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4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对血红蛋白电泳时HbA2在正常范围内的β地中海贫血的基因突变类型进行分析。方法对所有的标本进行血常规、血红蛋白电泳,PCR-反向斑点杂交同时检测17种中国人常见的β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确定其基因型,对于经常规基因检测不能确诊的基因突变,采用直接测序法。结果 1084例确诊为轻型β地中海贫血的标本中,血红蛋白电泳时1018例HbA2≥3.5%,占93.91%,66例〈3.5%,占6.09%,这66例轻型β地中海贫血有9种基因突变类型,分别为:CD41-42(-TTCT)35例、CD17(A→T)15例、IVS-Ⅱ-654(C→T)4例、-28(A→G)4例、CD71-72(+A)3例、CD43(G→T)2例、IVS-Ⅰ-1(G→T)1例、-29(A→G)1例、CD31(-C)1例。结论血红蛋白电泳时HbA2在正常范围内并不能完全排除轻型β地中海贫血,轻型β地中海贫血的诊断需结合血常规、血红蛋白电泳、基因检测等综合分析,以避免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卒中患者上肢运动过程中躯干肌用力疲劳情况。
方法 前瞻性连续纳入2019年4-9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卒中患者作为卒中
组,并招募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使用木插板分别让卒中患者的健侧和患侧上
肢、健康志愿者利手侧上肢进行前后向置物-返回运动各15次,分3组完成,每组5次,组间间隔30 s。
受试者在运动前后根据改良版Borg自觉用力程度量表对其自身疲劳程度进行评价,对比受试者运动
前后的量表评分结果。利用表面肌电技术采集进行前后向置物-返回运动时躯干肌(运动侧斜方肌、
双侧腹直肌、双侧腹外斜肌、双侧胸段及腰段竖脊肌)的肌电频域指标[平均功率频率(mean power
frequency,MPF)]平均值,分别比较卒中患者健侧、患侧运动时与健康志愿者利手侧肌肉MPF的差异。
结果 卒中组患侧和健侧上肢运动后改良版Borg自觉用力程度量表评分均较运动前升高(均P
<0.001),而对照组运动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使用表面肌电图技术分析发现,在前后向置物-返
回运动过程中,相比对照组,卒中组患者不论用患侧还是健侧上肢运动,其健侧腹直肌、患侧腹直
肌、健侧腹外斜肌、患侧胸段竖脊肌的MPF均较低,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余肌肉两组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卒中患者双上肢活动时躯干肌群容易出现疲劳。在进行上肢前后向置物-返回动作过程中,
双侧腹直肌、健侧腹外斜肌和患侧胸段竖脊肌的疲劳程度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23.
目的 分析Omega-6/Omega-3比例与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患者死亡率的关联,为降低CVD患者死亡风险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英国前瞻性队列(UK Biobank)数据库,暴露变量为血浆Omega-6/Omega-3比例,结局为全因、CVD死亡、缺血性心脏病(ischemic heart disease,IHD)死亡和卒中死亡。采用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Omega-6/Omega-3比例与CVD患者死亡风险的关联,计算风险比(hazard ratio,HR)和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对性别、年龄等危险因素分层并分析其与Omega-6/Omega-3比例的交互作用,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法(restricted cubric spline,RCS)描述其剂量反应关系,利用敏感性分析检验模型的稳健性。结果 共纳入35 096名参与者,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显示Omega-6/Omega-3比例增加,CVD患者的全因死亡、CVD死亡和缺血性心脏病死亡率均增加(均P趋势<0.0...  相似文献   
24.
