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61.
1病例介绍患者,男,46岁,主因"突发左下肢无力伴头晕8d"于2010年7月6日收住入院。患者2010年6月28日疲劳后突发左下肢无力,行走略显不稳,伴明显头晕感,无视物旋转、恶心、呕吐,无言语不清,无耳鸣、听力减退,无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等症状,就诊于土耳其某医院,当日发病后8h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  相似文献   
62.
目的 观察和评价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卒中(P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1-2014年于福建省立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PS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丁苯酞组和对照组各70例。研究过程中失访6例,其中丁苯酞组2例,对照组4例,将其删除。丁苯酞组给予基础治疗+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首诊时、进展后、治疗后14 d和治疗后90 d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NIHSS评分进展幅度评估神经功能障碍程度;治疗后14 d和治疗后90 d采用NIHSS评分演变情况评估神经功能转归情况;治疗后14 d和治疗后90 d采用Barthel指数评估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治疗后90 d应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神经功能障碍康复程度,将mRS评分≤2.0分定义为预后良好,mRS评分>2.0分定义为预后不良事件。对两组脑梗死病灶同侧颈内动脉系统的狭窄闭塞性病变患者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mRS评分进行比较分析。观察有无皮疹等过敏反应及其他不良事件。结果 两组治疗后14 d、治疗后90 d NIHSS评分均低于进展后,治疗后90 d 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后14 d(P<0.05)。丁苯酞组治疗后14 d、治疗后90 d NIHSS评分降低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丁苯酞组治疗后14 d、治疗后90 d Barthel指数、预后良好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90 d m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共发现61例(45.5%)脑梗死病灶同侧颈内动脉系统的狭窄闭塞性病变,其中丁苯酞组29例(42.6%),对照组32例(48.5%)。丁苯酞组脑梗死病灶同侧颈内动脉系统的狭窄闭塞性病变患者治疗后14 d、治疗后90 d NIHSS评分低于进展后,治疗后90 d NIHSS评分低于治疗后14 d(P<0.05)。丁苯酞组脑梗死病灶同侧颈内动脉系统的狭窄闭塞性病变患者治疗后14 d Barthel指数、治疗后90 d Barthel指数、预后良好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能够促进PS患者神经功能和预后的改善,提高生活能力,是一种有效并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3.
闫巍  郑峥  王全录 《临床荟萃》2010,25(18):1618-1619
随着年龄增长,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增加,老年患者免疫功能下降,易合并感染,不可避免地应用抗生素治疗,导致继发真菌感染,使患者病情加重,治疗复杂化,住院时间延长,预后差。现对我院干部保健科住院抗生素治疗继发真菌感染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4.
[目的]观察左旋炔诺孕酮(LNG),雌二醇(E2)在体外对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及间质细胞的影响.[方法]对20例人子宫在位内膜离体组织进行体外分离培养,细胞汇合后消化,一部分用盖片法培养,用特异性抗体鉴定细胞纯度,一部分在相同的生长期加入不同浓度的LNG,E2,培养24,48,72 h,用MTT法测定LNG,E2对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及间质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用流式细胞仪及DNA切口末端标记法测定LNG,E2对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及间质细胞的增殖及凋亡作用.[结果]LNG浓度为5×10-5mol/L时,抑制细胞生长速度,促进细胞的凋亡;随药物作用时间延长,抑制作用加强,凋亡率增加.E2浓度为5×10-5mol/L时,促进细胞的增殖.两种激素同时作用,抑制细胞生长速度,促进细胞的凋亡.[结论]特定浓度的LNG对子宫内膜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并诱导子宫内膜细胞凋亡;特定浓度的E2对子宫内膜细胞生长有促进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65.
沈军  郑峥 《中国临床医学》2016,23(5):648-650
目的:探讨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在老年慢性心脏疾病患者护理干预中的作用。方法: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14年6月—12月收治的100例老年慢性心脏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测量脉搏和呼吸,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脉搏经皮血氧饱和度仪监测脉搏血氧饱和度,并根据监测结果进行分级护理干预。比较2组急性心衰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并对脉搏血氧饱和度与动脉血氧饱和度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急性心衰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分析显示,脉搏血氧饱和度与动脉血氧饱和度测值的相关性好(r=0.922,P0.01)。结论:用脉搏血氧饱和度仪测量脉搏血氧饱和度可使护理更加规范、高效,有利于急性心衰的早期发现。  相似文献   
66.
脑胶质瘤病的MRI诊断和鉴别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脑胶质瘤病的磁共振表现特点,并进行鉴别诊断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脑胶质瘤病的磁共振表现.结果 病变至少累及2个脑叶,呈弥漫T1加权低信号、T2加权高信号,信号强度较均匀,少有造影剂增强.全部病例经手术或活检证实.结论 MRI是诊断脑胶质瘤病的良好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光动力疗法(PDT)联合CIK细胞治疗对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免疫功能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62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32例行单纯PDT治疗,先给予光敏剂喜泊分注射液5 mg/kg静脉注射,于24 h后在胃镜引导下使用630nm波长的激光进行照射,功率密度150 m W/cm2,持续30 min,能量密度270 J/cm2。B组30例行PDT联合CIK治疗,CIK免疫细胞培养14 d,期间第12天给光敏剂药物,第13天进行胃镜引导下激光照射治疗,第14天回输免疫细胞,每次回输细胞1×109个,间隔1~2 d 1次,共3次。检测2组治疗前1周及治疗后第2周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观察患者治疗期间及治疗后肝肾功能的变化以及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统计2组患者治疗后发热、胸痛、咳嗽咳痰不良反应发生率,复查内镜并取组织病理检查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肿瘤原位复发情况。结果 A组治疗后CD3+、CD3+CD8+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B组治疗后CD3+、CD3+CD8+、CD3+CD56+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B组治疗后CD3+、CD3+CD56+明显高于A组(P均0.05),2组CD3+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发热、胸痛、咳嗽咳痰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均0.05),12个月局部控制失败率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 PDT联合CIK细胞治疗模式具有协同效应,可提高患者机体整体免疫功能,改善肿瘤微环境,减少不良反应,降低肿瘤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8.
郑峥 《实用医学杂志》1997,13(12):797-798
48例早期输卵管妊娠患者随机分为2组,5-氟尿嘧啶腹腔镜下注药组和全身静脉用药组。两组治愈率分别为92.86%和65.00%,血HCG转阴时间分别为11.15±4.09天和15.33±264夭,腹腔镜下注药组治愈率高,血HCG转阴时间短。两组副作用均少。结果提示氟尿嘧啶腹腔镜下局部注药治疗早期输卵管妊娠是比较理想的保守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腹腔镜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围术期护理措施。方法报告了780例运用腹腔镜实施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患者的护理要点。分析总结该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术前准备及术后相关护理要点。结果780例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无继发性出血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肠排气时间为(20.52±4.42)h.术后恢复顺利,术后2~3d出院,随访者中有85人术后致孕。结论腹腔镜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效果好.实施有效护理措施,可使患者顺利度过围术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术后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70.
同型半胱氨酸( homocysteine,Hcy)又称为高半胱氨酸,是一种含巯基氨基酸,为蛋氨酸代谢途径中形成的一种中间产物.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近些年Hcy与脑血管疾病的关系已成为研究的一个新热点.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 emia,HHcy)可引起内皮细胞受损、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脂质过氧化和血液凝固性增高等病理生理变化[1-4],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发生和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5],并与脑血管性死亡事件密切相关[6].现就Hcy的代谢、影响因素及其与脑梗死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