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6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探讨Cr(Ⅵ)对肝细胞线粒体ATP酶6和ATP酶8基因表达水平与能量代谢的影响及其相互联系。方法用Cr(Ⅵ)2,8和32μmol·L-1分别处理体外培养的人胚L-02肝细胞24 h后,用细胞总RNA提取试剂盒分离RNA,线粒体ATP酶6和ATP酶8 mRNA表达水平用逆转录-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测定;细胞ATP含量、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酶Ⅴ活性与细胞活性氧(ROS)含量分别用化学发光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和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r(Ⅵ)2,8和32μmol·L-1使ROS显著升高(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r(Ⅵ)2μmol·L-1可使ATP酶6和ATP酶8基因表达水平增高(P<0.05),Cr(Ⅵ)8和32μmol·L-1使之明显降低(P<0.05);而呼吸链复合体酶Ⅴ活性及细胞内ATP含量均随Cr(Ⅵ)浓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ATP酶6和ATP酶8基因表达与呼吸链复合体酶Ⅴ活性及细胞内ATP含量呈正相关(r=0.858,0.795,0.809,0.766,P<0.01),与ROS水平呈负相关(r=-0.738,-0.801,P<0.01)。结论 Cr(Ⅵ)能诱导肝细胞ATP酶6和ATP酶8基因表达水平改变,导致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酶Ⅴ活性及细胞内ATP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22.
吴琼  邹悦  马宏达  王常丽  陈宇峰 《中国药师》2013,16(9):1311-1313
目的:研究野菊花水相萃取物(AF)的镇痛作用.方法:应用冰醋酸制备小鼠疼痛模型,以15 min内发生扭体次数为疼痛定量指标;将小鼠置于(55 ±0.5)℃热板上制备小鼠疼痛模型,以小鼠舔后足反应潜伏期为痛阈指标;采用小鼠福尔马林炎性组织疼痛法模型,以小鼠舔足时间为指标,观察其第Ⅰ时相和第Ⅱ时相疼痛反应.结果:野菊花水相萃取物能显著抑制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可明显延长热板引起小鼠疼痛反应的痛阈值;对福尔马林致痛模型动物I相和Ⅱ相疼痛反应均有抑制作用.结论:野菊花水相萃取物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23.
郝建玲  邹悦 《临床荟萃》2015,30(1):41-43,47
目的:探讨青岛地区结核分枝杆菌 embB306突变特征与乙胺丁醇耐药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DNA 测序法对来自青岛地区36株乙胺丁醇耐药和48株乙胺丁醇敏感的结核分枝杆菌的 embB 基因片段进行分析。结果48株乙胺丁醇敏感菌株中均未发生 embB306突变,而36株乙胺丁醇耐药菌株中有20株发生了embB306突变,突变率为55.6%;embB306突变在乙胺丁醇敏感菌株和乙胺丁醇耐药菌株中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5.000,P <0.01)。结论在青岛地区,embB306的突变是青岛地区结核分枝杆菌对乙胺丁醇耐药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24.
目的:观察麻黄-桂枝药对对白介素-22(IL-22)诱导的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株(Ha Ca T细胞株)分泌CCL20的影响,探讨麻黄-桂枝药对治疗银屑病的可能作用机制,从而为汗法治疗银屑病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用IL-22刺激Ha Ca T细胞,并加入不同浓度的麻黄-桂枝药对水煎液共培养适当时间,运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Ha Ca T细胞分泌的CCL20;运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测定Ha Ca T细胞CCL20mRNA的表达。结果:IL-22能明显促进Ha Ca T细胞分泌CCL20并使CCL20mRNA的表达增加。麻黄-桂枝药对能够抑制IL-22诱导的Ha Ca T细胞分泌CCL20及表达CCL20mRNA,并与其药物浓度成依赖性关系。结论:麻黄-桂枝药对可能是通过抑制角质形成细胞分泌CCL20从而治疗银屑病。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免疫分子CD1a和γδTCRT细胞在胸腔积液以及外周血中的阳性表达,提高临床鉴别诊断的水平.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34例结核性胸膜炎并胸腔积液、31例恶性肿瘤性胸腔积液患者外周血和胸腔积液中CD1a和γδTCRT的阳性表达,对照组21人.结果两组患者及对照组外周血中CD1a 、γδTCRT 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1~1.79,P>0.05).恶性肿瘤性胸腔积液中CD1a 、γδTCRT 的明显高于结核性胸腔积液(t=21.96~22.78,P<0.001),也明显高于其外周血(t=21.32~24.19,P<0.001).结论 胸腔积液中CD1a 、γδTCRT 可作为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6.
