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3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肝脏“炎性假瘤”十分罕见,国内外文献报告不多。最近,广西医学院报告一例近年来,我们曾发现二例,临床和病理均误诊为肝原发性肿瘤。为了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兹将该二例临床病理特征报告如下: 例1 (住院号3911):男,30岁。因右上腹部疼痛伴畏寒,发热一月,于1986年8月29日入院。自诉一月前无明显诱因突发畏寒、发热,体温达39℃以上,次日上腹部持续胀痛,放射至腰背部。在当地按胸膜炎治疗无效。上述症状反复,发热持续不退来我院就诊以肝脓疡收住内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维生素C对糖尿病肾病大鼠Ⅳ型胶原α1mRNA表达及肾脏功能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1/04在南华大学动物部完成.大鼠预养1周后,空腹12 h,腹腔注射60mg/kg链尿佐菌素-柠檬酸钠缓冲液,对照组注射等量柠檬酸钠缓冲液,依据72 h后尿糖()~(),静脉采血测血糖≥16.7 mmol/L,确定建立Ⅰ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和维生素C组,保持大鼠血糖波动在25 mmol/L左右,持续16周.观察治疗期间及治疗后大鼠的一般状况、血糖、尿素氮、血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24 h尿蛋白排泄率,原位杂交检测肾组织Ⅳ型胶原α1基因表达.结果30只SD大鼠实验过程中无死亡,全部纳入结果分析.①大鼠体质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尿量增加,血糖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4.945,3.779,P<0.05),治疗后维生素C组与糖尿病组相比,体质量、肾质量/体质量有显著提高(t=2.927,3.032,P<0.05).②大鼠血清尿白蛋白排泄率、血肌酐、尿素氮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内生肌酐清除率下降,有显著性差异(t=4.113,3.1251,2.798,P<0.05),糖尿病组与维生素C组相比,尿白蛋白排泄率、血肌酐、尿素氮明显升高,内生肌酐清除率下降(t=2.875,2.994,3.102,P<0.05).③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肾小球血管细胞外基质Ⅳ型胶原α1基因表达显著上调,经灰度值测定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t=4.766),治疗后维生素C组肾组织着色浅淡稀疏,与糖尿病组相比Ⅳ型胶原α1基因相对表达明显下调(t=2.879,P<0.05).结论维生素C无降糖作用,但具有确切的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绝经后阴道出血(poslmenopausalbleeding,PMB)是老年妇女的自觉症状。为明确出血病因,将我院1985~2000年诊治的262例PMB进行临床与病理分析。1 临床资料 262例均为绝经1年以上,最长30年。年龄 50岁以下 18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时间平均3.5年,50岁~120例,平均6.8年;60岁~96例,平均12.75年;70岁~28例,平均24.7年。主要表现绝经后阴道不规则流血,血性白带和接触性出血。全部进行诊断性刮宫,宫颈活检后标本送病理检查。2 结果及分析2.1 病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