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7篇
医药卫生   167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用RT-PCR法获得人类神经元性芳香族氨基酸脱羧酶(AADC)基因全序列,并建立优化方法.[方法]从人嗜铬细胞瘤中提取组织总RNA,自行设计引物,采用两步RT-PCR法扩增出长约1550bp的基因片断,凝胶回收后与高效克隆PCR产物的新型载体T-载体连接,并转化入大肠杆菌,通过蓝白斑反应筛选出重组体,质粒提取后进行重组体的酶切鉴定及基因测序.[结果]BamHⅠ和HindⅢ酶切证实了目的基因同克隆载体进行了有效的连接,基因测序证实了所克隆的片断为人AADC基因.[结论]本实验通过对引物,Taq酶的选择及反应条件的优化,保证了扩增的有效性和特异性.新型的克隆载体明显提高了克隆效率.基因测序证实了AADC基因扩增的成功.本研究为AADC基因治疗帕金森病等多巴胺能缺乏疾病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重组腺病毒介导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165基因对缺氧状态下对神经干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C17.2神经干细胞,建立神经干细胞缺氧模型;将携带人类VEGF基因的重组腺病毒感染C17.2神经干细胞;Western-blot法检测VEGF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率;Hoechst33342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凋亡小体.[结果]转染pAdCMV VEGF165的C17.2神经干细胞成功表达VEGF蛋白;缺氧后神经干细胞凋亡率为(19.98%±0.55%),转染pAdCMV VEGF165后的细胞凋亡率为(10.38%±0.48%,P<0.01),而转染pAdCMV VEGF165 VEGF反义寡核脱氧核酸经干细胞凋亡率为(19.07%±0.64%),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腺病毒介导的VEGF165基因能成功表达VEGF;外源性VEGF对C17.2神经干细胞具有抗凋亡作用,能够提高C17.2神经干细胞对缺氧的耐受性,有利于神经干细胞的生存.  相似文献   
93.
短程三氟噻吨/四甲蒽丙胺联合舍曲林治疗抑郁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短程三氟噻吨/四甲蒽丙胺联合舍曲林治疗躯体疾病伴发抑郁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例躯体疾病伴发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对照组32例),均给予舍曲林75mg/d,连用4周,其中治疗组早期合用三氟噻吨/四甲蒽丙胺,每早1片,连用2周。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24项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14项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在治疗后3d、1周及2周治疗组HAMD评分改善的有效率分别为47.2%、69.4%、80.6%,均高于相应对照组15.6%、28.1%、4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AMA评分改善的有效率也明显高于相应对照组。在治疗4周后治疗组两种评分改善的有效率也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三氟噻吨/四甲蒽丙胺可作为舍曲林的增效剂以缩短其起效时间且提高其疗效,两药合用可作为治疗躯体疾病伴发抑郁障碍的一种新策略。  相似文献   
94.
老年脑梗死患者脑内微出血的发生及危险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脑内微出血(MB)在老年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发生、危险因素及各TOAST亚型间的发生率的差异。方法 连续收集老年性脑梗死的住院病例,详细记录临床资料,观察脑内微出血及白质病变(WMC)的严重程度。对所有入组病例行TOAST分型,观察各亚型间MB发现率的异同。结果 694例老年性脑梗死患者进入本研究。217例患者(31.3%),其中26例小动脉闭塞型患者(55.3%)脑内存在MB。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P=0.021),高血压病(P=0.024),入院时收缩压(P〈0.001)、舒张压水平(P〈0.001),既往脑梗死病史(P〈0.001)及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史(P=0.002)与MB的发生有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WMC分值(OR 1.157。95%CI 1.112-1.203,P〈0.001)、既往脑梗死病史(OR 1.587,95%CI 1.013-2.486,P=0.044)及舒张压水平(OR 1.019,95%CI 1.007-1.032,P=0.003)为MB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性脑梗死患者,特别是小动脉闭塞型的患者。MB的发生率增高,提示更为严重的脑内微血管病变及可能的出血倾向。脑白质病变的严重程度、既往脑梗死病史、舒张压水平是老年性脑梗死患者脑内MB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5.
目的 探讨不同照射方法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以期为放射性脑损伤进一步研究建立更精确放射性脑损伤大鼠模型.方法 采用直线加速器对Sprague-Dawley大鼠分别进行单次和分割全脑照射,剂量分别为20Gy、30Gy,并设未照射组为对照.在照射后2周、8周分别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分析各组大鼠行为学检测结果,采用平均逃避潜伏期和搜索策略两个指标评价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同时观察各组脑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相同剂量常规分割照射2组大鼠与单次照射2组大鼠相比,照射后不同时间点平均潜伏期和搜索策略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30Gy分割照射后8周时平均潜伏期[(105.62±9.58)s]和搜索策略(9.37±0.81)%差异最为明显.单次照射两个剂量组其平均逃避潜伏期和搜索策略得分在照射后2周和8周时差异无显著性,而分割照射2组在照射后不同时间点其平均逃避潜伏期和搜索策略得分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以30Gy组最为明显(P<0.01)[平均潜伏期2周(83.52±7.79)s,8周(105.62±9.58)s;搜索策略2周(11.52±1.02)%,8周(9.37±0.81)%].20Gy分割照射组和30Gy两照射组病理检查显示神经元萎缩变性,白质梳松,以30Gy分割照射组在照射后8周时上述病变最为严重.结论 全脑分割照射比单次大剂量照射更易造成远期的放射性脑损伤,对大鼠进行全脑常规分割照射可以建立更贴近临床病理过程的放射性脑损伤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96.