大鼠实验中几种常用的采血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大鼠采血方法,提高大鼠实验的成功率。方法采用SD大鼠300只进行采血。腹主动脉采血法:在腹主动脉分叉处向心端1~3mm处为最佳穿刺点。眼眶后静脉丛的采血法:垂直插入内眦并向眼底方向转动以便切开静脉丛。心脏穿刺采血方法:剑突下,以角度25°~30°斜行向上进针刺人皮下,针尖穿过横膈膜继续斜行刺入2.5~3.0cm。尾尖采血方法:手术剪剪去尾尖5~10mm。颈静脉法:第4肋骨水平方向刺人皮肤,向颈静脉进针,胸部表面成角度30°~40°向颈静脉刺入,刺入的深度约5mm。结果腹主动脉采血法:腹主动脉采血78次,成功73次,成功率93.6%。眼眶后静脉丛的采血法:眼眶后静脉丛的采血法成功率89.9%。心脏穿刺采血法成功率82.4%。尾尖采血法成功率94.4%。颈静脉法成功率80.9%。结论腹主动脉采血法适用于取血量大、不易溶血,不损伤器官,不会出现因操作不当造成的气栓与瘀血,有利于病理组织学检查。几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各有注意事项。应根据自己的实验设计和要求来选择不同的采血方式。  相似文献   
27.
目的:描述厦门市卫生人力资源发展的现状,发现厦门市卫生人力资源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为相关部门制定卫生人力资源发展规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国家卫生统计信息网络直报系统数据为基础,结合厦门医疗卫生机构的现场调查和座谈,对厦门市卫生人力资源队伍现状进行分析。结果:厦门市卫生人力资源总量不足、素质不高以及结构失衡等问题较为突出。结论:面对卫生人力资源发展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应该加强医学教育发展,增加卫生人力资源总量;加强现有卫生人力资源的继续医学教育与培训,提升整体素质;优化结构调整分布,提高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公平性,促进厦门市卫生人力资源发展。  相似文献   
28.
目的通过对肺结核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机械通气治疗,来探讨其对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科18例肺结核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机械通气治疗,包括有创和无创机械通气。结果经过机械通气治疗后,患者存活率提高,且较治疗前的PaO2和PEF明显提高,pH值趋近正常,PaCO2降低,总体情况得到明显改善,为治疗基础疾病争取了时间。经统计学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肺结核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机械通气治疗,能够明显提高存活率,可见机械通气是临床上治疗肺结核并呼吸衰竭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重金属六价铬[Cr(Ⅵ)]的体外肝毒性。方法 L-02肝细胞经Cr(Ⅵ)0,2,4,8,16和32μmol.L-1分别染毒12,24或36 h后,采用逆转录-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荧光光度法分别对腺苷酸转运体1(ANT1)mRNA表达水平和活性氧簇(ROS)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Cr(Ⅵ)32μmol.L-1处理细胞12和24 h后,ROS水平明显升高,而处理36 h后,ROS水平明显下降。Cr(Ⅵ)2~32μmol.L-1处理细胞12和24 h后,细胞内ANT1 mRNA呈明显低表达水平,而处理36 h后,细胞内ANT1 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高,达正常对照组的2倍左右。结论 Cr(Ⅵ)在早期(12,24 h)可使L-02肝细胞内ROS水平升高,发生氧化应激,在后期(36 h)可诱导ANT1 mRNA表达水平升高,发生能量代谢应激,可能是Cr(Ⅵ)诱导细胞线粒体损伤的分子毒性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胰岛素对RPE细胞增殖和分泌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浓度的胰岛素(0.1~10×103U/mL)加入培养基刺激ARPE-19细胞不同时间(0~48h)。采用MTS法检测RPE细胞的增殖情况;采用ELISA法检测各种处理情况下RPE细胞分泌TGF-β2的情况,Real-time PCR法检测TGF-β2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MTS结果显示,作用12h后,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RPE细胞明显增殖(P<0.05)。ELISA结果表明胰岛素可明显促进RPE细胞分泌TGF-β2,并呈时间及剂量依赖性。Real-time PCR结果显示,胰岛素作用24h后,TGF-β2mRNA表达上调(P<0.01),且10×103U/mL胰岛素组TGF-β2mRNA表达明显高于0.1×103U/mL胰岛素组(P<0.01)。结论:RPE细胞是眼内近视信号因子TGF-β2的重要来源,胰岛素可以通过促进RPE细胞增殖并分泌TGF-β2进行信号传递,促进近视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