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12篇 |
免费 | 30篇 |
国内免费 | 26篇 |
学科分类
医药卫生 | 36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11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9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9篇 |
2013年 | 17篇 |
2012年 | 14篇 |
2011年 | 12篇 |
2010年 | 13篇 |
2009年 | 49篇 |
2008年 | 39篇 |
2007年 | 35篇 |
2006年 | 35篇 |
2005年 | 18篇 |
2004年 | 29篇 |
2003年 | 16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5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The effects of targeted silencing of heparanase gene by 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 on invasiveness and metastasis of osteosarcoma cells(MG63 cells) were investigated in the present study.Two complementary oligonucleotide strands were synthesized and inserted into pGenesil-1 vector based on the mRNA sequence of heparanase gene.The expression vector containing short hairpin RNA(pGenesil-shRNA) was constructed successfully.MG63 cells were randomly allocated into 3 groups:blank group,empty vector(pGenesil) transfected group and expression vector(pGenesil-shRNA) transfected group.Under the induction of Lipofectamine 2000,the recombinants were transfected into MG63 cells.Heparanase gene expression level was detected by RT-PCR and Western blotting.Cell prolifera-tion was measured by MTT assay.Cell invasiveness and metastasis were examined by cell adhesion and Transwell-ECM assays.HUVECs migration assay was applied for the detection of angiogenesis.As compared with negative controls,the mRNA and protein expression levels of heparanase were down-regulated by 76.1%(P<0.01) and 75.3%(P<0.01) respectively in the pGenesil-shRNA transfected group.Meanwhile,the proliferation,adhesiveness,invasiveness and angiogenesis properties of MG63 cells were all significantly inhibited.It was suggested that targeted silencing of heparanase gene by siRNA could dramatically inhibit the invasiveness and metastasis of osteosarcoma cells. 相似文献
62.
透明质酸与不同剂量塞莱希布并用改善膝骨关节炎疼痛及僵硬症状的效果评估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观察透明质酸与不同剂量塞莱西布联用后对膝骨关节炎疼痛,僵硬及日常活动的总体疗效,探讨其合理联用方式。方法:15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5组,每组30例。分别接受单纯透明质酸,透明质酸+小剂量塞莱希布,透明质酸+自主剂量塞莱希布,常规剂量塞莱希布和自主剂量塞莱希布5种方案的治疗,于治疗开始,第1,2,4,6,8,10,12,14,16周纪录患者的WOMANC评分值,每周服用的塞莱希布剂量,治疗结束时塞莱希布的总用药量及患者对治疗方案的总体满意程度。结果:透明质酸组有7例因疗效不佳中止治疗,其余患者均完成治疗,透明质酸组在第4周,透明质酸+小剂量塞莱希布组在第2周,其余3组在第1周症状有明显改善,其后一直到第16周,各组患者症状都能得到良好控制,总体用药量透明质酸+自主剂量塞莱希布组明显低于其余使用塞莱希布的3组。治疗满意度优良率除透明质酸组外,其余4组均&;gt;90%,满意度达优率常规剂量塞莱希布组明显低于透明质酸+小剂量塞莱希布组和透明质酸+自主剂量塞莱希布组。结论:透明质酸与自主剂量塞莱希布并用后,能迅速缓解膝骨关节炎症状,在维持良好疗效的同时,还能明显降低患者对塞莱希布的常规需要量,最大限度的降低在治疗骨关节炎的长期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63.
细胞因子与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椎间盘退行性变过程中,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IL-1、TNF-α可以诱导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高水平表达,抑制金属蛋白本科组织抑制剂(TIMPs)的合成,从两方面加重椎间盘退行性变。相反,IL-6则促进TIMPs合成。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bFGF有协同作用,在椎间盘退行性变早期,促进软骨细胞Ⅱ型胶原和蛋白多糖的合成,可使早期椎间盘退行性变程度减轻;但在椎间盘退行性变的晚期,由于成纤维细胞数量增加,受TGF-β1与bFGF刺激产生大量Ⅰ、Ⅲ型胶原,从而加重了椎间盘退行性变。此外,细胞因子与椎间盘内外炎症反应关系密切。IL-1、IL-6、IL-8和TNF-α等炎性细胞因子具有明显的致痛觉过敏作用,它们极有可能参与盘源性腰腿痛和神经根痛的发生过程。IL-1的刺激还可能是脊神经根失能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4.
中华长城椎弓根螺钉系统对胸腰椎骨折后脊髓功能的恢复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观察中华长城椎弓根螺钉系统(China Great-Wall Spinal System)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中的应用效果,以探讨其对骨折后脊髓功能的恢复作用。方法 采用中华长城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18例,并用X线检查评估Cobb角、椎体成角、上下终板成角椎体前缘高度。结果 术后及随访期同拍X片测定Cobb角(由术前平均7.8&;#176;到术后平均1.3&;#176;)、椎体成角(由术前平均-17.2&;#176;到术后平均-3.2&;#176;)、上下终板成角(由术前平均-15.6&;#176;到术后平均3.9&;#176;)、椎体前缘高度与正常高度的比值均明显改善,随访期间测量以上结果与术后相比无明显变化。最后一次随访按Frankel分级评估,4例A级Frankel分级无改变,其余均改善1~2级。3例C级和4例D级恢复到E级,2例B级和3例C级恢复到D级。1例B级恢复到C级,1例A级恢复到B级,4例A级Frankel分级无改变,但感觉平面有所下降。结论 中华长城椎弓根螺钉系统(CGWS)能有效减轻胸腰骨折后的脊椎移位,促进脊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65.
