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0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目的 探讨双能量计算机断层扫描(dual-energy computed tomography,DECT)单能量重建技术在主动脉缩窄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到2019年10月16例主动脉缩窄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后随访并行胸主动脉DECT扫描的患者,后处理重建40~190 keV间隔为10...  相似文献   
52.
1H-MRS在鉴定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构建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1H-MRS在鉴定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建立中的作用.方法:以高脂高胆固醇饮食喂养Wistar大鼠(n = 24)构建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 正常饮食喂养大鼠(n = 8)作为对照组. 使用1H-MRS 第0、4、8和12周检查肝脏的脂肪含量, 并对肝组织进行脂肪肝病理分析. 在处死大鼠前收集大鼠血液作血清ALT、AST、TC、TG和HDL-C分析.结果: 大鼠肝细胞内从第4周即出现脂滴空泡, 程度较轻, 以小泡性脂滴为主, 随着时间的增加, 脂肪肝程度明显加重, 第12周时多为中重度脂肪肝, 细胞内出现较多大泡性脂滴空泡. 24只实验大鼠中, 除1只在第4周时未造模成功外, 其他均造模成功, 按照病理分级, 1级3只, 2级14只, 3级6只. 实验组肝指数、肝功能及血脂检查均高于对照组. 使用1H-MRS分析, 对照组的脂肪相对含量为13.0%±7.1%, 均小于21%, 实验组平均56.7%±16.4%, 均大于28%, 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t = 5.78, P<0.001).结论:使用高脂高胆固醇配方饮食可成功构建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 1H-MRS在脂肪肝模型建立的鉴定中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讨3.0T MR LAVA序列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对上腹部病变检出率的优势.方法 对42例临床怀疑肝脏占位患者行MR检查,15例无肝脏病变患者作对照.常规MR T_1WI和T_2WI扫描,包括T1WI 2D和3D FSPGR序列,增强采用LAVA屏气动态多期扫描.分别对2D和3D及LAVA序列图像对病灶检出率进行比较分析,并测量肝、脾的信噪比等情况.结果 LAVA序列对42例肝脏病变患者做多期增强扫描后发现68个病灶,其显示率达100%,对病灶定性诊断准确率达95.6%(65/68).3D T_1WI FSPGR序列增强扫描对病灶显示率为91.2%(62/68),对病灶定性准确率为76.5%(52/68).2D T_1WI FSPGR序列病灶显示率为89.7%(61/68),对病灶定性准确率为70.6%(48/68).15例正常肝、脾组织,使用不同序列测量所得信噪比为:平扫LAVA肝29.68±2.31,脾36.21±3.67,2D肝46.21±5.32,脾58.75±4.68,3D肝19.79±2.23,脾23.36±2.14.增强LAVA肝41.75±5.13,脾57.96±6.13,2D肝56.33±5.63,脾63.21±5.32,3D肝29.05±4.68,脾46.37±5.17.结论 LAVA序列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对肝脏病灶的显示及肝血管显示方面较常规2D和3D序列优越.  相似文献   
54.
膝关节外伤性骨髓水肿的MR脂肪抑制术成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膝外伤所致周围骨质骨髓水肿的MRI表现,探讨其形成的病理学机制。材料与方法 MRI检查发现膝关节外伤性骨髓水肿43例,除常规T1、T2加权像检查外,均有矢状面和冠状面脂肪抑制术检查。结果 43例患者中共发现膝关节周围水肿68处,常规T1、T2加权像能显示大部分病灶,均呈相对低信号,脂肪抑制术后均可显示,呈明显的高信号。结论 MRI脂肪抑制T2加权像有准确显示膝关节周围骨质的外伤性骨髓水肿  相似文献   
55.
