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7篇
医药卫生   3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灌洗在呼吸道疾病中的应用及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灌洗技术已广泛用于呼吸道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其中以诊断为目的的灌洗称为诊断性灌洗术,用于治疗目的的则称为治疗性灌洗术。本文就灌洗在呼吸道疾病中的应用及进展情况作一综述。1诊断性灌洗术1.1支气管肺泡灌洗支气管肺泡灌洗(bronchoalveolar lavage,BAL)是利用纤维支气管镜向支气管肺泡注入生理盐水并随即抽吸、收集肺泡表面衬液,检查其细胞成分和可溶性物质的一种方法[1],该技术自上世纪70年代中期由国外学者首次报道以来,已随着实验医学的发展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的检测…  相似文献   
82.
烧伤创面换药都离不开清洗创面,清洗创面一般都用1∶2 000新洁尔灭溶液或洗必太等溶液涂泼在患者创面上,再用消毒纱布反复沾吸清洗。特别是大面积烧伤病人在卧床不起时的清创,即要保持病人的体温、又要快速给患者清创。虽然已尽最大努力清创,但总是不能将创面痂缝里的污浊与细菌清洗干净,很大程度影响到创面感染和愈合。而且还不可避免地把患者床单和医生的裤袜沾湿,这样既给创面患者增加了痛苦,又给医务人员带来许多困难。清洗创面是历年来最使医务人员烦恼的事,因此我们结合多年清创换药经验,研制出负压吸引喷液组合清洗烧伤创面的装置(图…  相似文献   
83.
吸入性损伤 (inhalationjnjury ,INI)是热力和 /或烟雾引起的呼吸道以至肺实质的损害 ,临床表现为缺氧、肺水肿、肺部感染乃至ARDS ,为烧伤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INI的治疗以通气支持为主 ,但现有的通气模式不仅存在许多缺点和局限性 ,而且可能会带来进一步的肺损害 (通气相关性损害 ) ,于是促使人们去研究新的改善气体交换和肺内病理损害且不良反应小的治疗方法 ,其中之一就是液体通气 (liquidventila tion ,LV)。现就LV治疗INI的有关问题综述如下。一、LV的概念和分类LV是指以液体为呼吸气体的载体 ,全部或部分替代气体在肺中完成…  相似文献   
84.
三氧化二砷对肝癌Mahlavu细胞内线粒体跨膜电位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作用于肝癌细胞后对其增殖抑制及线粒体跨膜电位(△Ψm)的影响。[方法]用As2O3作用于体外培养人肝癌Mahlavu细胞,用MTT法检测As2O3对人肝癌Mahlavu细胞增殖的影响,并用流式细胞仪观察As2O3对人肝癌Mahlavu细胞△Ψm的影响。[结果]MTT检测显示As2O3能明显抑制人肝癌Mahlavu细胞的增殖,并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As2O3作用后的人肝癌Mahlavu细胞内△Ψm明显降低(P〈0.01),并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结论]As2O3可降低人肝癌Mahlavu细胞△Ψm并可由此诱导细胞凋亡而抑制其增殖。这可能也是As2O3诱导肝癌Mahlavu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5.
目的:研究胃癌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与肿瘤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相关性。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检测术前外周血清及胃液中MMP-9蛋白水平。结果:胃癌组、对照组血清中金属蛋白酶平均水平分别为406.03±257.18ng/ml、167.35±54.04ng/ml,(P〈0.01);TNM晚期、淋巴结转移阳性者术前外周血清蛋白含量显著高于TNM早期、淋巴结转移阴性者(P〈0.01)。胃癌组术前胃液中MMP-9蛋白平均水平为77.59±191.97ng/ml,对照组胃液中MMP-9蛋白平均水平为0.81±2.39ng/ml,(P〈0.01)。肿瘤侵犯至浆膜层、TNM晚期、淋巴结转移阳性者蛋白含量显著高于肿瘤未侵犯至浆膜层、TNM早期、淋巴结转移阴性者(P〈0.01)。结论:检测胃癌患者术前胃液中血清中蛋白酶水平能反映肿瘤进展。  相似文献   
86.
背景:组织工程化皮肤移植后常因缺乏足够的血管化而导致低灌注和缺血损伤。利用转基因技术,可将血管生成调控因子基因导入目的细胞,使其表达某些调控因子,进而利于血管生成。 目的:观察转基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促进组织工程皮肤血管化基因治疗的可行性。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8-03/11在江西省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研究所完成。 材料: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由试验者取自临床骨髓穿刺检查骨髓正常的患者。pShuttle-CMV/VEGF165 质粒转化大肠杆菌菌种由武汉协和医院郜勇博士惠赠。16只新西兰大白兔用于皮肤缺损模型的制作,分为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真皮支架材料组进行移植。 方法: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结合贴壁法分离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以pShuttle-CMV/VEGF165质粒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于兔背部两侧制备2 cm×2 cm 的正方形全层皮肤缺损3个,并分别以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165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不含细胞的真皮支架材料植入全层皮肤缺损创面。 主要观察指标:观察局部组织微血管密度变化及移植物成活率。 结果:术后7 d,3组创口周围皮肤均无明显红肿及炎症反应,移植物与创面接触紧密,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可见部分真皮泛红, 真皮支架材料组不明显,术后3周创面基本愈合,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创面的毛细血管密度较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真皮支架材料组明显增高(P < 0.01),14 d时3组中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血管密度仍最高,但3组数据无统计学差异。术后二三周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移植物成活率最高(P < 0.01)。 结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改善和促进局部血管再生,促使新的毛细血管从创面长入移植的组织工程皮肤,从而促进组织工程皮肤的早期血管化及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87.
