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3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56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应用自制声学造影剂经静脉心肌造影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经静脉注射自制造影剂进行心肌造影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超声粉碎仪振荡 5 %白蛋白和低分子右旋糖酐 (4 0 )混合溶液 ,加入全氟化碳 (C3 F8)气体自制声学造影剂 ;应用HP 5 5 0 0超声诊断系统 ,选择左室短轴乳头肌切面 ,采用Contrast程序 ,双触发间歇二次谐波成像 ,对 14条正常犬进行 32次经静脉心肌造影 ,应用自编Mat lab软件可以定量进行心肌造影强度分析。结果  32次经静脉注射自制造影剂后 31次获得满意的心肌显影。左室各壁心肌显影最大视频密度值为 4 9.4± 17.3至 117.3± 2 3.4 ,明显高于本底对照 (18.6± 8.11至 86 .3± 15 .6 6 ,P <0 .0 1)。结论 经静脉注射自制造影剂可以成功地进行心肌造影并可对心肌显影强度进行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内镜静脉套扎(EVL)和部分性脾栓塞(PSE)联合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效果。材料和方法:13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患者行EVL与PSE联合治疗,记录EVL及PSE实施情况,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肝脏功能、外周血细胞计数及脾脏大小的变化,观察术后不良反应及严重并发症。结果:EVL平均次数1.5次,除1例(首次联合术后9个月因脾亢复发行第二次PSE)外,所有患者均行1次PSE治疗。联合治疗后消化道出血、腹胀症状明显改善,腹水减少或消失,肝功能部分恢复,外周血血小板和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P<0.05),脾脏体积缩小。除1例患者术后消化道出血死亡,余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EVL联合PSE方法简单、安全,对肝硬化所致的门脉高压症近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3.
冠状动脉多层CT血管造影发展现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冠状动脉疾患是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并危及生命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迄今为止,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仍为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这是一种具有发生潜在严重并发症(如心律不齐、心肌梗塞、冠脉离断或死亡等)危险的有创性检查,且费用昂贵,患者常难以接受,所以仅在有较为严重的临床指征时才被应用。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应用MRI及EBCT进行冠状动脉成像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二者均有一定的局限性犤1-3犦。1998年多层CT(Multi-SliceCT)问世,这种拥有多排探测器及锥形扫描线束的CT机可实现亚…  相似文献   
64.
65.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CT、MRI诊断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110003)郭启勇,吴振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诊断,特别是早期诊断是影像诊断的一大难点,也是临床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本文通过笔者的经验,并参考文献,阐述了CT、MRI诊断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价...  相似文献   
66.
介入方式治疗肝癌以创伤小、局部作用明显等优势成为非手术治疗肝癌的首选治疗方式。但因药物疗效、肝癌的生物学特性等原因,其疗效不尽如人意。中药与介入手段结合治疗肝癌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从治疗方式的角度,回顾了近十年来中药结合介入手段治疗肝癌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进展,指出中药结合介入手段治疗原发性肝癌具有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A评价颈动脉溃疡斑块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6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256层螺旋CTA资料,观察斑块的分布情况及颈动脉管腔狭窄程度,并分析斑块的构成成分,重点分析其中溃疡斑块的相关情况,并分析溃疡斑块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结果 136例患者中共发现颈动脉斑块452个,其中溃疡斑块78个,溃疡发生率为17.26%(78/452),位于颈总动脉14个,分叉部32个,颈内动脉13个,颈外动脉19个;纤维斑块7个,脂肪斑块49个,钙化斑块3个,混合性斑块19个;溃疡斑块导致管腔轻、中、重度狭窄及闭塞分别为7、29、34和8个。溃疡斑块与脑缺血症状存在统计学关联(OR=3.433,P〈0.01)。结论 256层螺旋CTA可无创地评价颈动脉溃疡斑块的特征,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8.
辽宁省医院管理研究与培训中心在《辽宁省城市三级甲等医院与县医院领导层之间对口帮扶制度实施方案》制定过程中通过对近年来各省市医疗对口帮扶工作情况的调研及向全省的47个县医院的主管领导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发现了以往医疗机构对口帮扶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在对问卷调查结果的进一步汇总过程中提出了在新时期如何深化医疗机构对口帮扶工作的一些分析与思考,以期为后续方案的实施以及其他地区类似方案的制定工作提供经验与指导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MR-DWI)多b值水通道蛋白(Aquaporin,AQP)分子成像技术在肝纤维化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应用乙酰唑胺作为水通道蛋白抑制剂,将对照组及肝纤维化模型组大鼠分别于乙酰唑胺静脉注射抑制前后进行常规MRI及DWI扫描.DWI扫描多b值包括0~4 500 s/mm2共18个不同b值,先按照常规方法获得“标准”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然后再分别以200、1 500作为界值将其分为低、中和高b值.以病理学肝纤维化分期将大鼠分为S0、S1、S2、S3、S4期,比较低、中、高b值下,不同纤维化分期大鼠肝脏ADC值,并观察同一分期大鼠乙酰唑胺抑制前后,肝脏组织细胞膜上AQP表达量和活性变化情况.结果:“标准”ADC值在各分期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在肝纤维化早期,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进展,肝脏组织细胞膜上AQP1表达相应增加.乙酰唑胺抑制前,在高b值下,S0期ADC值显著低于S3、S4期(P<0.05),其余各组比较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乙酰唑胺抑制后,高b ADC值比较,S0与S1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S0与其他各期比较、S1与S2、S1与S3/S4比较,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均P<0.05).各组内乙酰唑胺抑制前后自身比较,SO、S1期抑制率分别为15.5%、16.0%,S2期抑制不明显1.9%,S3+S4期为11.7%.结论:初步实验表明,常规方法获得“标准”ADC值并不能发现肝脏纤维化早期病变,也不能有效对其分期.磁共振DWI多b值扫描,主要是高b值下ADC值变化与肝脏细胞膜上AQP表达相关,该技术可以用于评价早期肝纤维化和对肝脏纤维化分期.  相似文献   
70.
目的:淋巴结转移是胰腺癌主要的转移方式,影响手术治疗疗效和预后,本研究旨在评估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判断胰腺癌转移性淋巴结方面的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12月-2013年11月39例胰腺癌伴胰周淋巴结肿大的患者,行常规MR加DWI检查,手术行胰腺癌根治术并行区域性淋巴结清扫,对照术后病理结果,确定转移性和反应增生性淋巴结,测量淋巴结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及短径,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淋巴结ADC值及短径对转移性淋巴结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39例胰腺癌患者共获取部位明确的淋巴结65枚,其中转移性淋巴结28枚,反应增生性淋巴结37枚。转移性淋巴结在DWI上呈明显高信号,反应增生性淋巴结呈等或高信号;其ADC值分别为(1.55±0.21)×10^-3mm^2/s和(1.84±0.20)×10^-3mm^2/s,短径分别为(12.85±2.78)mm和(10.13±1.85)mm,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DC值判断淋巴结是否转移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7,取最佳分界值为1.68×10^-2mm^2/s。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1.1%和77.8%。结论:3.0TMR—DWI有利于胰腺癌患者转移性淋巴结的检出,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ADC值诊断胰腺癌转移性淋巴结的准确度高于短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