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5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48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1.
目的观察早产儿出生时外周血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水平及校正胎龄6个月龄时智力发育测试(CDCC)结果,探讨其在早产发生机制中的作用及其与早产儿脑损伤预后的关系,为预防早产及对脑损伤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新生儿120例,分为:足月儿40例、胎膜早破早产儿40例和特发性早产儿40例。采用ELISA检测新生儿外周静脉血中TLR-4、TNF-α的水平,校正胎龄达6个月时做婴幼儿CDCC。结果两组早产儿血清TLR-4、TNF-α水平均高于足月新生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早产儿血清TLR-4、TNF-α均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CDCC异常者出生时外周血清中TLR-4、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者水平,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产儿血清TLR-4、TNF-α水平均高于足月新生儿,提示细胞因子TLR-4、TNF-α的激活与胎膜早破早产、特发性早产分娩发动机制密切相关;TLR-4、TNF-α呈正相关性,提示TLR-4可能作为上游因子通过激活细胞因子TNF-α而发挥促进早产分娩的作用。早产儿出生时外周血中TLR-4、TNF-α水平可作为早期判断脑损伤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利用Jurkat/NFAT-luc+FcγRIIIa转基因细胞系作为效应细胞,WIL2-S细胞系作为靶细胞,通过荧光素酶检测系统(Bio GloTM Luciferase Assay System)进行抗CD20单抗的ADCC生物学活性检测,并对实验条件进行优化及方法学验证。结果显示抗CD20单抗在该方法中存在量效关系,且符合四参数方程式:y=(A-D)/[1+(X/C)B]+D。方法经优化确定靶细胞为WIL2-S细胞,抗体稀释浓度为18 000 ng·m L-1,1∶5倍的稀释倍数,效靶比为6∶1,诱导时间为6 h。该方法具有良好的专属性,8次独立实验的回归分析、线性及平行性均通过统计学检验;4个不同稀释组回收率样本经3次测定,相对效价分别为(44.39±3.93)%、(72.74±2.78)%、(128.28±7.01)%和(168.19±2.70)%,变异系数均小于10%,对应回收率分别为(88.78±7.85)%、(96.99±3.70)%、(102.63±5.61)%和(112.12±1.80)%。本研究利用转基因细胞法成功建立抗CD20单抗ADCC生物学活性检测方法,该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准确性高,可作为抗CD20单抗ADCC生物学活性的常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左心室收缩功能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住院死亡率的影响。方法收集169例重度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白细胞、血气分析、C反应蛋白、N端脑钠肽前体及心脏彩超等,依据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将其分为两组:左室收缩功能正常组(EF%≥50%)及左室收缩功能障碍组(EF%<50%),进而比较两组患者死亡率及炎症因子等的差异。结果所有重度慢阻肺急性加重期住院患者中,35名(20.71%)EF%<50%,6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17.41%,134名患者(79.29%)EF%≥50%,6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4.45%。左室收缩功能正常组与障碍组之间在C反应蛋白、N端脑钠肽前体、动脉血乳酸水平及死亡率方面有显著差异(P<0.01)。EF与C反应蛋白呈负相关(r=-0.31,P<0.01)。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EF<50%是重度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 2.38,95%CI 1.32~7.73)。结论重度慢阻肺急性加重住院患者中20.71%伴有左室收缩功能障碍,EF<50%是其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苦参碱对CT26荷瘤小鼠肿瘤组织中血管生成的影响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建立CT26荷瘤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组、苦参碱低剂量组、苦参碱中剂量组、苦参碱高剂量组,造模后分别灌胃生理盐水,环磷酰胺和不同剂量的苦参碱,连续灌胃14 d,检测给药后各组小鼠肿瘤大小,计算抑瘤率,并进行肿瘤组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考察苦参碱对荷瘤小鼠的治疗作用。此外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及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小鼠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初步探究其作用机制。[结果] 造模给药后,与模型组相比,阳性药组和苦参碱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肿瘤重量均显著降低(P<0.01)。HE染色结果表明,模型组肿瘤组织中可见大量核分裂象,无明显坏死区,而阳性药组和苦参碱低、中、高剂量组肿瘤组织中核分裂象显著减少(P<0.01),且细胞坏死更为严重。此外,qPCR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阳性药组和苦参碱低、中、高剂量组肿瘤组织中VEGF、HIF-1α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下调(P<0.05)。各实验组免疫组化结果表明,阳性药组和苦参碱低、中、高剂量组肿瘤组织中VEGF、HIF-1α的积分光密度值(IOD)较模型组显著下调(P<0.05)。[结论] 苦参碱可能是通过降低肿瘤组织中VEGF、HIF-1α的表达水平达到抑制CT26荷瘤小鼠移植瘤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郭玮 《精神医学杂志》2013,26(3):214-215
