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9篇
医药卫生   27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两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用于肾活检石蜡切片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两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是以辣根过氧化物酶 (HRP)标记的多聚体与抗鼠或兔LgG的二抗相连 ,操作时只需进行一抗和二抗两步孵育。由于多聚物提供了增强的信号扩大系统 ,使其比SP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具有更高的灵敏性 ;多聚物中无生物素 ,不会与组织中生物素结合而造成非特异性着色。我们将两步免疫组织化学法用于肾活检石蜡切片免疫沉积物染色。材料与方法1.试剂 :兔抗人IgG、IgM、IgA、C3c、C4C、C1q为Dako公司产品 ;两步法免疫组织化学试剂、胰酶消化液和AEC显色剂均为美国MaximBiotechInc的即用…  相似文献   
62.
正患者男性,52岁,因高血压8年,胸闷、双下肢浮肿20天入院,患者无头晕头痛,无恶心呕吐,无糖尿病病史,无狼疮表现。实验室检查:Hb 170.0 g/L↑,血尿阳性,尿蛋白定量2 g/24h↑,血Scr 104.00μmol/L,Ca 2.20 mmol/L,P 1.50  相似文献   
63.
移植肾穿刺活检83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移植肾在术后出现合并症时穿刺活检的病理结果,探讨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对83例移植肾进行活组织检查,并进行病理学诊断与分类,结合移植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42例(50.6%),急性排斥反应14例(16.9%),肾小球肾炎12例(14.5%),肾小管药物中毒4例(4.8%),血管性排斥反应2例(2.4%),IgA肾病2例(2.4%),急性肾小管损伤1例,间质纤维化1例,移植肾肾梗死1例,未见排斥反应4例。急性排斥反应14例中有6例肾小管周毛细血管C4d(+),阳性率达42.8%。结论移植肾活检安全可靠,是诊断术后多种合并症的有效手段;常规活检有助于及早发现不良因素。  相似文献   
64.
患者 ,男 ,以乏力、食欲不振 6个月余、腹胀、双下肢水肿、尿黄、巩膜黄染 1个月余 ,体重减轻 7.5千克于 2 0 0 3年8月 14日入院。在当地医院磁共振提示 :慢性胆囊炎 ,胆石症 ,肝肿大 ,少量腹水 ,右侧胸腔少量积液。曾用利尿剂 ,腹水和下肢水肿消失 ,但腹部进行性增大 ,而转入住院治疗。无肝炎和血吸虫病史。既往有高血压、高血脂病史。家族史无特殊。入院时体检 :体温 37.5℃ ,脉搏 76次 /min ,呼吸 2 0次 /min ,血压 115 / 6 0mmHg(1mmHg =0 .133kPa)。神清 ,皮肤巩膜轻度黄染 ,可见肝掌 ,无蜘蛛痣。浅表淋巴结肿大。口唇红 ,舌无肿大。…  相似文献   
65.
患者,男性,22岁,因“反复发作性意识丧失、四肢抽搐4年”入院。患者无明显诱因于2009年12月开始发作,表现为全身强直抽搐发作,近2年表现为复杂部分性发作,服用抗癫痫药物,效果不佳。MRI平扫示右侧岛叶皮层增厚,局部见结节状异常信号影,最大层面1.0 cm ×0.8 cm大小,界尚清,T1 W1等低信号,T2 W1混杂高信号(图1)。行右侧岛叶病变切除术,送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改良免疫组化染色法在诊断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的应用前景。方法:改良免疫组化染色法采用高温高压+XXIV型蛋白酶消化的抗原修复法,行一抗和二抗两步孵育法,其中二抗与酶标多聚体相连。病人肾组织标本同时行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作对照。结果:(1)40例血清学HBsAg阳性患者的肾穿组织标本中,改良免疫组化染色法HBsAg阳性27例,阳性率为67.5%;HBcAg阳性7例(其中HbsAg同时阳性6例,HbsAg阴性1例),阳性率为17.5%;HbsAg、HBcAg同时阴性12例。免疫荧光染色法HBsAg阳性29例(72.5%);HBcAg阳性10例(25.0%,均同时呈HbsAg阳性);HbsAg、HBcAg同时阴性11例。(2)两种染色比较,HbsAg阳性率相近(改良组化67.5%VS荧光72.5%),其中同时阳性的有22例,同时阴性的5例,总一致率为67.5%(27/40),阳性一致率在改良免疫组化染色中为81.5%(22/27),在免疫荧光染色中为75.9%(22/29)。(3)10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的患者中,改良免疫组化HbsAg染色阳性9例,免疫荧光染色阳性7例;血白蛋白〈30g/L而尿Pro定量未达到〉3.5g/24h的患者7例;6例病理呈膜性或/和膜增殖性肾炎(其中改良组化染色阳性5例,荧光染色阳性3例)。有2例行肝组织穿刺活检,病理显示肝脏病变。结论:改良免疫组化染色可提高HBV-GN的乙肝抗原检测率,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7.