目的观察中华长城椎弓根螺钉系统(ChinaGreat-WallSpinaSystem)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中的应用效果,以探讨其对骨折后脊髓功能的恢复作用。方法采用中华长城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18例,并用X线检查评估Cobb角、椎体成角、上下终板成角椎体前缘高度。结果术后及随访期间拍X片测定Cobb角(由术前平均7.8°到术后平均1.3°)、椎体成角(由术前平均-17.2°到术后平均-3.2°)、上下终板成角(由术前平均-15.6°到术后平均3.9°)、椎体前缘高度与正常高度的比值均明显改善,随访期间测量以上结果与术后相比无明显变化。最后一次随访按Frankel分级评估,4例A级Frankel分级无改变,其余均改善1~2级。3例C级和4例D级恢复到E级,2例B级和3例C级恢复到D级,1例B级恢复到C级,1例A级恢复到级,4例A级Frankel分级无改变,但感觉平面有所下降。结论中华长城椎弓根螺钉系统(CGWS)能有效减轻胸腰骨折后的脊椎移位,促进脊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同时完成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双髋病变的临床效果与术后关节功能同步恢复等问题。方法31例双髋关节病变患者在全麻下行后外侧切口入路,同期置换全髋关节,采用进口全髋26例,国产5例,骨水泥型14例,非骨水泥型13例,混合型4例,随访6~26个月。结果所有患者双全髋关节一期置换手术顺利,无感染及其他并发症,手术时间相对较长,但比分次完成费用明显降低。术后关节功能同步恢复好,且时间短,双下肢肢体均等长。结论有条件的医院和技术操作熟练的医师,选择合适的病例,一期完成双髋关节置换术,具有诸多优点。 相似文献
67.
功能锻炼与物理因子联合治疗对重症臀肌挛缩症患者术后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临床上一般认为,臀肌挛缩症多因臀部反复肌肉注射用苯甲醇稀释的青霉素注射液而诱发,由于患者为瘢痕体质或体内缺乏某种免疫因子,导致其臀部肌肉挛缩而出现下肢功能及步态异常等一系列临床症状;当患者臀中、小肌及髋关节囊受到侵犯时,其症状、体征较为严重(即重症臀肌挛缩症)。近年来。关于臀肌挛缩症病因、诊断及治疗方面已有较多的报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骨折患者血清铁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检测121例老年(60岁以上)骨质疏松骨折患者,120例中青年(50岁以下)外伤骨折患者以及70例正常人腰椎骨密度T值和血清铁蛋白水平。结果:骨质疏松骨折患者血清铁蛋白均值为253.8ng/ml,明显高于中青年骨折组(79.9ng/m1)和健康人群组(92.4ng/m1)(P〈0.01);骨质疏松骨折患者腰椎T值为~2.26,亦明显高于中青年骨折组(0.36)和健康人群组(-0.16)(P〈0.01)。结论:老年骨质疏松骨折患者中血清铁水平明显升高,提示血清铁水平升高是老年骨质疏松的重要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69.
骨肉瘤组织中HIF-1α、iNOS与GLUT-1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及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是恶性肿瘤重要的相关因子。本实验研究三者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三者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在骨肉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4例骨肉瘤和10例瘤旁正常骨组织、6例骨纤维结构不良中HIF-1α、iNOS及GLUT-1蛋白的表达,同时用CD34标记血管内皮细胞,计算微血管密度(MVD)。结果64例骨肉瘤组织中HIF-1α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7.8%(37/64),与对照组12.5%(2/16)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iNOS和GLUT-1的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9%(46/64)和73.4%(47/64),亦显著高于对照组(18.81%和25.0%)(P<0.01);HIF-1α与iNOS表达一致符合率为76.6%(49/64),HIF-1α与GLUT-1表达一致符合率为71.9%(46/64),表达呈显著相关(P<0.05),且与瘤组织分期显著相关(P<0.05)。MVD平均值为21±8,HIF-1α与iNOS均阳性的骨肉瘤组织中MVD值明显高于两者均为阴性者,两者相比较差别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骨肉瘤组织存在HIF-1α、iNOS及GLUT-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高,三者在骨肉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HIF-1α与iNOS对促进骨肉瘤血管新生可能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探讨采用可吸收钉/棒治疗儿童四肢骨干和干骺端骨折的适应证和技巧.方法 采用超高分子聚-DL-乳酸(PDLLA)制成的可吸收钉/棒治疗部分儿童四肢骨干和干骺端骨折56例.小切口切开复位后1至3枚钉棒内固定,术中检查稳定性是否良好;术后肢体行石膏或支具外固定3~8周,2~3周后间断拆石膏进行关节功能训练,3~4周定期复查X线片,观察骨痂生长情况.结果 随访44例,患儿术后平均随访5.5个月(3~12个月).全部骨折无移位,均愈合良好,伤口无红肿渗出,无细菌感染.结论 小切口PDLLA可吸收钉棒治疗儿童四肢骨干和干骺端骨折,操作简单,创伤小,效果理想,避免再次手术,是治疗小儿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比较理想的方法之一,可以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