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8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71.
目的观察巴曲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影响,探讨其对脑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102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巴曲酶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血清NSE浓度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结果巴曲酶治疗组第7天血液中NSE浓度明显下降,低于对照组(P〈0.05),第14、28天神经功能评分也明显少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巴曲酶可减轻脑梗死患者神经元损伤,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72.
由于解剖结果的特殊性,踝关节在运动中很容易扭伤,是骨伤科门诊的常见病。早期有效的治疗,可避免出现踝关节疼痛迁延不愈、关节不稳、习惯性扭伤及延迟性关节炎等后遗症。笔者自2010年6月-2011年5月,采用我院传统方活血散外敷配合弹性绷带加压外固定治疗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扭伤56例,疗效满意,观察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3.
74.
以往制备斯氏肺吸虫水溶性抗原 ( Ps-AWA) ,均为短时间 ( 4~ 5d)一次性浸提 ,残渣即被弃去。然而 ,近年来多数斯氏肺吸虫病流行区的生态环境已经或正在发生变化 ,蟹体内囊蚴的感染密度较以往大大降低 ,这就给本病的实验研究尤其是制备抗原带来一定困难 ,如何有效利用虫体资源 ,尽可能将有效抗原成份最大限度提出 ,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易德友等报告用一次性提取 Ps-AWA后的残渣提取尿素溶解性抗原 ( Ps-AWUA) ,并证实二者的免疫活性无异[1 ] 。本文进一步探讨从斯氏肺吸虫成虫连续提取两次水溶性抗原 ( Ps-AWA1 ,Ps-AWA2 ) ,然…  相似文献   
75.
四川黑唇鼠兔自然感染多房棘球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多房棘球蚴(Alveolaris echinococcus)引起的泡球蚴病流行于四川西部藏族牧区。其自然宿主即啮齿类的感染情况不明。1987年11月与1988年5月,我们在流行区石渠县检查了部分牧场上分布最为广泛的鼠兔。检查发现该动物是当地泡球蚴病的自然宿主。  相似文献   
76.
青藏高原东部是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的混合流行区,诸多的家畜和野生动物参与了棘球绦虫的传播。近年来,一种未知的棘球绦虫先后从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和藏狐(Vulpes ferrilata)中被分离出来。由于其特有的形态学、分子遗传学、寄生宿主和地理分布特征,而被作为新种 ——— 石渠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shiquicus,Xiao et al,2005)进行了系统研究。本文对该虫种的生物遗传学和流行病学特征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理论上的假设来解释一些仍不十分清楚的现象。  相似文献   
77.
对实验感染的泡球蚴病小鼠,以丙硫咪唑50mg/k/d给药30~70天。治后虫囊重量较对照组降低75.7~78.9%。实验感染的细粒棘球蚴病小鼠给予相同剂量40~50天,囊重降低48.8~55.4%。从组织学与超微结构观察到囊壁发生退化变性,但虫囊再移植后均生长良好。 13例肝CE与4例肝AE患者,给服丙硫咪唑18mg/k/d。连服30天一疗程,间隔15天后重复给药3~13(平均5.6)疗程。治后6~13个月复查。CE病人中2例治愈,9例获部分有效或改善,2例失败。AE病人中,2例部分有效,2例改善。本文证实该药治疗包虫病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78.
背景:自闭症伴随许多神经生理学上的改变,特别是免疫异常和神经系统的组织灌流不足。 目的:评价干细胞治疗自闭症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42例自闭症患者随机分为脐血组、混合组和对照组,脐血组应用脐血单个核细胞治疗;混合组应用脐血单个核细胞联合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对照组行康复训练治疗。脐血组和混合组患者治疗前和首次治疗后4周、4个月行相关指标实验室检查,并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发生。3组患者在治疗前、首次治疗后4周和4个月分别行儿童自闭症评定量表(CARS)和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估。 结果与结论:脐血组和混合组患者在治疗前和首次治疗后4周、4个月相关指标实验室检查未发现有显著异常变化,干细胞治疗后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脐血组和混合组CARS评分在治疗前、首次治疗后4周、首次治疗后4月之间比较均明显降低,CGI量表发现混合组总有效率高于脐血组。结果提示,应用脐血单个核细胞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自闭症是安全的,其疗效显著高于康复训练治疗。  相似文献   
79.
四川、宁夏泡球蚴提取物的SDS-PAGE蛋白组分测定四川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成都610041黄启华,邱加闽,罗成香,陈兴旺地处青藏高原的四川省石渠县为我省多房棘球蚴病高发区,作者等[1]曾报导该县泡球蚴病的流行特点及其方提宿主、有别于宁夏等省流行区。...  相似文献   
80.
背景:目前国内外尚没有治疗儿童孤独症的金标准,康复治疗效果不佳。目的:评价脐血单个核细胞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儿童孤独症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37例儿童孤独症患者非随机分为脐血组、混合组和对照组。脐血组应用脐血单个核细胞加康复训练治疗;混合组联合应用脐血单个核细胞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加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单纯行康复训练治疗。脐血组和混合组患者在干细胞治疗前和首次治疗后1,2,6个月分别行相关指标实验室检查,并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发生。3组患者在治疗前和首次治疗后1,2,6个月分别行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和异常行为量表(ABC)评估。结果与结论:脐血组和混合组患者在干细胞治疗前和首次治疗后1,2,6个月相关指标实验室检查未发现有意义异常变化,干细胞治疗后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根据CARS和ABC评分,3组治疗均有效,其疗效比较:混合组优于脐血组,脐血组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