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22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42.
目的探讨同期三镜(腹腔镜、胆管镜、十二指肠镜)、扩张导管(逐级扩张导管、球囊导管)、气囊鼻胆管(LCDND)治疗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乳头部梗阻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符合入选标准的59例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乳头部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腹腔镜下切除胆囊、胆管镜探查取石59例。逐级导管扩张乳头并留置气囊鼻胆管71.2%(42/59),球囊导管扩张乳头并留置气囊鼻胆管3.4%(2/59),球囊导管取石和扩张乳头并留置气囊鼻胆管3.4%(2/59),十二指肠镜乳头切开并留置气囊鼻胆管20.3%(12/59),中转为开腹胆总管探查取石并留置T形管1.7%(1/59)。术后无残石,胆汁漏2例(3.4%),轻症胰腺炎1例(1.7%)。无肠穿孔、胆管穿孔、大出血、重症胰腺炎等并发症,无死亡。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5.1%(3/59)。结论从本研究对本医院有限病例进行初步研究发现,只要病例选择合适,LCDND治疗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乳头部梗阻是可行、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鼻胆管引流术(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在同期三镜(腹腔镜、胆管镜、十二指肠镜)下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省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2014年1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左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其中伴或不伴有胆囊结石的患者,共49例.均行腹腔镜下规则性肝叶切除+胆道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其中观察组22例,采用十二指肠镜下安置鼻胆管引流;对照组27例,采用T管引流,对比分析鼻胆管引流组与T管引流组的临床疗效.观察指标:围手术期及随访情况.采用电话方式随访.本文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术后排气时间鼻胆管引流组早于T管引流组,分别为(57.4± 13.4)h、(67.9±12.7)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18,t=0.007,均P<0.05).术后带管时间鼻胆管引流组为4~12 d,明显短于T管引流组的75~95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022,Z=0.000,均P<0.05).结论:针对本院有限的病例研究,左肝内肝管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鼻胆管引流术在未明显提高并发症的前提下,具有加速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带管时间短等优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鼻胆管引流术(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在同期三镜(腹腔镜、胆管镜、十二指肠镜)下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省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2014年1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左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其中伴或不伴有胆囊结石的患者,共49例.均行腹腔镜下规则性肝叶切除+胆道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其中观察组22例,采用十二指肠镜下安置鼻胆管引流;对照组27例,采用T管引流,对比分析鼻胆管引流组与T管引流组的临床疗效.观察指标:围手术期及随访情况.采用电话方式随访.本文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术后排气时间鼻胆管引流组早于T管引流组,分别为(57.4± 13.4)h、(67.9±12.7)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18,t=0.007,均P<0.05).术后带管时间鼻胆管引流组为4~12 d,明显短于T管引流组的75~95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022,Z=0.000,均P<0.05).结论:针对本院有限的病例研究,左肝内肝管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鼻胆管引流术在未明显提高并发症的前提下,具有加速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带管时间短等优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中胆管镜下乳头切开术的手术方法和适应证。方法斑马导丝引导下的胆管逐级扩张导管或球囊导管对乳头狭窄扩张后,针式刀经胆管镜钳道在胆管逐级扩张导管指引下对乳头狭窄行切开术。结果86例中65例乳头狭窄切开成功,不成功的21例中转为其他术式。无肠穿孔、胆管穿孔、大出血、重症胰腺炎等严重并发症,无死亡。结论在有条件的单位,只要选择合适的病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中胆管镜下乳头切开术是可行、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46.
