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3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21.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主动脉弓离断畸形早期诊断的价值和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主动脉弓离断畸形患儿的超声心动图检查资料,并与心导管造影检查和手术结果相对照。结果与心导管造影和手术结果相对照,超声心动图正确诊断17例,漏诊2例。确诊病例中病理分型基本正确,其中A型14例,B型2例,C型1例。漏诊病例中1例为A型,另一例为B型。19例患儿均合并动脉导管未闭和室间隔缺损,其中1例合并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2例合并房间隔缺损。结论超声心动图可早期诊断主动脉弓离断畸形,其操作简单易行,既无创又有较强的重复性,对提高该病早期确诊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对川崎病冠状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5例川崎病冠状动脉瘤患儿分别进行二维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并进行对比。结果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能清晰显示冠状动脉内膜增粗增厚及血栓形态和大小。结论与二维超声心动图比较,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更能反映冠状动脉瘤内血栓的真实立体结构,定位准确。  相似文献   
23.
目的分析右肺动脉异常起源于升主动脉(AORPA)的超声诊断质量和漏误诊原因,探讨提高AORPA超声诊断准确性的措施。 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北京儿童医院经手术证实为AORPA的患儿共16例,男性7例,女性9例,年龄5 d~12岁,中位年龄4个月。分析患儿临床表现、首诊及术前超声心动图表现、超声诊断分级等。 结果AORPA患儿临床表现主要为青紫及反复呼吸道感染。其超声心动图直接征象表现为肺动脉分叉结构消失,右肺动脉起自升主动脉不同部位;最重要的间接征象表现为中度及以上的肺动脉高压。13例(81.3%,13/16)首诊超声心动图诊断结果分级为“符合”,3例(18.7%,3/16)诊断结果为“不符合”,其中2例(12.5%,2/16)诊断为粗大动脉动脉导管未闭,漏诊近端型AORPA,1例(6.3%,1/16)远端型AORPA误诊为右肺动脉缺如。16例(100%,16/16)术前超声心动图诊断结果分级均为“符合”。 结论AORPA发病率极低,患儿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超声医师应熟悉其声像图特征,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时发现中度及以上肺动脉高压时应注意是否存在AORPA,注意扫查肺动脉分叉、升主动脉及第一支头臂血管附近是否存在异常血管,提高诊断质量。  相似文献   
24.
正常成年人心肌各节段运动速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目的 探讨正常成年人不同节段心肌运动速度的变化规律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心肌组织速度成像技术观察108例正常成年人左、右心室不同室壁各节段心肌收缩期峰值速度(Vs)、舒张早期峰值速度(Ve)、心房收缩期峰值速度(Va)和Ve/Va,并分析其变化规律以及年龄、性别、体表面积和心率对其的影响。结果 ①不同室壁心肌运动速度不同,右室侧壁最高,前、后间隔最低,而左室侧壁、下壁、前壁和后壁则介于二者之间;②同一室壁不同节段心肌运动速度显著不同,由基底段、中段至心尖段运动速度逐渐减低;③各节段心肌Ve/Va值由基底段至心尖段逐渐增加,左室侧壁和前壁Ve/Va值显著高于其他室壁;④年龄是影响室壁舒张期速度的主要因素,随着年龄增长,Ve逐渐减低,Va逐渐增加,而Ve/Va值逐渐减低。结论 左、右室不同心肌节段运动速度呈规律性变化,年龄对心肌舒张速度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个性化带教方式在手术室护生教学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手术室实习护生48名随机分为2组,个性化带教组24名,常规带教组24名,分别实施个性化带教和常规撇,通过理论考试、操作考核评价2组护生学习情况,通过组织教学研讨会,了解带教老师对个性化带教方式的优缺点评价。结果理论考试、操作考核分数2组比较,个性化带教组明显优于常规带教组(p〈0.05)。教学研讨会结果:个性化带教方式对带教老师、护生及护理专业的发展有利,但要求高、压力大、费力、费时。结论个性化带教方式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效果的提高,有利于带教老师综合能力和素质提高,适应护理专业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威廉斯综合征心血管系统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8月至2012年2月确诊的威廉斯综合征患者15例,男11例,女4例,年龄为2个月至15岁10个月.分析威廉斯综合征心血管病变的超声心动图特点,总结超声心动图对威廉斯综合征心血管系统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15例威廉斯综合征患者均有主动脉瓣上狭窄,二维超声显示主动脉窦上方局限性环形狭窄,或弥漫性发育不良致内径变窄;彩色多普勒显示主动脉瓣上方狭窄处五彩镶嵌血流束.本组病例中4例为单纯主动脉瓣上狭窄,11例合并肺动脉狭窄;冠状动脉内径增宽5例,左心室壁增厚3例,主动脉瓣狭窄2例,二尖瓣脱垂1例.合并其他先天性心脏畸形7例,分别为主动脉缩窄2例、室间隔缺损1例、房间隔缺损2例、动脉导管未闭2例.15例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5例患者行外科手术,诊断结果均与超声检查一致.结论威廉斯综合征患者心血管系统病变发病率高,其中以主动脉瓣上狭窄最为常见,超声心动图能对其作出明确诊断,可以作为诊断威廉斯综合征心血管病变的首选无创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7.