Objective To characterize the clinical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water suppression and auto-shimming line width for liver 3.0 T 1H-MRS.Methods Fifty-seven cases with liver 1H-MR spectroscopy(1H-MRS) were retrospectively studied, including chronic type B hepatitis (n=5), fatty liver (n=14), chronic type B hepatitis combining fatty liver (n=3) and normal situation (n=35).Independent t test was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difference of general condition (height, weight, body mass index etc.) between different water suppression effect groups and between different shimming effect groups.Using Chi-square test to analyze whether water suppression rate and auto-shimming line width between fatty liver groups and non-fatty liver exist significance difference .Results By comparing WS ≥90% (n=47)group with WS < 90% (n=10) group, the former showed smaller average height[(164.7±8.0) and (170.5±3.7) cm respectively], weight[(61.8±10.4) and (73.4±5.4) kg respectively], BMI [(22.7±3.2) and (25.2±1.3)kg/m2 respectively]and LW[(17.7±3.7)and(24.6±6.3) Hz respectively]than the latter (t=-3.488,-3.415,-4.002 and-3.327, P < 0.05).By comparing LW 20 Hz (n=41) group with LW 20 Hz (n=16) group, the former showed better water suppression rate [(93.0±2.7)% and (86.1±8.5)% respectively]than the latter(t=3.213,P <0.05), whereas larger weight[(62.2±11.6) and (68.1±6.1)kg respectively]and BMI[(22.8±3.4) and (24.2±1.9)kg/m2 respectively](t=-2.516,-2.024,P <0.05).LW≤20 Hz in the fatty liver and non-fatty liver group was 7/17 and 34/40, respectively (X2=11.347, P < 0.05).WS < 90% in the fatty liver and non-fatty liver group was 10/17 and 0/44, respectively (X2=28.536, P < 0.05) .Conclusion Hepatic steatosis exerts an adverse effect in water suppression and shimming.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双源CT超低管电压、低对比剂流率及容量扫描方案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oronary CT angiography, CCTA)的可行性。方法收集本院130例行CCTA检查的患者,体质量指数(BMI)≤25kg/m~2,分为2组,每组各65例。A组(实验组)扫描方案:固定管电压70kV,参考管电流500mAs;对比剂注射速率及容量分别为4.0ml/s、0.8ml/kg;B组(对照组)扫描方案:参考管电压120kV,参考管电流320mAs,对比剂注射速率及容量分别为5.0ml/s、1.0ml/kg。所有受检者均采用第二代双源CT进行扫描。测量右冠状动脉(RCA)开口、左冠状动脉主干(LM)开口、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近段、左冠状动脉回旋支(LCX)近段管腔内的CT值及图像噪声,并测量同层面胸壁下脂肪组织CT值及图像噪声,计算图像信噪比(SNR)及对比度噪声比(CNR);记录两组受检者的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计算有效辐射剂量(ED);比较两组受检者的年龄、性别、BMI、扫描时心率、实际管电流、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结果两组受检者年龄、性别、BMI、扫描时心率及实际管电流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图像质量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A、B两组图像CT值、图像噪声、SNR及CNR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有效辐射计量(0.69±0.25)mSv明显低于B组(2.42±1.18)mSv,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BMI≤25kg/m~2的受检者,70kV管电压结合双源CT前瞻性心电门控及迭代重建算法行CCTA检查,能够在得到满足临床诊断要求的图像质量的同时明显降低有效辐射剂量(ED1mSv),同时能降低对比剂流率和对比剂注射容量。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中,应用双筒注射技术消除上腔静脉伪影的作用。方法:182例疑冠心病的患者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采用双筒高压注射器,高速注射对比剂后立刻以相同流率注射30~50ml生理盐水。评价上腔静脉伪影对图像质量的影响,图像质量分优、良和差3个等级。结果:本组中CT冠脉成像质量优者占85%,良占14%,差占1%。结论:通过采用双筒高压注射器,可消除上腔静脉和右心房内潴留对比剂而产生的伪影,提高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  相似文献   
58.
自动跟踪手动触发技术256层CT诊断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自动跟踪手动触发技术在256层CT小儿先天性心脏病(CHD)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8例超声提示或临床疑诊CHD的患儿使用自动跟踪手动触发技术进行256层CT心脏成像,测量增强后左、右心室CT值,并对心脏腔室及大血管的显示进行评分。结果 58例患儿左心室平均CT值为(585.26±132.91)HU,右心室平均CT值为(592.81±146.47)HU,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腔室及大血管显示评分:52例(52/58,89.66%)3分,4例(4/58,6.90%)2分,2例(2/58,3.45%)1分。结论在256层CT小儿CHD成像中采用自动跟踪手动触发技术可使心脏各腔室及大血管均匀强化,在上腔静脉及右心系统无明显高浓度对比剂放射状伪影,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视神经磁共振(MRI)成像最佳方法及正常视神经MRI征象. 方法随机选择40例进行头部检查,无眼部疾患或视力障碍患者作为正常视神经研究对象.使用Philips ACS-NT15 1.5T超导型磁共振成像仪及正交头线圈.成像序列包括自旋回波T1加权成像(SE T1WI)及超快速自旋回波加或不加脂肪频谱饱和技术成像(TSE±SPIR T2WI).扫描方位包括与视神经平行轴位、斜矢状位及与视神经长轴垂直冠状位和标准冠状位. 结果视神经眶内段、管内段及视束粗细均匀.SE T1WI显示视神经较周围的蛛网膜下腔信号强度稍高,T2WI显示视神经呈相对低信号,与脑髓质信号相等,周围包绕高信号脑脊液.与视神经长轴平行的轴位及斜矢状位T1WI及T2WI均可显示视神经全貌,与视神经长轴垂直冠状位TSE+SPIR T2WI技术显示视神经信号均匀. 结论 MRI可以较好地显示视神经解剖,与视神经长轴垂直冠状位TSE+SPIR T2WI可以较好地显示信号特征.  相似文献   
60.
目的:建立影像图像存储(归档)传输系统——PACS系统。全面解决医学图像自动化的获取、显示、存贮、传送和管理。方法:软件建立包括RIS系统、HIS系统和PACS系统。硬件建立:硬件主要有接口设备、存储设备、主机、网络设备和显示系统。结果,实现PACS管理模式,即实现图像获取、数据库管理、在线存储、离线归档、图像显示及处理、与外部信息系统的接口、胶片打印以及用于传输数据的高速局域网和支持远程数据传送的广域网。结论:不同医院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自己的PACS系统,重点考虑工作站分布及网络结构、布局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