[摘 要]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继发性结石为胆道系统的常见病,在我国西南、华南、东南等地区高发。胆总管继发性结石合并胆总管远端梗阻或狭窄,成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一期缝合术治疗的难点。本文就国内外现状和应用前景,结合笔者团队自1992年6月至2018年3月对2 371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一期缝合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继发性结石的应用经验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管镜、扩张导管(逐级扩张导管、球囊导管)、T管支架(T形管+塑料胆管支架,LCDTS)治疗肝左外叶及胆总管结石的应用体会。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4月至2017年9月间符合入选标准的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腹腔镜下切除肝左外叶和探查胆总管17例,切除胆囊12例。胆管镜取石、逐级导管扩张左肝管和乳头并留置LCDTS 52.9% (9/17),逐级导管扩张左肝管和推挤左肝管结石出总管切口并留置LCDTS 23.5% (4/17),逐级导管联合球囊导管扩张左肝管并留置LCDTS 11.8%(2/17),因肝内胆管残石和狭窄扩张左肝管并留置LCDTS 11.8% (2/17)。术后残石2例(11.8%),胆汁漏1例(5.9%)。无肠穿孔、胆管穿孔、大出血、急性胰腺炎等并发症,无围手术期再手术和死亡患者。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7.6%(3/17)。 结论只要病例选择合适,LCDTS治疗肝左外叶及胆总管结石是可行、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胆管镜探查取石术中采用腹腔镜下经腹顺行推进法T管双导管(T形管+2根裁剪后的鼻胆管导管)捆绑支撑引流术(LCTBS)联合治疗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合并的十二指肠乳头部梗阻或狭窄的应用体会。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4月至2018年6月期间符合入选标准的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本组45例患者行胆囊切除术、行胆总管切开胆管镜取石术,必要时行冲击波碎石术。预先行逐级导管乳头扩张术、后行T形管+双导管支撑引流术86.7% (39/45),行逐级导管联合球囊导管乳头扩张术、T形管+双导管支撑引流术4.4% (2/45),行乳头扩张术失败而改为内镜乳头切开术、T形管+双导管支撑引流术6.7% (3/45),双导管支撑引流放置失败而改为T管引流术2.2% (1/45)。无残余结石。胆漏1例(2.2%)。经T管瘘道拔除双导管支撑引流管无失败病例。术后无肠穿孔和胆管穿孔,无大出血,无重症胰腺炎,无非计划再次手术病例,无死亡病例。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2.2%(1/45)。 结论从本文有限病例进行初步研究发现,只要病例选择合适,LCTBS治疗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乳头部梗阻或狭窄是可行、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49.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中即时缝合胆总管382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运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即时缝合术的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 992年 6月至 2 0 0 2年 1 2月运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即时缝合术 382例的诊治经过。结果 手术成功36 4例 ,残石经内镜取石治愈 4例 ,胆漏经腹腔引流管或内镜鼻胆管引流治愈 1 1例 ,细导管脱落 2例 ,晚期胰头癌术后 1 5d死亡 1例。结论 只要选择合适的病例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即时缝合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讨术中十二指肠镜下乳头切开术(IEPT)治疗胆石症合并的胆总管末端狭窄或细径胆总管结石的手术方法 和适应证.方法 腹腔镜下或开腹下完成胆囊切除术.粗径胆总管:胆总管切开探查并取净结石,经胆总管切口插入输尿管导管或斑马导丝至十二指肠腔,经口插入十二指肠镜至十二指肠乳头,针式刀或弓式刀在输尿管导管或斑马导丝指引下施行乳头切开术以治疗合并的胆总管末端狭窄.细径胆总管:经胆囊管残端插入输尿管导管或斑马导丝至十二指肠腔,经口插入十二指肠镜施行乳头切开术和取石术,用十二指肠镜取石网或球囊取石以治疗细径胆总管结石.结果 粗径胆总管:施行腹腔镜下IEPT 47例,45例乳头狭窄切开成功,2例中转为其他术式.施行开腹下IEPT5例,5例乳头狭窄切开成功.细径胆总管:施行腹腔镜下IEPT和取石术74例,68例乳头切开和取石成功,5例乳头切开成功,1例中转为其他术式.施行开腹下IEPT和取石术2例,2例乳头切开和取石成功.结论 只要选择合适的病例,1EPT在腹腔镜下或开腹下均是可行、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