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3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56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李道伟  何丹  董齐  郭启勇 《辽宁医学杂志》2010,24(6):281-283,F0003
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AP)患者胸腔积液的临床意义,探讨胸腔积液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15例AP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胸腔积液的发生率及其与发病年龄、性别、Ran-son's评分、CT分级(CTSI)以及住院天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215例AP患者中,39例并发胸腔积液,发生率为22.15%;39例胸腔积液中25例(64.10%)发生重症急性胰腺炎(SAP),176例未出现胸腔积液患者中,9例(5.11%)转为SAP;181例轻症急性胰腺炎(MAP)患者仅5例(2.76%)发生胸腔积液,SAP患者的胸腔积液发生率显著高于MAP患者(P〈0.05);胸腔积液与SAP假性囊肿出现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发生胸腔积液患者的Ranson's评分、血淀粉酶水平、CTSI均显著高于无胸腔积液者(P〈0.05)。双侧胸腔积液19例,右侧胸腔积液8例,左侧胸腔积液12例,胸腔积液部位与病情严重程度无关,但左侧胸腔积液者住院天数较长(P〈0.05)。结论 AP与胸腔积液关系密切,胸腔积液可以作为评估SAP的一个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52.
目的旨在通过动物肝纤维化模型的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增强磁共振(MR)研究,分析不同程度肝纤维化对SPIO增强效应的影响。方法肝纤维化大鼠21只及正常大鼠8只于注射SPIO前及60min后行T2加权MR扫描。测量图像的信号强度(SI),计算信噪比(SNR)和信号强度变化百分比。肝脏标本行组织学检查,根据Scheuer的肝纤维化分期标准将大鼠分为4组。结果正常及肝纤维化组的SI及SNR于增强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1)。肝纤维化分期与信号强度变化百分比的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无相关性存在(P=0.212,r=0.239)。结论SPIO在肝纤维化与正常肝脏具有同样有效的增强作用。SPIO对肝脏增强效果的降低与慢性肝脏疾病的损害程度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53.
目的评价不同分辨率的医用单色液晶显示器对胸部DR影像识读的影响,探讨放射线科影像诊断显示器的合理购置方案。方法从PACS系统中在线选取胸部DR影像图93幅,其中正常图23幅、疑诊图32幅、确诊图38幅。请低年资、中年资、高年资医师各3名在3种不同分辨率的显示器上集中进行三次独立读图,对结节的有无的评判采用5等分法:肯定有、可能有、不确定、可能无、肯定无,对纹理显示质量的优劣的评判采用3等分法:优、良、差,每名医师针对每台显示器上的每幅图像给出自己的信任等级。采用SPSS13.0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于结节检测而言,高年资医师使用2MP、3MP、5MP显示器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4、0.784、0.816,中年资医师分别为0.754、0.764、0.768,低年资医师分别为为0.695、0.754、0.774;在相同分辨率显示器上不同年资的医师之间及同年资医师在不同分辨率的显示器上对肺结节的检出效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纹理显示质量的评判,除在5MP显示器上高年资和中年资医师、高年资和低年资医师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外,其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检测肺结节时使用分辨率为2MP、3MP、5MP显示器的诊断效能相当;在观测肺纹理显示质量时在5MP显示器上高年资的医师会得到更多的信息;对于放射科完全可以采用高、中、低分辨率显示器相结合组成诊断工作站系统,不同年资的医师和不同分辨率的显示器之间合理配置可以提高性价比。  相似文献   
54.
构建区域协同医疗平台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医疗卫生人员分布不均衡.医疗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看病贵,看病难”的主要原因。成一个区域协同医疗平台,是缓解上述问题的一种方法。目前,疗平台建设的内容。患者分布不均衡,医疗资源总体投入不足.这是目前我国构建一个地理区域内多家、多级医院之间的医疗网络.形区域协同医疗平台建设处于尝试阶段.阐述了区域协同医  相似文献   
55.
气管内留置螺旋状金属内支架的基础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为了明确气管在留置支架后的组织学改变,作者在3只成犬的气管内留置螺旋状金属内支架,观察2周、4周、12周后将其处死,并分别进行留置部的肉眼及光镜观察。结果:2周后支架大部已覆盖了一层透明的气管粘膜。4周后支架已全部被粘膜覆盖,粘膜下结缔组织增生,局部有散在的淋巴增生,表面散在少许息肉样赘生物,镜下为粘膜增生,管壁增厚。12周后支架不仅全部陷入粘膜下,有一部分支架钢丝已靠近气管软骨。局部结缔组织和淋  相似文献   
56.