郑海清  傅小莉  徐磊 《海南医学》2010,21(16):67-68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症(BPH)伴糖尿病病人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分析23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监测、控制和术前、术中、术后血糖控制,注意膀胱冲洗,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较平稳。术后下尿路感染3例,其中切口感染1例,附睾炎1例(合并下尿路感染),电切综合征(TURS)1例,均治愈。结论合理采用胰岛素严格控制血糖,应用抗生素,控制手术时间和手术后营养支持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合并糖尿病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孕中期不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不同血糖指标异常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9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进行产检和分娩的2224例诊断为GDM的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HbA1c水平将其分为4组:A组为6.0%(1375例),B组为6.0%~6.5%(619例),C组为6.6%~7.0%(170例),D组为7.0%(60例);对75 g OGTT检测结果中仅其中1项时间点血糖异常为GDMⅠ组(1328例)、两项时间点血糖异常为GDMⅡ组(638例)、3项时间点血糖异常为GDMⅢ组(258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HbA1c水平和血糖异常项数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①C组和D组孕妇孕前体质量指数(BMI)为超重及以上和经产妇的占比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Ⅲ组孕妇年龄在36~40岁和40岁、孕前BMI为超重及以上、经产妇、有不良孕产史、有糖尿病家族史以及HbA1c水平为6.6%~7.0%和7.0%的占比都高于GDMⅠ组,但孕妇孕期体质量增长低于GDMⅠ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HbA1c水平在6.6%~7.0%和7.0%时是导致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75(95%CI 1.12~2.75)和3.03(95%CI 1.45~6.32);3项血糖值均异常时是导致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OR值为2.13(95%CI 1.40~3.22)。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越高,血糖异常项数越多,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也越高,临床上应对HbA1c6.6%和(或)OGTT 3项血糖值异常的孕妇给予高度关注,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少儿期缺乏关爱与中老年人认知障碍的相关性。方法 基于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开展的"广州生物库队列研究"(GBCS)第三期基线调查资料,选取其中完成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的9 223名≥ 50岁广州市中老年人,回顾性调查其少儿期是否觉得有亲密亲属关心支持、是否与母亲连续分开≥ 1年、是否父母双亡3个反映少儿期关爱情况的变量,分别采用线性回归模型、非条件logistic回归和多项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少儿期关爱与中老年MMSE得分和认知障碍的相关性。结果 经调整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居住地、婚姻状况、体力活动、吸烟、饮酒、职业、个人年收入、少儿期家庭经济环境和抑郁症状后,少儿期觉得缺乏亲密亲属的关心支持、与母亲连续分开≥ 1年、父母双亡与中老年MMSE得分负相关,偏回归系数β值(95%CI)分别为-0.44(-0.65~-0.23)、-0.26(-0.38~-0.14)和-0.61(-0.96~-0.27)。少儿期觉得缺乏亲密亲属的关心支持、与母亲连续分开≥ 1年、父母双亡均与认知障碍风险增加有关,OR值(95%CI)分别为1.43(1.15~1.78)、1.26(1.08~1.47)和1.64(1.16~2.31),其中,小学及以下文化者分别为1.27(1.01~1.62)、1.29(1.09~1.55)和1.75(1.19~2.55);初中及以上文化者,仅亲密亲属与中老年认知障碍风险增加相关,OR=2.26(95%CI:1.41~3.50)。结论 少儿期缺乏关爱与中老年认知障碍有关,重点表现在文化程度较低者。  相似文献   
27.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的不断恶化,口腔癌的患病率也在缓慢上升,严重影响着患病人群的生活质量^[1]。健康教育是回报率最高的教育投资,常规的健康教育主要包括:入院环境介绍,疾病、饮食、用药相关知识,各项检查注意事项等^[2],但缺乏口腔癌患者的针对性教育内容和形式。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总结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相关的电生理指标和量表,以实现痉挛临床管理的一体化。方法 检索建库至2021年5月15日Web of Science、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脑卒中后肢体痉挛识别与评估的相关文献,对脑卒中后肢体痉挛评估的相关量表和电生理指标进行综述。结果 目前临床用于脑卒中后肢体痉挛评估的量表主要包括改良Asworth量表、综合痉挛量表和改良Tardieu量表。F波、H反射、运动诱发电位、惊跳反射响应时间、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等电生理指标能用于识别与评估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结论 需进一步开展临床研究探讨如何更加客观、精准地早期识别和评估痉挛。  相似文献   
29.
30.
目的:探讨运动训练对慢性脑灌注不足大鼠认知功能及髓鞘再生和小胶质细胞表型转变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和运动训练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two-vessel occlusion,2VO)建立大鼠慢性脑灌注不足引起的血管性认知障碍模型。运动训练组于术后48h进行跑笼训练,假手术组和对照组则不予以任何运动干预。各组大鼠于术后第28d采用Morris水迷宫和新物体识别实验评估认知功能,免疫荧光染色观察SMI32和MBP的表达,以及CD86/Iba-1和IGF1/Iba-1双阳性小胶质细胞的数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运动训练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穿越平台的次数和在关键象限停留的时间增加,新物体辨别系数升高(P0.05)。同时,运动训练组MBP的表达增强,SMI32的强度降低(P0.05)。此外,运动训练组IGF1/Iba1阳性的M2型小胶质细胞数量增加,CD86/Iba1阳性的M1型小胶质细胞激活减少(P0.05)。结论:运动训练能够改善慢性脑灌注不足大鼠的认知功能,其机制可能与运动训练诱导小胶质细胞向M2型转变,促进髓鞘再生修复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