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篇
  免费   19篇
医药卫生   3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0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分析湖南省孕产妇死亡情况及原因,探讨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可行性干预措施. 方法 对2007-2011年湖南省孕产妇死亡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1.孕产妇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从2007年的35.33/10万下降为2011年的18.75/10万.2.死因构成以直接产科因素为主,间接产科因素比例逐年增大,产科出血为首位死因.3.死亡孕产妇多为高龄、低学历、低收入的农村妇女.4.死亡孕产妇分娩地点及死亡地点均有向县市级及以上医院转移趋势. 结论 加强产科及保健人员专业培训、注重高危孕产妇筛查、加强健康宣传教育、提高住院分娩率及加强县级产科急救中心的建设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2.
目的了解宝鸡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探讨针对性的防控对策。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宝鸡市2004—2011年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4—2011年宝鸡市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10 032例,年均发病率为33.29/10万,2005年和2008—2009年出现2个发病高峰年。年均报告发病率山区县为58.70/10万(2 979/5 074 682),平原县为28.16/10万(7 053/25 042 0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病年龄以15岁以下为主,共发病8 204例,占总病例数的81.78%;男性6 435例,女性3 597例,男女病例性别比为1.79∶1;发病以学生为主,占总病例数的65.14%(6 535/10 032)。季节高峰集中在每年的4—7月(占42.46%)和11—12月(占22.73%)。结论 15岁以下人群是宝鸡市流行性腮腺炎的高危人群,应加大对学校、幼儿园等重点机构的防控力度,采取科学合理的免疫接种措施,提高易感人群的接种覆盖率,从根本上减少腮腺炎发病,促进人群健康。  相似文献   
63.
目的通过检测HAX-1基因序列研究基因多态性与银屑病的相关性。方法提取银屑病患者(247例)和正常人(102例)基因组DNA并进行扩增,通过自动测序的方法测定HAX-1基因及启动子区域的序列,检测其SNP位点,并以SPSS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①测序结果:测序总长度5313bp,发现1个位于5’UTR的高频SNP。②病例-对照关联分析结果:5’UTR区的SNP位点-104T>G多态性的T等位基因频率在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间的频率分别为53.4%和48.5%,在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银屑病患者与正常人HAX-1基因5’UTR区的SNP位点-104T>G基因频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4.
目的:了解已确诊为皮肤T细胞淋巴瘤(CTCL)患者的皮损和外周血中T细胞受体γ链基因重排(TCRγGR)情况。方法:利用PCR测定21例CTCL患者皮损及外周血TCRγGR,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及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检测。结果:CTCL患者皮损中TCRγGR阳性率显著高于外周血(P〈0.05);病程≥12个月的患者外周血中TCRγGR阳性率显著高于病程〈12个月的患者(P〈0.05);年龄≥60岁患者皮损和外周血中TCRγGR阳性率显著高于〈60岁患者(P〈0.05)。结论:在CTCL患者中存在TCRγGR,早期出现在皮损中的TCRγGR可作为CTCL辅助诊断,并有益于CTCL的早期诊断,外周血中检测出TCRγGR可作为皮损阳性结果的补充。  相似文献   
65.
卵巢交界性囊腺瘤是一种交界瘤,为潜在或低度恶性肿瘤,在临床工作中有时较难做出正确的诊断,我院2016年10月曾诊治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6.
67.
超声造影在卵巢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卵巢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对比脉冲序列技术(CPS)对55例患者行经阴道二维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观察卵巢病灶或肿块的增强方式与灌注参数的差异;依据患者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分为良性组及恶性组,对55例卵巢囊性、囊实性、实性或囊壁乳头病变的二维超声及超声造影图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术前经阴道二维超声诊断卵巢良性肿瘤与病理诊断符合23例(23/28),误诊5例;超声造影诊断卵巢良性肿瘤与病理诊断符合26例(26/28),误诊2例。良性组(28例)造影参数开始增强时间平均为(18.2±4.8)s,达峰时间为(30.5±8.3)s,峰值强度为(11.3±5.0)dB。术前经阴道二维超声诊断卵巢恶性肿瘤与病理诊断符合22例(22/27),误诊4例,漏诊1例;超声造影诊断卵巢恶性肿瘤与病理诊断符合25例(25/27),误诊2例。恶性组27例中24例超声造影开始增强时间为(13.4±4.5)s、达峰时间为(21.5±6.9)s,峰值强度(20.0±5.9)dB,与良性肿块3项造影参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良恶性肿块在灌注方式及造影参数上均存在一定的差异,囊性、囊实性、实性及囊壁乳头性病变经阴道二维超声难以鉴别良恶性时,超声造影能反映病变组织微血管的灌注情况,有助于检出早期卵巢癌,并可对常规超声诊断有困难的小型卵巢肿瘤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8.
[目的]了解艾滋病病人的心理状态,为艾滋病病人的心理护理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护士与病人进行面对面的口头询问方式交流,对53例艾滋病病人心理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艾滋病病人存在不同的心理反应,主要为孤独感、恐惧、愤怒、自愧等.[结论]根据不同心理特点给予对症护理,对艾滋病人的康复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于同步放化疗期间应用基于预后营养指数的分级营养护理对于不良反应、营养指标以及睡眠质量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5月福建省医科大学肿瘤临床医学院接受同步放化疗的宫颈癌患者63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32)和观察组(n=31)。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基于预后营养指数的分级营养护理,比较2组患者营养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睡眠质量。结果:护理前,2组患者营养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营养指标参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测定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睡眠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于同步放化疗期间为其提供基于预后营养指数的分级营养护理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不仅可以改善机体营养状态还能够提升睡眠质量,具有较高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70.
对近几年理化鉴别在冬虫夏草真伪鉴别方面的应用做一综述,以期能提高对冬虫夏草伪品的鉴别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