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7篇
医药卫生   167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特发性高嗜酸粒细胞综合征 (idopathichypereosinophilicsyndrome,IHES)并发动眼神经麻痹未见报道 ,我院收治 1例。患者 ,男性 ,49岁 ,因四肢远端渐进麻木、无力伴低热 4周入院。患者于 4周前因受凉感冒后感到右大腿酸痛 ,次日感右侧手脚麻木伴低热 (37 8°C)、咳嗽。 2d后上述症状加重 ,同时感左脚也开始麻木 ,曾去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予抗炎、镇咳等对症处理后无明显好转 ,且渐感到四肢远端乏力 ,以致起病 3周后不能独立行走 ,又去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科以“吉兰 巴雷综合征”给予对症治…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美多巴(Madopar)新剂型能否解决长期左旋多巴类药物治疗帕金森病人出现的症状波动等问题。方法 利用Madopar缓释剂(Madopar HBS)和Madopar“快”(DM )对一组长期应用Madopar 标准片而出现症状波动的帕金森病人进行了治疗观察。结果 DM 的作用很快,在0.5h 内达到高峰,能很快缓解晨僵和下午“关”症状;M adopar HBS的作用明显长于普通片,使剂末现象和症状波动减轻。经过新剂型治疗后,多数病人原有的症状波动改善,Webster 评分明显下降。两种新剂型的主要副作用有:短时间的胃肠道反应和头晕等表现。结论 在长期Madopar 治疗后出现症状波动的病人,可以配合Madopar新剂型治疗。  相似文献   
23.
鼻咽癌放疗后放射性脑病及生活质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广东地区鼻咽癌放疗后放射性脑病(radiation encephalopathy,RE)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并对放射性脑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方法分析89例RE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简表(WHOQOL-BREF)、LENT/SOMA放射性损伤评估量表对33例RE患者(病例组)和34例疗程匹配的鼻咽癌放疗后无放射性脑病患者(对照组)进行评定,系统分析放射性脑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变化、影响因素及与神经系统症状的相关性。结果二程放疗后6个月内RE的发生率较一程放疗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首发症状以球麻痹症状(33例,37.07%)最常见;病例组在社会关系、总的健康和总的生活评分方面低于对照组(P〈0.05);二程放疗者较一程放疗者在总的健康评分、总的生活评分、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评分低(P〈0.05)。球麻痹症状与生活质量心理因素、总的生活和健康评分呈负相关(P〈0.05),头痛、神经功能障碍也分别与生活质量等的评分呈负相关。结论再程放疗后放射性脑损伤出现的潜伏期明显缩短。除环境因素外,放射性脑病对生命质量的其他方面存在一定的负性影响。球麻痹症状的存在对生存质量产生了较大的负性影响。  相似文献   
24.
脑梗塞与应激性高血糖邢诒刚,廖捷均,杨炼红(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科;广州,510120)主题词脑梗塞/并发症,高血糖症/并发症,预后中图号R743.3脑血管意外急性期非糖尿病患者,出现一过性血糖增高的现象日益引起临床的重视。这种应激性高血压...  相似文献   
25.
目的 将人类神经元性芳香族氨基酸脱羧酶(AADC)基因构建于含CMV启动子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上,并检测其在原代培养骨骼肌细胞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分子克隆技术将经测序证实的人神经元性AADC基因片段同真核表达载体pCDNA3连接,酶切鉴定并筛选出正向连接重组体,并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其导入原代培养的骨骼肌细胞,免疫印记检测该基因的表达。结果 酶切证实基因片断正向连接于pCDNA3上,并在原代骨骼肌细胞中获得表达。结论 含人类神经元AADC基因的真核表达重组体可在原代培养的骨骼肌细胞中有效的表达。  相似文献   
26.
用经皮钻颅血肿抽吸法治疗脑出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讨一种简易有效的治疗脑出血的手术方法,对本院近5年来治疗的106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例,采用床边经皮钻颅一次性抽吸法进行治疗,总有效率达87.7%,近期基本治愈率及显著进步率达72.6%,比传统内外科治疗方法及国内同类方法疗效更高,本法经解剖实验证实定位准确,临床使用穿刺成功率达100%。  相似文献   
27.
目的对染色体畸变率与鼻咽癌放疗后放射性脑病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以探讨该指标预测放射性脑病发生及病情严重程度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方法运用分裂中期染色体方法检测17例鼻咽癌放疗后放射性脑病患者和17例鼻咽癌放疗后未发生放射性脑病患者的染色体畸变率,并以多种统计方法分析染色体畸变率与鼻咽癌放疗后放射性脑病发生和病情的相关性。结果染色体放射性畸变以及染色体自发畸变和放射性畸变的累积效应均与放射性脑病的发生和病情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而且染色体自发畸变和放射性畸变的累积效应与放射性脑病发生和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更密切。结论染色体畸变这一指标具有应用于临床预测放射性脑病发生和病情的价值和潜力。  相似文献   
28.