目的:构建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腺病毒表达载体,并观察其在C17.2神经干细胞的表达。方法:实验于2004-03/11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林百欣医学中心完成。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克隆入复制缺陷性腺病毒穿梭质粒得到含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腺病毒穿梭质粒,再与腺病毒骨架质粒在大肠杆菌BJ5183中进行同源重组得到含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整合质粒,在HEK293A细胞中包装加膜,聚合酶链反应鉴定,大量扩增病毒。将含目的基因的病毒转染C17.2神经干细胞,原位杂交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mRNA,蛋白印迹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蛋白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蛋白的表达曲线。结果:经酶切鉴定及聚合酶链反应鉴定证实腺病毒载体构建正确。原位杂交检测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mRNA,蛋白印迹分析检测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蛋白在转染了重组腺病毒的C17.2神经干细胞内表达。酶联免疫吸附实验结果显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蛋白在病毒转染5~7d达高峰,13d仍高于转染前。结论:成功构建了含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重组腺病毒载体,转染了该腺病毒的C17.2神经干细胞可稳定表达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相似文献   
97.
目的:评价短程小剂昂应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奥氮平并联合抗抑郁剂氟西汀治疗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于2003—02/2005—03选择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和广东省人民医院门诊及病房就诊的焦虑和抑郁共病患者13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96)和对照组(n=42),均给予氟西汀20mg/d,连续用8周,其中治疗组早期合用奥氮平5mg/晚,连续用2周。于治疗前后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24项版)与汉密顿焦虑量表(14项版)评定临床疗效.采用副反应茸表及实验室检查评价其安全性。结果:有4例患者提前终止实验,实验结束共观察138例,进人结果分析.①治疗组治疗后3d,1,2,4,8周汉密顿抑郁/焦虑量表评分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性;而对照组在治疗后3d,1,2,4,8周汉密顿抑郁/焦虑量表评分与治疗前接近,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汉密顿抑郁/焦虑量表评分相近,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组治疗后3d,1,2,4,8周汉密顿抑郁/焦虑量表评分比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显著:②治疗后3d时两组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改善的有效率分别为56%、14%,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改善的有效率分别为67%、10%,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治疗后1,2,4,8周时治疗组汉密顿抑郁/焦虑量表评分改善的总有效率一直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单用氟西汀治疗焦虑和抑郁障碍疗效较低,且起效慢。合并使用奥氮平治疗比单用氟西汀疗效高且起效快,而副作用并不增加。  相似文献   
98.
接种狂犬疫苗所致神经系统并发症,1887年Turauer氏首先报告一例。此后,各类型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均有过报告。国内从1927年上海报告4例、1936年陈、程二氏报告一例以来,至1965年止,先后共有18例报告。广东地区尚未见此病报道。鉴于抗狂犬疫苗在广大农村应用较广,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将本院所见一例报告,结合文献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99.
目的:观察尼莫通静脉滴注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高血压的降压作用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急性脑卒中46例,患者经脱水、镇静等常规治疗后仍有血压明显升高,治疗前平均收缩压(SBP)≥225mmHg(1mmHg=0.133kPa)和/或舒张压(DBP)≥120mmHg。以恒速输液泵持续静脉滴注尼莫通,初始剂量3ml/小时,根据血压调整输液速度,直至达到目标血压170~180/100~110mmHg后维持静滴24小时。结果:用药后30min、60min、2hr、3hr的平均血压降至218/115mmHg、205/110mmHg、198/108mmHg,188/105mmHg,4小时后达最大效应,血压为175/100mmHg,并稳定至用药结束时的173/98mmHg,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尼莫通静脉滴注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高血压有明显的降压作用,降压作用平稳,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0.
急性脑血管病血清和脑脊液甲状腺素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ACVD)后血清和脑脊液甲状腺素含量与不同脑血管病之间的关系。方法:住院治疗的100例ACVD患者分成脑出血组和脑缺血组,再分别分成大病灶和小病灶两个亚组,放免法测定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甲状腺素含量,并与对照组对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脑出血组血清和脑脊液中T3、T4含量均较脑缺血组低(P<0.01),脑出血组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含量较脑缺血组高(P<0.01),脑脊液中TSH也比脑缺血组高(P<0.05)。脑出血和脑缺血组T3、T4均比对照组高(P<0.01),TSH均较对照组低(P<0.01)。脑出血和脑缺血组中大病灶组的血清和脑脊液中T3、T4含量均较小病灶组高,TSH含量均较小病灶组低。结论:甲状腺激素是一种较敏感的判断脑功能障碍的指标,ACVD发病后甲状腺素水平的变化对判断病情及评估预后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