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24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的ROCCIPI方法,从规则、过程、机会、能力、交流、利益、意识7个方面系统分析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在上海浦东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后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完善收支两条线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92.
陆勇  徐荷 《上海预防医学》2011,23(9):417-418,428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与脂联素基因SNP+45、SNP+276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对上海市浦东新区常住居民中新发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及社区正常人群(对照组)各590人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糖尿病组与对照组比较,脂联素基因SNP+45的3种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4,P>0.05;χ2=1.35,P>0.05)。脂联素基因SNP+276的3种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5,P<0.05;χ2=8.99,P<0.05),糖尿病患者T/T基因型多于对照组人群。单因素分析显示,脂联素基因SNP+276与糖尿病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脂联素基因SNP+276与浦东新区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的发病相关,脂联素基因的变异可能在2型糖尿病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3.
目的:分析和比较甘露醇脱水疗法和速尿脱水疗法缓解晚期恶性肿瘤病人疼痛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比较因疼痛住院的晚期恶性肿瘤病人甘露醇脱水治疗(37例)和速尿脱水治疗(32例)的止痛效果。结果:甘露醇对疼痛的有效缓解率为86.1%,速尿为62.5%,两组间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露醇比速尿止痛效果更为明显,甘露醇脱水治疗对缓解临终病人的疼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操作便捷的治疗方法,尤其适合基层医疗单位运用。  相似文献   
94.
目的 借助膝关节软骨磁共振成像(MRI),分析成年志愿者中无症状关节软骨病变的出现规律及临床相关因素.方法 200名无症状志愿者接受软骨MR检查,将局限性软骨信号异常、凹陷或裂隙和(或)伴软骨下骨质水肿定义为软骨病变,分析无症状软骨缺损的主要MRI表现;记录受试者年龄、性别及体重指数(BMI),并结合临床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47名(23.50%)、123个关节面(12.30%)出现软骨病变.病变最好发部位是胫骨内侧平台(17.50%)和股骨内侧髁(14.00%).MRI表现为软骨内局部异常信号(70.73%)和小凹状裂隙(26.83%),3例为片状不规则缺损(2.44%).缺损深度均为Noyes ⅡA级以下浅表病变.不同年龄组间软骨病变出现率存在差异,但性别和BMI对软骨病变无显著影响(χ~2性别=5.25, P=0.10;χ~2BMI=8.22, P=0.07).结论 膝关节软骨病变在青年人群中普遍存在,其特点为仅累及软骨表层的表浅缺损,且具随年龄增加的趋势.软骨MR成像可早期发现病灶.  相似文献   
95.
骨巨细胞瘤复发的影像学表现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杜联军  丁晓毅  陆勇  陈克敏 《放射学实践》2006,21(12):1261-1265
目的:探讨骨巨细胞瘤术后复发的影像学表现及影响因素。方法:搜集本院收治的骨巨细胞瘤术后复发病例37例,其中男18例,女19例,年龄17~50岁,复发平均时间间隔为22个月(范围3个月~14年)。回顾性分析所有局部复发病例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平片、CT及MRI)、病灶解剖部位、第一次手术方法等相关影响因数。所有病例摄X线正侧位片及CT检查,19例行MRI检查。结果:骨巨细胞瘤术后复发的影像学表现主要有移植骨吸收、病灶填充骨水泥周围溶骨破坏及病灶周围软组织肿块。X线、CT及MRI等影像学检查能先于临床症状检出复发,CT、MRI增强检查可鉴别肿瘤复发和手术疤痕。骨巨细胞瘤术后复发率与手术方法、病灶部位有一定关系,与肿瘤的病理分级无明显相关。结论:结合X线平片、CT、MRI等影像检查可对骨巨细胞瘤复发及早做出诊断;影像学检查在骨巨细胞瘤术后随访复查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血清α-L-岩藻糖苷酶(AFU)和腺苷脱氨酶(ADA)联合检测在2型糖尿病病情控制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济南市434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94例正常对照人员进行血清AFU和ADA测定。根据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高低,将434例糖尿病患者分为血糖控制不良组(HbA1c9.0%)、血糖控制一般组(7.0%≤HbA1c9%)和血糖控制良好组(HbA1c7.0%),比较2型糖尿病各组和正常对照组间AFU、ADA和相关指标的差异,并分析AFU、ADA与FPG和HbA1c的相关性。结果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和Pearson相关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和血糖控制不良组AFU和ADA活性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3.29±2.17)vs(15.37±1.57);(23.61±3.07)vs(14.85±3.64),P0.05〕,并且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r AFU=0.348,r ADA=0.385,P0.01)和空腹血糖水平(FPG,r AFU=0.296,r ADA=0.385,P0.01)呈正相关。血糖控制一般组和良好组与正常对照组组间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AFU和ADA活性仍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AFU和ADA在血糖控制不良时明显偏高,并且分别与HbA1c和FPG明显相关,可以作为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和病情监测的指标。  相似文献   
97.
