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13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4 毫秒
61.
目的:探讨痰热清与头孢曲松钠联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小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头孢曲松钠组、痰热清组和痰热清+头孢曲松钠组,分别给予相应处理后,收集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CD86/CD206表达;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M1和M2型细胞标志物表达;Western blot检测IRF/STAT信号转导通路相关分子表达。结果:模型组、头孢曲松钠组、痰热清组、痰热清+头孢曲松钠组M1型巨噬细胞比例、标志物iNOS、TNF-α、IL-6、IL-1β mRNA和蛋白表达及p-STAT1、IRF5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痰热清组和痰热清+头孢曲松钠组显著高于模型组和头孢曲松钠组(P<0.05),但模型组与头孢曲松钠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痰热清组与痰热清+头孢曲松钠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M2型巨噬细胞比例、标志物Arg-1、Fizz-1、Ym-1、TGF-β mRNA及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热清与头孢曲松钠联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  相似文献   
62.
目的对正常及病变听骨链进行三维(3D)成像初步研究,探讨最佳成像参数及其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对正常43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24耳均采用内耳软件作螺旋CT检查,层厚1mm,螺距为1.3D成像主要采用表面遮盖显示法(SSD),CT阈值取100 300Hu.结果正常听骨链中锤、砧骨及镫骨前后脚、锤砧关节、砧镫关节等都得到满意显示,镫骨底板显示欠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听骨链破坏情况与手术所见相符.结论选择合适的成像参数对要获得高质量3D成像至关重要,三维CT成像对制定手术方案、提高手术安全性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3.
目的 研究香加皮中提取的宝藿苷-I对人食管癌细胞Eca-109的抑制作用及其对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 RT-PCR技术检测不同质量浓度宝藿苷-I作用48 h后,细胞β-catenin、Cyclin D1、Survivin m RNA表达的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Eca-109细胞β-catenin、Cyclin D1、Survivin蛋白的表达。结果 宝藿苷-I(25、50 μg/mL)作用48 h后,Eca-109细胞β-catenin、Cyclin D1、Survivin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1),12.5 μg/mL处理组细胞的β-catenin、Cyclin D1、Survivin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 宝藿苷-I可能通过下调β-catenin、Cyclin D1、Survivin mRNA及其蛋白表达,影响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发挥抑制Eca-109细胞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64.
代谢综合征是一组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空腹血糖升高、中心性肥胖、高胆固醇和高血压等。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中,氯氮平对体质量、血脂浓度和血糖控制具有不良作用,可导致代谢异常的风险加大。文章通过检索国内外近年文献,明确代谢综合征的概念,综述抗精神病药氯氮平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  相似文献   
65.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常规疗法治疗抗精神病药物相关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3例气虚痰结型精神分裂症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治疗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及生活方式干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结束后继续随访6个月.观察比较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6.
鳃裂囊肿的少见MRI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报告鳃裂囊肿的不常见MRI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鳃裂囊肿的MR/表现。男6例,女4例。年龄15-70岁,平均37.4岁。全部病例均行术前MR平扫检查。其中6例还作了增强检查,4例作了颈部磁共振血管造影。结果 10例均为第2鳃裂囊肿,其中Bailey Ⅰ型4例,Bailey Ⅱ型6例。少见的MR/表现包括囊内出血(2例)、囊壁异常增厚(4例)、囊液固化(2例)及合并癌变(2例),这些表现使MR/诊断产生困难。结论 MR/形态或信号表现不典型的鳃裂囊肿,诊断时需结合其发病位置,以下颌角、胸锁乳突肌前缘等典型部位最有帮助。如出现囊壁增厚、边缘不清以及周围血管累及或颈部淋巴结肿大等征象时,则高度提示癌变。  相似文献   
67.
