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0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32篇
医药卫生   55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0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研究经股静脉置入隧道式带涤纶套双腔导管尖端位置和流量的关系。方法 选取经股静脉置入隧道式带涤纶套双腔导管(Tunneled Cuffed Catheter,TCC)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15例。根据X线检查观察导管远端尖端对应椎体的位置进行分组,以第3腰椎(third lumbar vertebrae,L3)为中心分为A组(导管远端尖端在第3腰椎下缘以下),B组(导管远端尖端在第3腰椎位置),C组(导管远端尖端在第3腰椎上缘以上)。记录首次使用TCC血液透析1h内导管动静脉端实际泵流量(ml/min),比较各组间流量。结果 克鲁斯卡尔-沃利斯K-W检验,χ~2=11.5,Df=2,P=0.003(P0.05)。3组间血流量是不同的,A组平均血流量235.3±25.5ml/min,B组平均血流量249.5±18.1ml/min,C组平均血流量234.7±26.8ml/min。组间两两比较采用曼-惠特尼U检验,P(A组/B组)0.013,P(B组/C组)0.001,P(C组/A组)0.722,其中P(B组)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股静脉置入TCC流量与导管远端尖端位置有关,导管尖端在腰椎L3位置血流量最佳。腰椎L3水平可能是导管尖端在下腔静脉的最佳位置。各组导管尖端位置流量不同可能与下腔静脉解剖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在食品药品检验机构科室内部设立质量管理员,利用质量管理员的在线监督,保证检验科室全部要素始终处于正确、有效的状态,弥补所级质管部门在持续覆盖全面质量管理和监督工作内容方面的局限性,促进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方法:通过设计调查表及调查结果的统计,充分了解检验一线对质量管理员的岗位职责需求。结果与结论:明确科室质量管理员的岗位职责、工作重点、检查频次及人员条件,是质量管理岗位分级模式运行方案的基础。质量管理分级模式的试运行,是一次由内而外的质量改变,不仅将检验一线希望重点关注和提升检验质量的想法付诸行动,而且已初显成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贝伐珠单抗(Bev)联合化疗治疗进展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005年11月至2011年3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接受Bev联合化疗治疗进展期结直肠癌54例进行分析。Bev 5 mg/kg静脉输注每2周1次或7.5 mg/kg静脉输注每3周1次,联合以奥沙利铂为基础的化疗,以伊立替康为基础的化疗,或以氟尿嘧啶类为基础的化疗进行治疗。按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评价疗效,每6周评价1次。按美国癌症研究所常见毒性判定标准(NCI-CTC)3.0版评价不良反应。结果 54例中男26例,女28例;中位年龄50(24~73)岁。初治22例,21例可评价疗效,有效率(RR)为33.3%(7/21),疾病控制率(DCR)为100%(21/21);中位疾病无进展(PFS)时间11.3个月,总生存时间(OS)20.9个月。全部54例中,部分缓解(PR)12例(23.5%),稳定(SD)32例(62.7%),进展(PD)7例(13.5%),3例无法评价疗效;中位PFS 8.4个月,中位OS 15.5个月。主要3~4度不良反应为白细胞减少9例(16.7%),粒细胞减少13例(24.1%),粒细胞减少性发热1例(1.9%);3度恶心、呕吐2例(3.8%),3度腹泻3例(5.7%)。与贝伐珠单抗相关的不良反应为蛋白尿2例(3.8%),血压升高1例,鼻衄2例,痔疮出血2例,但均为1~2度。结论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进展期结直肠癌对于初治患者疗效较好,且未加重化疗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以腰椎前凸角(LL)及胸腰椎转折椎间隙(IP)为基础对成人脊柱-骨盆矢状面分型的可行性.方法 2011年7月至8月对223名志愿者进行脊柱全长正位X线检查,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对象111名,女性56名,男性55名.测量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值,包括胸椎后凸角(TK)、胸腰段后凸角(TLK)、LL、骨盆倾斜角(PT)、骶骨倾斜角(SS)、骨盆指数(PI)、各椎体间终板夹角、脊柱骶骨角(SSA)、矢状面垂轴(SVA)、IP.根据LL、IP将成人脊柱-骨盆矢状面分为3型,Ⅰ型:LL>-40.,IP为L2~3以下;Ⅱ型:-60.≤LL≤-40.,IP为L1~2或T12 ~L1;Ⅲ型:LL<-60.,IP为T11~12以上.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各变量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Ⅰ~Ⅲ型组间各参数分别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结果 经测量LL为-49.±10.,TK为36.±7.,TLK为6.±7.,PT为11.±7.,SS为34.±8.,PI为45.±9°,SSA为127.±9.,SVA为(-2.7±22.8)mm.仅LL与其他参数的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与TK、PI、SS、SSA呈负相关(r=-0.387、-0.536、-0.858、-0.801,P<0.05),与TLK、SVA、PT呈正相关(r=0.319、0.296、0.262,P<0.05).入选志愿者均可纳入分型:Ⅰ型19例,Ⅱ型75例,Ⅲ型17例.各型间LL、TK、TLK、PT、SS、PI、SSA、SV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64.559、7.431、14.099、4.217、53.856、6.252、35.995、8.626,P<0.05).进一步多重比较示LL、SS、SSA、PI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L是脊柱矢状面平衡的核心参数,以腰椎前凸角及胸腰椎转折椎间隙为基础可将成人脊柱-骨盆矢状面分为3型.该分型系统可较好反映脊柱-骨盆矢状面的形态差异及平衡.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中等体积前列腺增生,通过比较低功率钬激光(LP-HoLEP)与等离子剜除(PKEP)的临床疗效,探讨低功率钬激光剜除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特点。 方法收集我院自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104例前列腺增生(30 ml1、IPSS、Qmax、RUV、PSA、剜除时间、粉碎时间、膀胱冲洗时间、术后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切除腺体质量、血红蛋白下降量等。