骨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特点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分析骨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经病理证实为骨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X线、CT和MR影像资料。25例均有完整的X线资料,21例同时作了CT检查,17例同时作了MR检查。结果:X线表现为溶骨性骨质破坏的占21例,溶骨性骨质破坏和不规则硬化相混杂者3例,X线片未见明显异常者1例,出现骨膜反应者2例,出现软组织肿块者15例。21例CT扫描中,溶骨性骨质破坏者18例,溶骨性骨质破坏与不规则硬化相混杂者3例,出现骨膜反应者6例,出现软组织肿块者17例,CT图像上软组织肿块最大长径为3.0~12.5cm,平均6.7cm,相应层面骨皮质连续性中断的总长度为1.5~4.0cm,平均2.6cm。17例MR扫描中,T1WI为中等信号者13例,中、低信号混杂者4例;T2WI为中等信号者8例,高信号者2例,中高信号混杂者7例。MR图像所示的软组织肿块的最大长径为3.0~15.0cm,平均7.0cm。结论:骨原发性淋巴瘤在X线和CT上以溶骨性骨质破坏为主,并以骨皮质中断的长度小而软组织肿块相对较大,骨膜反应少而轻为特征,在MR的T2WI上以中等信号和不均匀信号为主,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有助于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8.
骨巨细胞瘤常见和典型的CT表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和探讨骨巨细胞瘤的CT常见和典型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骨巨细胞瘤的CT表现。结果病变位于长管骨骨端占67.52%;膨胀性生长占94.02%;边缘硬化占79.49%;病变内有骨嵴占88.89%;骨皮质中断者占86.32%;病变无分叶占83.76%;病变达关节面或椎体终板者占86.32%;无骨膜反应占100%。同时具有上述表现的典型病例者占25.64%。中心性生长占52.14%,偏心性占47.86%。结论骨巨细胞瘤常见的CT典型表现的病例只占少数,在诊断和鉴别诊断中不应过分强调偏心性。  相似文献   
99.
对女负LigustrumlucidumAit.和小蜡L.sinenseLour.的果实、叶子及技条中的酪醇和齐墩果酸进行分析测定,结果发现两种植物的几个部分中均含有以上两成分,且小蜡果实明显高于女贞子.还对文贞子用醇提后酸水解再经柱层析分离的方法,分得白色针状结晶,并经多种方法检测证实为酪醇。  相似文献   
100.
故障现象 :开机后 ,控制台面各仪表指示正常 ,按下透视按钮 ,“over”过载灯立即燃亮 ,整机不工作。分析检修 :由于受国产X线机结构的影响 ,开始认为是高压电路故障 ,但分别检测高压部件 ,确认无高压击穿后 ,认真分析线路判定 ,故障可能发生在毫安控制电路中。该部分电路主要由主晶体管电路、三极管Q2 ~Q3 、运放器A10 1和A10 2 等构成。请参考该机自动控制电路 (mAcontrol -10 ,5 0 1-0 6 6 6 2T2 /2 )。其工作原理是 :从mA调节器过来的透视或摄影管电流信号经A10 1同相放大后与倒相的矩形波信号叠加 ,送到A10 1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