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3篇
医药卫生   326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0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探讨系膜α-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与细胞表型变化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并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检测人类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及局灶节段硬化性肾炎时系膜细胞内α-SMA的表达程度,系膜细胞增殖和细胞外基质分泌的情况。  相似文献   
82.
肾上腺皮质色素性腺瘤是一少见的肿瘤,瘤细胞内含有大量棕褐色色素是其主要特点,多数为非功能性肿瘤,具有内分泌功能者更为罕见,本报告为一例柯兴氏综合征患者,手术证实继发于肾上腺皮质色素性腺瘤。现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如下: 例 女,32岁,因肥胖伴有高血压五年余,近  相似文献   
83.
自1949年 Hench 发表应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及考的松(Cortisone)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风湿病以后,皮质激素在临床上的应用逐渐广泛起来。近年在达种激素的治疗过程中,国内外常有诱发体内原有结核病的恶化,发展成为无反应性结核的病例及动物实验的报导。在国内文献中,多属临床病案报告,尚缺乏病理材料的研究,我们在最近尸检中,收集到二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4.
周可祥  邹万忠 《中华病理学杂志》1992,21(2):100-102,T021
  相似文献   
85.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的诊断方法繁多,其中以X线的应用最为普遍,这是大家所熟知的。问题在于X线检查只能反映大体病理解剖的影象,而病理检查则能反映离体的组织学结构。因此X线必须同病理密切结合起来,经常对照研究,才能较全面地  相似文献   
86.
患者男性 ,48岁。吞咽困难 ,进行性加重伴呃逆 6个月。X线示 :食管下段有一 6cm× 3cm卵圆形充盈缺损 ,表面凹凸不平。食管镜检查 :距门齿 30cm处有一隆起肿物 ,大小 7cm× 3 5cm× 3cm。行食管肿瘤切除术。病理检查 巨检 :食管一段 ,长 9 0cm ,管腔内有一息肉状肿物 ,大小 6cm× 3cm× 2 5cm ,表面结节状 ,局部糜烂 ,底部有蒂与管壁相连 ,直径 2cm。切面实性 ,质中等硬 ,大部分呈黑褐色 ,食管肌层结构清楚 ,无明显深层浸润。镜检 :肿瘤组织呈弥漫性分布 ,瘤细胞椭圆或多边形 ,核大呈空泡状 ,有明显红染的核仁 ,偏…  相似文献   
87.
病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活跃的学科,是生物学和医学领域中的重要学科. 病理学作为一门科学是早在18世纪中期开始的,Morgani根据700余例尸体解剖所见和临床表现,于1761年写成了<疾病的位置与原因>一书,现在看来虽显粗糙,但确是病理学的奠基之作.  相似文献   
88.
41例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相关疾病的临床和病理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了解抗肾小球基底膜(GBM)抗体相关疾病的不同临床类型及其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我科近6年来检测出的41例抗GBM抗体相关疾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41例为Goodpasture病(GP),其中2例肾功能正常。32/41例患者为单纯抗GBM抗体阳性,其中31/32例男性,平均年龄(26.8±9.7)岁。9/41例抗GBM抗体伴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阳性,其中7/9例为女性,平均年龄(44.5±19.6)岁。两组在性别和发病年龄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32/41例作了肾活检,平均发病至肾活检时间为(62.7±43.5)d。2/32例肾功能正常的GP患者为轻度系膜增生性肾炎。30/32例为新月体肾炎,其中24/30例(80%)患者的肾小球100%受累,多伴有毛细血管襻和球囊严重破坏。免疫荧光检查仅16/23例呈典型的IgG、C3沿肾小球毛细血管襻(GCW)呈线样沉积;7/23例表现为IgG和(或)C3等沿GCW呈细颗粒状沉积,少数伴有系膜区沉积。典型和不典型的免疫荧光改变与光镜病理的严重程度不相关(P>0.05)。所有患者均有贫血、血尿和蛋白尿,其中7/41例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经强化免疫抑制治疗,4例患者临床完全缓解或好转,包括2例轻度系膜增生性肾炎的GP患者。其余患者均依赖肾脏替代疗法或死亡。结论中国人抗GBM抗体相关疾病并不少见。单纯抗GBM抗体组多发于青年男性,双抗体阳性组多发于中老年女性。抗GBM抗体相关疾病多预后差,肾脏病理多为新月体性肾炎,但免疫病理并非均表现为典型的IgG、C3沿GCW呈线条样沉积。仅少数无少尿的轻型患者或肾功能损伤轻者可临床完全缓解或好转。  相似文献   
89.