螺旋CT诊断原发性输尿管癌的价值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目的:探讨原发性输尿管癌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的影像特点和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螺旋CT影像表现,分析其特点.14例患者中13例行增强扫描,1例为逆行性尿路造影后CT平扫,14例均行MPR/CPR重建,4例同时行MIP重建及VE检查.结果:CT增强轴位扫描及MPR/CPR重建能够清晰地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范围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MIP重建能很好地显示肿瘤引起的输尿管管腔不规则狭窄或截断改变;VE检查则能够从管腔内观察肿瘤的形态.结论:螺旋CT容积扫描及三维重建能够多平面、多方位、立体地显示病变,使病变定位、定性诊断更加准确,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7.
实验犬留置不同类型气管支架的基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气管覆膜支架植入在实验动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健康成年杂种犬18只,随机平均分为3组,气管内留置不同类型支架,A组留置全覆膜支架(全长6 cm覆膜),B组留置中段覆膜支架(全长6 cm,上下两端各1 cm不覆膜,覆膜长度4 cm),C组留置裸支架(全长6 cm).术后观察动物进食、排痰、呼吸情况,饲养20周后分别处死.观察气管标本大体和HE镜下改变,并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染色,定量分析增生细胞的阳性表达.结果 各组实验犬均未发生支架留置后的急性呼吸困难,有轻至中度呛咳,经观察,排痰量并无明显差异.均可正常饮水、进食,发声无异常.部份犬活动减少.支架不覆膜处,气管内壁组织增生较明显,气管腔狭窄程度大于支架覆膜处.各组HE染色镜下均表现为炎性反应,低柱状上皮细胞鳞状化生、肉芽增生和纤维增生性改变.3组覆膜处与不覆膜处的黏膜增殖细胞阳性表达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不覆膜处的黏膜增殖细胞比率较高.结论 ①气管支架有无覆膜在留置的短期内对于进食、呼吸状况及痰液的排出无明显影响;②气管支架留置后,覆膜段气管内膜组织增生水平要小于不覆膜段;③气管支架留置后,覆膜段的黏膜增值细胞阳性表达小于不覆膜段.覆膜支架的生物相容性好.  相似文献   
58.
3.0T磁共振全心方法冠状动脉造影的初步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初步评价三维(3D)全心方法冠状动脉造影在3.0T磁共振应用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采用3D分段k空间快速梯度回波序列(turbofieldecho,TFE),实时呼吸导航门控技术,心电向量(VCG)R波触发门控技术,在3.0T磁共振对12例健康志愿者进行磁共振冠状动脉造影(MRCA)检查。结果左主干和左前降支(LM LAD)、左旋支(LCX)及右冠状动脉(RCA)的血管长度(mm)分别为98±16、56±9、108±29;血管直径(mm)分别为2.6±0.4、2.4±0.3、2.6±0.3;左、右冠状动脉的信噪比(SNR)和强化噪声比(CNR)分别为35±12、19±6和23±5、18±3。结论初步研究显示全心方法MRCA在3.0T磁共振是可行的,能够显示冠状动脉的远段和管径较小的分支血管,显示了增强的信噪比。全心方法使冠状动脉定位采集过程变得简单,易操作。  相似文献   
59.
Caroli病的影像诊断(附8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aroli病(CD)是一种少见的肝内胆管囊状扩张性疾病,近年来随着影像诊断技术的进步,确诊病例逐渐增多,本文对我院2002年11月-2006年6月确诊的8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Caroli病CT、MRI及MRCP表现及其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DCE-MRA)对原位肝移植(OLT)术前受体血管的评价价值.方法以手术病理为金标准,回顾性分析30例肝移植患者术前的3D-DCE-MRA图像,包括动静脉血管的信噪比、对血管变异的显示及血管管径测量的准确性.结果 30例OLT患者术前3D-DCE-MRA检查均获成功.动脉平均信噪比20.58±3.74,门静脉平均信噪比13.43±4.12;肝动脉解剖变异5例,其中MichelsⅡ型1例、MichelsⅢ型2例、 MichelsⅤ型1例及MichelsⅥ型1例,门静脉高压侧支循环建立17例, 肝动脉轻度狭窄2处,中度以上狭窄4处,腹腔干起始部狭窄1处,第二肝门处静脉系统狭窄3处,3D-DCE-MRA均准确显示.结论 3D-DCE-MRA可以清晰显示肝动脉、门静脉及第二肝门处的肝静脉和下腔静脉.可以对肝动脉的变异和狭窄、门静脉高压侧支循环建立以及第二肝门情况做出准确评价.3D-DCE-MRA可以作为原位肝移植术前受体血管评价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