淦鑫  郭光华 《陕西医学杂志》2009,38(9):1138-1141
目的:探讨IL-1β和COX-2在新西兰白兔烟雾吸入性损伤修复中表达的变化及其作用。方法:将新西兰白兔3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烟雾吸入性损伤后第1天,第4天,第7天,第14天,第21天,共6组,应用RT-PCR方法检测各组IL-1βmRNA和COX-2mRNA的表达。建立烟雾吸入性损伤修复模型,光镜下观察烟雾吸入对新西兰白兔气管、肺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1)病理变化表明烟雾吸入性损伤第1、4、7天组以损伤后炎症反应为主(损伤期),第14、21天组以损伤后修复为主(修复期),这表明烟雾吸入性损伤修复模型成功建立;(2)RT-PCR结果表明:IL-1βmRNA表达在烟雾吸入性损伤后第1天立即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损伤期第1、4天组IL-1βmRNA表达明显高于修复期第14、21天组,第4天组(1.75±0.31)与第14天组(0.75±0.33)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COX-2mRNA表达在烟雾吸入性损伤后第1天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第21天达到最高,修复期第14、21天组COX-2mRNA表达明显高于损伤期第1、4天组,第14天组(1.86±0.31)与第1天组(1.03±0.26)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通过建立烟雾吸入性损伤修复模型,检测IL-1βmRNA与COX-2mRNA表达变化,发现IL-1βmRNA在损伤期表达上调,而COX-2mRNA在修复期表达升高,表明IL-1β和COX-2在烟雾吸入性损伤修复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癌基因C—erbB-2、nm23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5例胃癌组织的C—erbB-2和nm23的表达,分析其与胃癌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1)85例胃癌标本中C—erbB-2及nm23表达率分别为74.1%(63/85),52.9%(45/85);(2)c—erbB-2阳性表达与胃癌部位,肿瘤大小及肿瘤浸润深度密切相关,与胃癌组织学类型及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3)无淋巴结转移及Ⅰ+Ⅱ期胃癌的nm23的表达率(85.7%及72.7%),显著高于伴有淋巴结转移及Ⅲ+Ⅳ期病例(42.2%及46.0%)(P〈0.01及P〈0.05);(4)C—erbB-2阳性和nm23低表达者对肿瘤的侵袭和肿瘤发展过程可能有协同作用(P〈0.01及P〈0.05)。结论C—erbB-2对胃癌的生长和浸润有促进作用,nm23在伴有淋巴结转移的肿瘤中呈低表达;C—erbB-2和nm23可作为反映胃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之-。  相似文献   
89.
目的利用RNAi技术特异性抑制食管癌EC109细胞株叶酸受体α(folate receptord,αFR)mRNA表达,研究其对EC109细胞株体外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化学合成针对FRα基因3个不同靶点的3条FRαsiRNA(FRαsiRNAl,FRαsiRNA2和FRαsiRNA3),分别转染EC109细胞株,以未转染细胞为正常对照,转染阴性siRNA的细胞为阴性对照。免疫印迹法检测FRα蛋白表达,CCK8法检测RNA干扰后24,48,72,96h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RNA干扰后24,48,72,96h细胞凋亡。结果免疫印迹法提示FRαsiRNA1组FRα表达为正常对照组的14.7%;FRαsiRNA2组FRα表达为正常对照组的55.1%;FRαsiRNA3组FRα表达为正常对照组的62.9%;干扰后24,48,72,96h细胞存活率均降低,分别为(81.15&#177;1.97)%,(68.18&#177;3.45)%,(49.82&#177;7.64)%,(32.92&#177;2.61)%。干扰后96h细胞存活率最低,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干扰后24,48,72,96h干扰组凋亡分别为(3.95&#177;0.45)%,(6.23&#177;1.11)%,(10.00&#177;0.30)%,(3.07&#177;0.40)%,干扰后72h凋亡率最高,与正常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化学转染法成功转染并抑制了FRα在食管癌细胞株EC109中的表达,干扰后细胞增殖受抑制,凋亡增加。  相似文献   
90.
目的:了解早期肠内谷氨酰胺补给对烫伤后肠黏膜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 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标准肠内营养组(EN组)和谷氨酰胺补给组(EN+Gln组), 每组32只, 制成烫伤动物模型(30% TBSA Ⅲ度烫伤), 伤后早期分别给予标准肠内营养制剂(能全力)和标准肠内营养制剂+谷氨酰胺, 于第1、4、7、10天观察血清D-乳酸, Western blot半定量分析紧密连接结构蛋白Occludin和RTPCR分析ZO-1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烫伤后血清D-乳酸水平升高, EN组在观察时间内血清D-乳酸水平没有恢复至伤前水平, EN+Gln组在伤后4 d恢复(4.5±0.8 mg/Lvs 3.8±0.6 mg/L); Western blot半定量分析显示EN+Gln组伤后Occludin表达先下降后上升,在4、7 d时明显高于EN组(1.18±0.14 vs 0.79±0.09, 1.59±0.16 vs 1.12±0.13, 均P<0.05);烧伤后1 d时, 2组ZO-1 mRNA表达与伤前比较均明显下降(0.71±0.19, 0.76±0.17 vs 1.00, 均P<0.05), 4 d时EN+Gln组与EN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1.17±0.16 vs 0.76±0.15,P<0.05), 其余时间点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肠内谷氨酰胺补给支持能快速逆转烧伤后TJ结构蛋白Occludin、ZO-1表达的下降, 从而改善肠黏膜的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