440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探讨团队式的培训方法对提高病房护士基础生命支持急救技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12月在病房工作的81名护士作为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培训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在病房工作的90名护士作为实验组,给予团队式培训方法。比较两组护士BLS探查和启动EMSS时间、胸外心脏按压质量、人工通气有效性和抢救药物使用的考核分值。同时比较两个时间段内病房护士因患者发生非预期性心搏呼吸骤停呼叫"院内24 h生命救援队"和ROSC的例数占比。 结果实验组护士在BLS探查时间,EMSS启动时间,胸外心脏按压质量,人工通气和抢救用药方面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士呼叫"院内24 h生命救援队"的例数占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之间ROSC的例数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团队式的培训方法开展后,不但提高了病房护士基础生命支持急救技能正确性和实效性,而且降低了启动"院内24 h生命救援队"的频次。  相似文献   
62.
目的:分析及比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为制定急诊科疫情分级诊疗策略和应对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参考相关文献,针对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下南通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急诊科分级分诊进行相关探讨。结果:(1)发热、乏力和咳嗽是冠状病毒所致疾病的共同症状,COVID-19在早期症状可不典型;(2)动态观察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N/L)、C反应蛋白(CRP)/平均血小板体积、CRP和血沉,N/L比值是重症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3)关注胸膜下磨玻璃影的影像学征象,警惕早期肺肿瘤可能;(4)COVID-19核酸检测可与影像学结果不一致,做好实验室质控;(5)急诊预检分诊不应过分关注发热症状,有效的分级分层防控管理,尽快减少人员聚集。结论:急诊科的疫情防护不容懈怠,早期识别非发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降低漏诊及误诊病例。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医联体护理专业小组社区糖尿病个案管理模式效果。方法:组建护理专业小组社区糖尿病护理志愿服务队,每月随机选取医联体社区4~8名糖尿病患者接受6个月糖尿病个案管理干预和随访,观察干预效果。结果:109例社区糖尿病患者个案管理半年后空腹血糖、早餐后2小时血糖、焦虑抑郁、糖尿病依从性、药物依从性、糖尿病自护行为、糖尿病自我效能、糖尿病痛苦等指标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者生活质量评价8个维度提升13.27%~42.43%。结论:医联体护理专业小组行社区糖尿病个案管理模式可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血糖代谢及自我管理效果,带动社区护理人员糖尿病规范化管理,提高个案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64.
目的:研究在新形势下医院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新形式。方法:采取警院共建方式,实施治安防范网络工程,简称“六五三三”工程,即六项动态管理措施、五项工作机制、三支队伍、三套制度。结果:初步建成适合医院自身特点的防控体系,医患双方的自我保护及安全防范意识明显增强.治安案件呈明显下降趋势。结论:警院共建治安防范网络工程,是构筑医院防控体系和创建平安医院的有效形式。  相似文献   
65.
急诊抢救护理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环节之一,是临床护理值得探讨的领域。本文对7年中急诊抢救死亡病例进行分析,并探讨配合抢救工作的护理对策。1 材料和方法我院急诊室1991年1月~1997年12月急诊抢救的各种危重病人数为2849人,急诊抢救死亡(经抢救无效于24h内死亡)病人数为404人,病死率为142%。以危重病人抢救登记本为依据,诊断符合危重病人诊断标准。2 结 果21 死亡病人年龄分布特点年龄从出生后6h~95岁,其中60~80岁为最多,占438%,≤10岁为4例,≥90岁为4例,平均年龄为5883±1744岁,男∶女=15∶1。22 死亡病种构成特点,见表1、…  相似文献   
66.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灌肠配合离子导入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对照组80例。治疗组用中药内服灌肠配合离子导入治疗;对照组用青霉素加入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同时联合静脉滴注甲硝唑。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2%,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药内服灌肠配合离子导入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7.
超声在浅表淋巴结病变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的 :探讨超声在正常淋巴结和良、恶性肿大淋巴结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 30例正常人 12 0个浅表淋巴结、 71例 2 39个良性肿大淋巴结及 79例 2 11个恶性肿大淋巴结的 L / S比值、内部回声、CDFI、DPI表现及 PWD频谱特征。结果 :正常淋巴结和良、恶性肿大淋巴结三组 L / S比值分别为 3.14± 0 .2 1、1.94± 0 .2 2、 1.46± 0 .2 7。髓质动脉干 Vmax分别为 ( 8.0± 1.7) cm/ s、 ( 18.4± 5 .7) cm/ s、 ( 2 9.7± 13.6 ) cm/ s。RI分别为 0 .5 4± 0 .0 5、 0 .6 4± 0 .0 8、 0 .70± 0 .0 8。三项指标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5 )。良性肿大淋巴结内部回声多呈髓质增宽、增强 ,皮质相对变狭 ,恶性肿大淋巴结内部回声则反之。 CDFI示良性肿大淋巴结内血流多呈较丰富、较规则的树枝状分布 ,而恶性肿大淋巴结内血流则多呈不规则紊乱血流信号。DPI均比 CDFI显示更为敏感。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肿大淋巴结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具有较大意义 ,可作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68.
目的:利用自主开发的动脉血气分析软件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酸碱失衡的特点。方法:利用血气分析软件分析92例COPD患者424例次的动脉血气及同步测定K 、Na 、Cl-、HCO-3的检查结果,判断其酸碱失衡的特点及酸碱失衡与呼吸衰竭类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①92例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入院时存在8种酸碱失衡类型,以呼吸性酸中毒(respiratoryacidosis,RAC)为基本类型的酸碱失衡占90.2%,其中RAC 代谢性酸中毒(metabolicacidosis,MAC)、RAC、RAC 阴离子间隙(aniongap,AG)增高性MAC居前3位;②住院期间424例次的检测,存在11种酸碱失衡类型;③以RAC为基本紊乱类型的369例中Ⅱ型呼吸衰竭(呼衰)为355例,占96.2%。Ⅰ型呼衰为10例,占2.7%。Ⅱ型呼衰患者中,RAC MAC为164例次,RAC为120例次,两者占总数的80%。结论:该软件具有快速、准确、界面友好、操作方便等特点,提高了二重和三重酸碱失衡判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9.
目的:观察半夏厚朴汤加味对抑郁模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抗抑郁机制。方法:通过强迫游泳的方法建立小鼠的应激抑郁模型,采用碳廓清实验计算廓清指数(K),并取胸腺进行淋巴细胞体外培养,用MTT法测定胸腺淋巴细胞增值率。结果:抑郁模型小鼠的碳廓清指数减小,淋巴细胞增殖率降低,免疫功能明显受到抑制;半夏厚朴汤可使抑郁模型小鼠受抑制的免疫功能得到改善,与临床常用盐酸氟西汀无显著差别。结论:半夏厚朴汤加味可逆转抑郁模型小鼠免疫功能的抑制状态,其抗抑郁作用的机理可能与此相关。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