统计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7 d、14 d及21 d尿白细胞升高例数,及术后6个月的IPSS评分、PSA、前列腺体积V2等。 结果两组患者年龄、Hb、V1、IPSS、Qmax、RUV、PSA、剜除时间、粉碎时间、腺体切除质量、血红蛋白下降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P-HoLEP组与PKEP组膀胱冲洗时间为(42.63±13.25)min和(51.67±11.65)min,术后尿管留置时间为(1.80±0.56) d和(2.23±0.83)d,术后平均住院天数为(2.90±0.70)d和(3.58±0.6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尿白细胞升高例数随时间发生趋势性变化(F=132.842,P<0.05),两组患者术后尿白细胞增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960,P=0.183)。随访6个月,LP-HoLEP和PKEP组IPSS评分降至(5.23±1.67)和(5.70±1.89),PSA降至(1.17±0.40)和(1.04±0.37)ng/dl,前列腺体积V2降至(15.93±2.18)ml和(15.25±2.73) ml。两组尿失禁和尿道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随访6个月,两组均能够有效剜除前列腺且降低PSA,同时改善LUTS,说明对治疗中等体积BPH均安全有效。LP-HoLEP虽然学习曲线较长,但可以减少膀胱冲洗、尿管留置及住院时间。因此,低功率钬激光剜除中等体积前列腺增生具有可行性且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糖皮质激素对HBV感染小鼠体内HBV复制的作用。方法:采用高压注射体内转染法将HBV复制型重组质粒p AAV/HBV1.2导入雄性C57BL/6小鼠,转染后24 h按体重、年龄、血清HBe Ag水平对小鼠进行配对,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连续给予强的松或生理盐水灌胃。于第3天和第10天给药后4~6 h处死小鼠。采用Southern杂交检测小鼠肝脏HBV-DNA复制中间体;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中HBe Ag和HBs Ag。结果:对HBV感染小鼠连续给予强的松或生理盐水3 d后,所有小鼠肝脏中均可检测到较高水平的HBV-DNA复制中间体,给予强的松的实验组稍高于给予生理盐水的对照组,二者比值为1.127∶1;连续处理10 d后,实验组小鼠肝脏中HBV-DNA复制中间体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比值为2.534∶1。处理3 d后对照组和实验组小鼠血清HBs Ag平均值分别为:1 618.28μg/μL、1 666.23μg/μL,实验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小鼠血清对照组和实验组HBe Ag平均值分别为14.68μg/μL、14.95μg/μL,实验组对照组无明显差别;处理10 d后对照组和实验组小鼠血清HBs Ag平均值分别为:8 059.40μg/μL、11 885.87μg/μL,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小鼠血清对照组和实验组HBe Ag平均值分别为183.15μg/μL、286.14μg/μL,实验组高于对照组。结论:强的松可增强HBV感染小鼠体内乙肝病毒的复制和表达,并且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作用也越明显。本研究为糖皮质激素及引起HBV再激活的相关研究奠定基础,同时也再次提醒临床医生,应充分重视糖皮质激素的使用中HBV再激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陆明起 《首都医药》2014,(20):21-22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又出现了一些药物和非药物治疗新方法,前者包括他汀类、依普利酮、内皮素受体拮抗剂、钙增敏剂等。本文将这些方法的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中医药学传承与教育方式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朱垚  陆明  王旭 《光明中医》2007,22(3):27-28
传承与教育是一个学科得以延续的生命脉搏.中医药学自创立以来就有其特有的传承教育方式,然而,社会发展日益迅速的今天,中医药学采取何种传承教育方式,是每一个中医药学继承者所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药学干预对门诊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4月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其中男109例、女81例,年龄39~80(58.9±5.0)岁。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医疗服务进行用药指导。干预组在常规医疗服务进行用药指导的基础上实行药学干预,包括宣讲疾病知识、用药指导和定期随访等措施。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2型糖尿病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收缩压、舒张压、BMI等主要指标控制情况。评估两组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及用药依从性的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两组FPG、2h PG、HbAlc、收缩压、舒张压、BMI均低于开始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糖尿病认知问卷及用药依从性评分均提高,但干预组与干预前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与干预前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20.
气味是中药的重要属性之一,具有芳香气味的中药被称为“芳香药”。芳香药多性温,味辛,入脾、胃经。该类药物应用历史悠久,并且在古籍中有明确的记载。芳香类药物的应用先秦时期即有记载,因唐宋时期的中外贸易和海运而发展,在明清时期广泛应用并发展出多样化的应用形式。该类药物在当今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治疗疾病类别涵盖心系、脑系、肝系、肾系、脾系等。中医内治方法运用芳香类药物进行开痹、安神、开窍、化湿、化浊、温通及防疫等,外治法亦有香囊、外敷贴、精油等应用于内科及情志疾病。文章追溯了芳香类中药的应用源流,简述了芳香药中医内治方法、外治方法。芳香药的辛温之性明显,阴虚、气虚体质者使用后有耗气伤阴之弊,不宜多用,不宜长期服用,或配合养阴之法平补平泻。孕妇及儿童也应当谨慎应用。但阳虚、湿热、气郁体质患者应用疗效佳。我国对于芳香类药物应用虽早,但缺少系统研究,未深入联合中医芳香疗法与临床治疗。临床芳香类中药使用辨病居多,辨证较少,辨体质则更少。现就芳香类药物临床应用进行总结与反思。对于这类具有明显体质偏向性的药物,芳香类中药与中医体质辨识特色相结合应成为未来的研究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