目的 探讨精神科药物治疗护理程序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53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精神科药物治疗护理程序开展护理,并进行自身对照研究,采用PANSS量表评定精神症状,ITAQ量表评定自知力,并分析依从性与服药意愿.结果 治疗后第4周末与入组时比较,PANSS总分、ITAQ评分、服药依从率、愿意服药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8周末与第4周末比较,ITAQ总分、服药依从率、愿意服药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8周时,服药依从率与愿意服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神科药物治疗护理程序对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自知力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制定诊断放射学和临床核医学个人剂量调查水平。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以2013—2017年委托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个人剂量监测室进行个人剂量监测的诊断放射学和临床核医学放射工作人员为调查对象,对其个人剂量进行监测与分析。结果 2013—2017年分别监测诊断放射学和临床核医学工作人员43 743和5 109人次,超过调查水平(1. 25 m Sv)的分别有122和33人次,其中非真实剂量者合计104人次。2013—2017年诊断放射学组放射工作人员周期剂量当量低于临床核医学组(中位数:最低探测水平vs 0. 07 m Sv,P 0. 001)。诊断放射学和临床核医学周期剂量当量第99百分位数分别为0. 50和0. 94 m Sv,周期剂量当量均值分别为0. 09和0. 14 m Sv,年有效剂量分别为0. 36和0. 56 m Sv。结论考虑超过目前调查水平数据的高度不真实性和人工成本的因素,建议将每3个月0. 50和1. 00 m Sv分别作为目前诊断放射学和临床核医学放射工作人员的调查水平。  相似文献   
17.
4142名正常人血清ALT测定结果及其参考区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EC2.6,1.2)是临床诊断肝功能的一项重要检测指标,以前多使用赖氏法,随着自动化分析仪器的普及,现在各医院检验科或实验室大多采用酶联法测定ALT,由于采用不同的试剂,测定的参考区间各不相同,我院应用科华-东菱诊断用品公司的试剂和日立7170A自动生化分析仪,对4142名体检健康人进行了血清ALT测定,其中男性2199名,女性1943名,年龄20~80岁,结果表明:血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并分析采用根管治疗隐裂性牙髓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86例隐裂性牙髓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多次根管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采取一次性根管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然后对比并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在两组治疗效果的对比中,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42%,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67%,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组治疗后疼痛率上,对照组总疼痛反应率为16.28%,治疗组总疼痛反应率为2.33%,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隐裂性牙髓炎的治疗中,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探讨社区居民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培训实践效果。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抽取长春市城区300位社区居民作为研究对象,调查研究心肺复苏状况,并从中选取180人,按照数字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90人,实验组社区居民采用情景教学法、角色扮演、模拟人教学、医院急诊室参观等教学模式。对照组社区居民给予宣传手册并接受知识讲座后,组织以个人为单位进行自主学习。评估不同培训方法的效果,继而通过分析探讨,形成切实可行的社区居民心肺复苏急救培训优化方案。结果:实验组社区居民心肺复苏急救知识知晓率以及单人徒手心肺复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社区居民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培训实践效果良好,提高了社区公众的应急能力和急救技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新生儿血清Toll样受体(TLR)-4、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6与早产的关系及意义。方法新生儿120例分为足月新生儿40例,胎膜早破早产儿40例,特发性早产儿40例。均在出生30 min内采集外周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新生儿血清TLR-4、TNF-α和IL-6水平。结果胎膜早破早产儿、特发性早产儿的血清TLR-4、TNF-α、IL-6水平均高于足月儿(P均0.05)。两组早产儿的TLR-4均分别与该组TNF-α和IL-6水平呈正相关性;而TNF-α和IL-6水平之间也呈正相关性(P均0.01)。结论 TLR-4、TNF-α、IL-6水平的改变可能与早产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