为明确黄芪、当归在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治疗中的作用、适应证及其作用机制,我们从临床和实验两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1)黄芪当归合剂对肾脏的保护作用:各种肾脏疾病慢性病变经过肾硬化、纤维化,最终发展成为终末期肾衰竭.如何阻断这一发展通路已成为国际肾脏病界研究的热点.本研究选用慢性嘌呤霉素肾病模型,以目前公认具有肾脏保护作用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作为阳性对照,经12周给药观察后处死,收集血、尿、肾脏标本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模型鼠肾脏呈慢性炎症,肾小球硬化和小管间质纤维化.黄芪当归合剂(A&A)治疗明显减轻肾功能恶化和组织学损伤,肾小球硬化指数和小管间质损伤指数下降与肾功能损伤减轻呈正相关(r=0.80,P<0.001和r=0.85,P<0.001).细胞外基质Ⅲ、Ⅳ型胶原,纤连蛋白和层粘连蛋白明显减少.这种抗纤维化作用与ACEI相似,但肾局部的血管紧张素Ⅱ水平不下降(56.53±7.03 vs 76.62±12.88 pg/mg蛋白,P<0.05).然而,A&A治疗组的肾脏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0.051 7±0.024 8 vs 0.110 0±0.026 1,P<0.05)和骨桥蛋白(OPN,0.010 5±0.005 3 vs 0.115±0.034,P<0.05)表达,单核/巨噬细胞(12.8±10.9 vs 27.1±9.1,P<0.05)浸润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0.001 7±0.000 53 vs 0.015 40±0.007 90,P<0.01)较模型组明显减少.研究表明A&A与ACEI阻抑肾纤维化和肾功能恶化的作用相似.但这种肾保护作用不是通过抑制肾内血管紧张素Ⅱ水平,而是与抑制TGF-β1和OPN的过表达、减少单核/巨噬细胞浸润及肾固有细胞活化有关.这一研究结果为临床上应用ACEI辅以中药A&A治疗慢性肾脏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在以上研究基础上,以银染mRNA差异显示法对比正常大鼠肾脏、肾病综合征肾硬化肾脏、A&A治疗肾脏的基因表达,并分离疾病状态下表达发生改变且能被A&A治疗纠正的基因.结果所发现的新基因可能参与了肾脏疾病的慢性进展,并可能是A&A的治疗作用的靶基因或相关基因.除对慢性肾脏疾病进行观察外,还对A&A在急性肾衰竭中的防治作用进行研究.于缺血/再灌注肾损伤模型发现黄芪和当归明显减轻急性肾损伤保护肾小管超微结构.这些作用涉及细胞内信号传导通路.(2)A&A对肾病综合征蛋白质代谢紊乱的影响:通过临床和动物实验,从在体和基因水平,应用生化、放免、同位素示踪、分子生物学等技术探讨了A&A改善NS蛋白质代谢紊乱的机制.结果显示A&A能提高肝脏白蛋白由DNA向RNA的转录速率,增加白蛋白合成,恢复血浆白蛋白水平;肌肉是机体主要的蛋白质储存库,3H-苯丙氨酸参入法测骨骼肌蛋白合成率证实该合剂能促进NS鼠肌肉蛋白合成,增加整体蛋白储备.而且对黄芪、当归各可溶性组分对白蛋白、白蛋白mRNA、白蛋白基因转录速率的影响与合剂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以合剂效果最佳.临床上对重症特发性NS的患者每天服黄芪当归(各30 g)合剂,连服30 d,用15N-甘氨酸为示踪剂的示踪动力学方法和氮平衡技术观察合剂对蛋白质代谢动力学参数和氮平衡的影响,结果发现A&A的作用是通过促进患者蛋白质净合成,提高血浆白蛋白水平,改善机体健康状况.(3)A&A对肾病综合征脂质代谢紊乱的影响:我们采用的加速肾毒血清肾炎模型,其脂代谢紊乱主要由含载脂蛋白B的脂蛋白降解及清除受阻所致,并非脂质合成过多引起.A&A可使脂谱恢复正常,主要通过增加脂蛋白脂酶和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活性及肝脏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mRNA表达,促进含载脂蛋白B脂蛋白的降解与清除,起降脂作用.综上所述,中药黄芪、当归对于NS的作用是多靶点、多功能的.在肾脏局部通过抑制TGF-β1、OPN表达和巨噬细胞浸润及固有细胞活化保护肾功能和减轻组织损伤;在病人(受试动物)整体起着矫正蛋白质和脂质代谢紊乱作用.  相似文献   
90.
巨大淋巴结增生症伴发肾损害二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巨大淋巴结增生症(giantlymphnodehyperplasia,GLNH)是淋巴组织的一种慢性增生性疾病。由此病继发的肾脏损害国内尚无报道,近年我院收治2例,现介绍如下。例一女,15岁。1994年1月出现上腹绞痛伴黑便,胃镜诊断“十二指肠球部及降部出血坏死性炎症”,予禁食、抑酸等处理症状消失。此后双下肢曾两次出现暗红色丘疹,经“抗过敏”皮疹消退。3月底开始持续发热,最高体温38.5℃,伴尿泡沫增多,当时血WBC9.3×109/L,尿蛋白+~++,试验性抗涛治疗1个月,效果差,于1994年7月入我院。入院查体T37.4℃,贫血貌,肝右锁骨中线胁下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