利培酮、氯氮平、氯丙嗪长期治疗对糖脂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利培酮、氯氮平、氯丙嗪长期治疗后糖脂代谢的情况及其之间的差别。方法检测42例利培酮、76例氯氮平、40例氯丙嗪单一治疗连续2年以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简易体质参数、空腹血糖和血脂,并与63例健康对照者的资料进行比较。结果利培酮、氯氮平、氯丙嗪治疗期间新出现的糖尿病病例数分别为2例、8例、2例,氯氮平组较多,但3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氯氮平组BM I大于对照组、氯丙嗪组,腰围及腰臀比利培酮组、氯氮平组均大于对照组和氯丙嗪组(P<0.05或P<0.01);氯氮平组TG值大于对照组及氯丙嗪组(P<0.01),利培酮组、氯氮平组、氯丙嗪组HDL-ch、ApoA1值均小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两比较利培酮组HDL-ch、ApoA1值大于氯氮平组及氯丙嗪组(P<0.01)。TG/HDL-ch值氯氮平组大于对照组(P<0.01)和氯丙嗪组(P<0.05)。TC/HDL-ch值三组均大于对照组(P<0.01),但三组间无明显差异。ApoB值三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利培酮、氯氮平、氯丙嗪长期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一定糖脂代谢紊乱,并且三者对糖脂代谢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氯氮平治疗组脂代谢异常更明显,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68.
目的:观察心肌梗死后在不同时间点经冠状动脉自体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对心功能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 方法:30只健康太湖梅山猪(分为6组)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并分离培养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3组(每组5只)分别在心肌梗死后3 h、2周及4周(分别简称为G1、G2、G4)经冠状动脉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每组设立对照组(5只)在各对应时间点经冠状动脉注射DMEM培养基。在心肌梗死前,移植前及实验终点(心肌梗死8周)时对每只猪行MRI及心超检查以观察心功能的改变。在细胞移植前后不同时间点检测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值。实验终点时获取猪心,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移植细胞在心肌内定植及分化情况,并检测心肌血管密度。 结果:G1组心功能与各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G2、G4组与相应对照组相比,心功能指标有改善,且G4优于G2(P < 0.05)。G1及各对照组心肌梗死面积减小百分比绝对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G4组较 G2组心肌梗死面积减小百分比绝对值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G2、G4组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上升明显,而G1及各对照组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无明显变化,G4组上升幅度较G2组高(P < 0.05)。G1及各对照组心肌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未见移植细胞定植及分化,G2、G4组心肌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显示有移植细胞定植及分化,且G4较 G2优(P < 0.05)。G1及各对照组心肌血管密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心肌血管密度各实验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G4组高于G1及G2组(P < 0.05)。 结论:心肌梗死后不同时间点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心功能影响效果有差异;急性期移植对心功能无明显影响,非急性期移植能改善心功能。心肌梗死后4周移植治疗效果较优。MRI可以显示梗死心肌的部位及范围,并可以反映心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69.
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影像表现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分析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PNET)的CT和MR I表现,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病理诊断的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CT和MR I表现。男4例,女2例,其中起源于骨组织2例,软组织pPNET 4例。结果骨组织pPNET表现为溶骨性骨质破坏伴有软组织肿块,病灶CT呈等密度,MR I T1W I等信号,T2W I等、高信号,增强明显但不规则,无明显瘤骨和骨膜反应;软组织pPNET病灶体积比较大,直径>6 cm,CT等密度,MR I T1W I等、低信号,T2W I等、高信号,增强明显,对周围正常组织有侵袭,无钙化。2例有明显的坏死。结论pPNET的CT和MR I表现缺乏特征性,但有助于本病良恶性鉴别、判断手术可切除性、检出远处转移和评价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0.
大脑星形细胞瘤ADC值与1H MRS主要化合物浓度的相关性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探讨大脑星形细胞瘤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与质子波谱(1H MRS)主要化合物浓度的相关性.方法经病理诊断的星形细胞瘤23例,其中男11例,女12例.先常规M R扫描,后依次作MR扩散成像(DWI)和单体素1H MRS.计算肿瘤兴趣区MRS主要化合物NAA、Cho、Cr浓度并分别与DWI之ADC值比较.结果瘤体的ADC值为(1.06±0.33)×10-9m2/s,ADC值与Cho浓度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r=-0.66,P<0.001),ADC值与NAA、Cr间无明显相关(r分别为0.26、0.26,P>0.0 5). 结论DWI与MRS相互结合,有助于在活体上对脑肿瘤的病理微观状态进行判断,对指导外科手术与组织定位活检、评价肿瘤放化疗的疗效具有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