目的分析肺动脉吊带的超声心动图误诊原因,探讨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本病的诊断价值。方法以我院2006年10月至2010年2月经增强CT检查及手术治疗证实的25例肺动脉吊带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结果 25例肺动脉吊带患儿均因呼吸道症状来我院就诊,经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18例、疑诊2例、误诊5例。确诊的18例患儿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肺动脉分叉消失,主肺动脉直接延续为右肺动脉,于右肺动脉发出异常起源的左肺动脉,诊断正确率为72.0%(18/25)。2例疑诊患儿是因肺部疾患影响透声窗导致观察受限。误诊的5例患儿中有3例为肺动脉吊带合并动脉导管未闭,超声心动图检查仅诊断出动脉导管未闭而漏诊肺动脉吊带;余2例为肺动脉吊带合并右旋心,超声心动图检查误诊为右肺动脉缺如。25例患儿中单纯肺动脉吊带6例,合并其他心血管畸形19例。25例患儿均伴有不同程度气道受压,有明显气道狭窄的23例。结论超声心动图检查可早期确诊肺动脉吊带,多切面扫查肺动脉分叉及左右分支走行,可减少本病的误诊。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UF-1000i全自动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细菌信息对临床尿路感染(UTI)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16例临床疑似尿路感染患者尿液样本,分别采用UF-1000i全自动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和尿液细菌培养及鉴定,比较两者结果。结果 216例临床诊断为尿路感染患者的UF-1000i全自动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细菌数量检测阳性率为38.0%(82/216),细菌培养阳性率为31.0%(67/216),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经统计无显著性差异(P0.05)。UF-1000i全自动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细菌检测诊断尿路感染的敏感度为69.0%、特异性为82.9%、假阳性率为17.1%、假阴性率为31.0%、阳性预测值为73.2%、阴性预测值为79.8%、诊断符合率为77.3%。结论 UF-1000i全自动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检测简易、快速,细菌检测有助于及时辅助尿路感染临床诊断,可作为临床筛查的手段。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的诊断价值及局限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1年12月在北京儿童医院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及手术证实为TAPVC患儿44例,分析其超声心动图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根据肺静脉回流途径的特点总结TAPVC亚型及回流中存在的变异,并与术中所见相比较.结果 TAPVC患儿超声心动图共同征象:直接征象为左心房偏小,左心房内无肺静脉入口,左心房后方可见由4支肺静脉汇合形成的共同肺静脉干;间接征象为右心房、右心室重度增大,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示心房水平完全的右向左分流信号.44例TAPVC患儿中心上型28例(63.6%,28/44)、心内型12例(27.3%,12/44)、心下型1例(2.3%,1/44)、混合型3例(6.8%,3/44).心上型可根据回流途径分为3种亚型,分别为左行(26例)、双行(1例)、直行(1例)亚型;心内型可分为2种亚型,分别为回流冠状静脉窦(10例)、回流右心房(2例)亚型;心下型(1例)无亚型;混合型走行较复杂,2种亚型均为3+1型(3例).肺静脉回流途径狭窄、肺静脉分支异常为较常见的变异.超声诊断回流部位准确率达97.7%(43/44),回流途径准确率达93.2%(41/44).结论超声心动图是诊断TAPVC最为简便、快捷的方法.诊断准确率高,且可明确分型.肺静脉回流途径的走行及变异为超声心动图诊断TAPVC难点.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小儿心脏横纹肌瘤的超声心动图特点,分析小儿心脏横纹肌瘤与结节性硬化症之间的关系.方法 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59例已确诊为结节性硬化症的患儿进行多切面探查,并结合患儿临床特征及辅助检查,分析其与心脏横纹肌瘤的关系,总结小儿心脏横纹肌瘤的超声心动图特点.结果 59例临床确诊的结节性硬化症患儿中,发现有心脏横纹肌瘤的35例(占59%),其中8例为超声首先发现心脏横纹肌瘤,后经临床其他检查确诊为结节性硬化症.35例心脏横纹肌瘤患儿中,心脏多发部位肿瘤22例,以左心室内最多,形态以圆形或椭圆形偏强回声结节为特点,与心肌分界清楚.结论 小儿心脏横纹肌瘤与结节性硬化症密切相关.当超声医师发现心脏横纹肌瘤时要考虑是否患有结节性硬化症的可能;临床医师对结节性硬化症患儿均应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以确定有无心脏横纹肌瘤.以期在临床上对心脏横纹肌瘤及结节性硬化症做出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