狼疮肾炎热瘀证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狼疮肾炎热瘀证与临床及肾脏病理损害的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分析30例狼疮肾炎热瘀证与30例狼疮肾炎非热瘀证的临床及肾脏病理资料。结果:狼疮肾炎热瘀证多见于SLE活动期,热瘀证组抗dsDNA阳性率、SLEDAI积分明显高于非热瘀证组(P〈0.01),而补体G、C4明显低于非热瘀证组(P〈0.01);除血浆tPA含量外,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1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含量在两组病人间存在统计学差异,热瘀证组明显高于非热瘀证组(P〈0.01~0.05);热瘀证组肾脏病理的活动积分显著高于非热瘀证组;热瘀证组肾组织纤维蛋白原相关抗原(FRA)沉积程度明显强于非热瘀证组。结论:狼疮肾炎热瘀证与临床及病理损害有一定相关性,狼疮肾炎热瘀证与狼疮活动、肾脏病理活动、全身及肾脏局部高凝和纤溶低下有一定相关。  相似文献   
68.
金胺O荧光染色和抗酸染色在结核病诊断中的联合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病理诊断工作中,结核病的诊断主要依靠HE染色的形态特点和抗酸染色找到结核杆菌作为确诊依据[1].然而,实际工作中结核病变形态有时不典型,需要其他疾病鉴别.在常见的几种结核杆菌的检测方法中[2,3],抗酸染色结核杆菌检出率不足30%,结核杆菌培养阳性率为25%~75%,PCR检测结核杆菌DNA阳性率为77%~90%,但后两种方法对实验室要求较高,在基层医院中难以开展.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探讨弥漫性特发性肺神经内分泌细胞增生伴微小瘤形成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 对1例弥漫性特发性肺神经内分泌细胞增生伴微小瘤形成进行光镜和免疫组化检测并文献复习.结果 弥漫性特发性肺神经内分泌细胞增生及微小瘤常继发于肺间质性疾病,好发于中年人或非吸烟老年女性,临床表现为干咳和气短等气道堵塞症状,病情进展极其缓慢,体征可不明显.镜下表现为在支气管扩张、慢性炎细胞浸润、肺间质弥漫纤维化的基础上出现多灶性神经内分泌细胞增生(直径<5 mm),增生的细胞可局限于支气管和细支气管上皮或突破基膜向间质浸润.细胞呈短梭形或椭圆形,大小相对一致,核分裂象罕见.免疫组化染色Syn、CgA、CD56强阳性;广谱CK、CK-L、CK-H阳性;增殖指数Ki-67较低,p63、Vim等阴性.结论 弥漫性特发性肺神经内分泌细胞增生伴微小瘤形成是类癌的癌前病变,临床表现不明显,常为偶然发现,确诊主要靠病理学检查及免疫组化,临床处理以密切随访为主,必要时可行外科治疗,预后好.  相似文献   
70.
远程病理会诊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远程病理学 (Telepathology)是指在异地之间共同进行的病理学实践 ,包括病理会诊、病理学教育、学术交流等 ,这些活动主要通过远程多媒体通信技术得以实现〔1〕。1 设备和通讯线路远程病理会诊所需要的设备并不多 ,只要申请会诊方和接收方各有 1台带有调制解调器的个人计算机 ,加上通信线路连接就可以进行。申请会诊方所需要的计算机要求较高 ,需要配有显微镜、彩色摄像头 (CCD)、图像采集卡等设备。目前国内医院病理科配备的病理图像分析仪就可以用于远程病理会诊。通信线路的连接种类有普通电话线、DDN专线、综合业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