综合医院抑郁障碍患者往往存在严重的焦虑症状和睡眠障碍,从而影响了躯体疾病的治疗。而目前常用的抗抑郁药普遍起效慢,难以满足综合医院的需要。为此,我们观察了短程小剂量奥氮平联合氟西汀治疗综合医院抑郁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资料和方法1.病例选择:选择2003年2月至2005  相似文献   
29.
目的:比较C17.2神经干细胞和NURR1基因修饰的C17.2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对脑梗死模型鼠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效果,观察细胞移植后与宿主脑组织的整合、存活、移行及分化情况。方法:实验于2005-06/12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林百欣实验中心完成。①实验材料:选取清洁级健康SD雄性大鼠78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对照组、神经干细胞组、转基因神经干细胞组,26只/组。条件永生化神经干细胞系C17.2由哈佛大学儿童医院Even Synder教授惠赠。pAdeasy-NURR1重组复制缺陷性腺病毒由本实验室成功构建。Dil18荧光染料(Chemicon公司产品)。②实验方法:收集C17.2神经干细胞和pAdeasy-NURR1 C17.2神经干细胞,各分为两管,一管加入Dil18荧光示踪剂。各组大鼠均采用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3d后进行细胞移植,以江湾Ⅱ型脑立体定向仪进行立体定位,选择缺血半暗区3个位点为移植区:前囟头侧1mm,旁开2mm,深度1.2mm;前囟尾侧3mm,旁开1.5mm,深度1.2mm;前囟尾侧6mm,旁开2mm,深度1.2mm。模型对照组每位点注射单纯培养液2μL;神经干细胞组取6只每位点移植Dil18标记的C17.2神经干细胞悬液2μL,剩余20只每位点移植C17.2神经干细胞悬液2μL;转基因神经干细胞组取6只每位点移植Dil18标记的pAdeasy-NURR1 C17.2神经干细胞悬液2μL,余20只每位点移植pAdeasy-NURR1 C17.2神经干细胞悬液2μL。③实验评估:各组大鼠分别在移植前1d及移植后1周、2周、1个月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移植后1周、2周、1个月进行荧光示踪检查及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免疫组化检测。移植后6个月行组织学检查。结果:移植后1周,模型对照组死亡1只,神经干细胞组死亡2组,转基因神经干细胞组死亡2只,均淘汰并予以补充。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移植前1d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基本相似(P>0.05)。移植后1周、2周、1个月神经干细胞组、转基因神经干细胞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转基因神经干细胞组下降趋势较神经干细胞组更为显著(P<0.05)。②Dil18荧光细胞示踪结果:移植后1周荧光示踪细胞主要在针道内,少数细胞开始移行至周围神经组织。移植后2周,细胞移行至更远距离,并明显向梗死灶方向移行,细胞有突触样结构与周围细胞形成联系。移植后1个月细胞向周围扩散,甚至在远隔部位也可见荧光细胞。③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免疫组化检测结果:移植后2周、1个月,转基因神经干细胞组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阳性细胞数均明显高于神经干细胞组(P均<0.05)。④细胞组织学检查:移植后6个月,各组大鼠注射针道周围脑组织仍呈正常的层次和结构,未见有明显异型细胞增生。结论:①NURR1基因修饰的C17.2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局灶性脑梗死能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效果优于C17.2神经干细胞。②移植后供体细胞存活并向注射针道周围神经组织移行,促进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方向的分化。  相似文献   
30.
目的研究芳香族氨基酸脱羧酶(AADC)基因和NURR1基因联合c17.2神经干细胞脑内移植后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的治疗效果。方法人类神经元性AADC基因和NURR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分别转染至c17.2神经干细胞内。将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予以脑内毁损侧纹状区移植含空质粒的c17.2神经干细胞(A组),pCDNA3-AADC转染后的c17.2神经干细胞(B组),pCDNA3-NURR1转染后的c17.2神经干细胞(C组)以及含有pCDNA3-AADC和pCDNA3-NURR1转染后的c17.2 神经干细胞(D组)。观察其病理性旋转行为的改善,采用酪氨酸羟化酶(TH)的免疫组化方法研究脑内多巴胺含量的变化,并用荧光示踪方法观察c17.2细胞在PD模型脑内的移行。结果各组动物脑内移植后动物旋转行为较前均有改善(P<0.05),尤以D组改善最为明显,其行为学最大改善达73.7%,且同A、B、C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免疫组化可见各组移植TH阳性细胞明显增多,TH染色的神经元树突或轴突密集,体内TH阳性区域明显较PD模型组扩大,其中尤以D组病理学改善最为明显。荧光示踪观察c17.2神经干细胞有突触形成,并与临近的细胞建立突触联系。结论 AADC基因联合NURR1基因共转染c17.2神经干细胞脑内移植后改善了动物的旋转行为,增加了脑内多巴胺的表达,且植入的神经干细胞可同宿主神经元形成突触联接,为研究多基因联合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