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3篇
医药卫生   26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周玉宝  赵智凝  张晓燕 《医学争鸣》2003,24(21):1992-1992
1临床资料临床及病理确诊未经化疗肿瘤患45(男31,女14)例,年龄33~86(平均63)岁,包括肝癌1)岁.晨07:00空、肺癌、食管癌、结、直肠癌.健康体检25(男15,女10)例为对照,年龄30~64(平均5腹抽取肘静脉血2mL,注入无菌干燥试管中,待血凝固后,离心取上清液冰冻保存待测.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umor specific growth factor,TSGF)试剂由福  相似文献   
72.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 3 5例 ,男性 2 2例 ,女性 13例 ;年龄 60~ 80岁 ,其中60~ 65岁 2 2例 ,66~ 70岁 7例 ,71~ 80岁 6例。1.2 治 疗依据病史、临床表现 ,结合X线、CT及MRI检查确立诊断。所有患者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 ,腰椎棘上正中入路 ,保留棘上韧带 ,单侧椎板开窗行间盘摘除 9例 ,其中 2个间隙 2例 ;单侧开窗摘除加根管扩大 9例 ,其中 2个间隙 2例 ;双侧椎板开窗行间盘摘除 5例 ,双侧椎板开窗行间盘摘除加根管扩大 7例 ,其中 2个间隙 1例 ,半椎板切除间盘摘除 2例 ,环形椎管减压间盘摘除 3例。术前常规准备。对伴有高…  相似文献   
73.
甲硝唑加庆大霉素治疗上颌窦炎疗效分析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耳鼻喉科(沈阳110001)赵智史桂霞慢性鼻窦炎及上颌窦炎临床较多见。上颌窦穿刺及窦腔内注射药物是治疗鼻窦炎的有效方法之一。我科自1993年以来应用甲硝唑加庆大霉素治疗上颌窦炎疗效显著,现分...  相似文献   
74.
海南三叉苦抗炎作用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海南三叉苦水提物的抗炎作用并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来观察三叉苦的抗炎作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0)相比,三叉苦水提物中、高剂量(19.11%,22.94%)能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P<0.05),中剂量对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致炎4 h [(0.53±0.17) cm]效果最明显(P<0.01)。水提物中、高剂量对大鼠血清中TNF-α[(169.61±73.80) ng/L和(124.34±85.65) ng/L]和IL-1β[(521.01±206.89) ng/L和(393.99±197.61) ng/L]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作用,TNF-α较模型组[(283.98±68.68) ng/L]降低显著(P<0.05)。结论海南三叉苦水提物具有抗炎作用,其抗炎作用可能与抑制TNF-α和IL-1β的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75.
目的:术后患肢的固定可削弱肌肉泵的作用,造成静脉血流缓滞,增加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通过对兔下肢行伸直位和屈髋屈膝位固定探讨其对兔股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10/2004—03在昆明医学院外科总论实验室和第一附属医院超声科完成。健康成年新西兰白兔60只,体质量(3.0&;#177;0.2)kg,雌雄不限。先行预实验,随机抽取12只,行耳缘静脉麻醉后人工固定兔左下肢伸直位与屈髋屈膝位(模拟石膏外固定),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观测,结果显示兔左下肢屈髋屈膝位可以引起血流速度减慢,血管内径变小,血流量降低。再将6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两组,①固定组(n=30),行左下肢于屈髋屈膝位石膏外固定。②空白对照组(n=30),不作任何处理。于固定后5,7,9d两组动物行组织学观察。各时相点动物均为10只。主要观察:①高频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观测兔左下肢伸直位和屈髋屈膝位股静脉的血流速度和血管内径。②组织学观察两组兔左股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纳入60只兔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固定为左下肢伸直位兔左股静脉的血流量为(0.064&;#177;0.015)cm^3/s,左下肢固定为屈髋屈膝位时左股静脉血流量为(0.023&;#177;0.010)cm^3/s,屈髋屈膝位较伸直位时血流速度减慢,血管内径变小,血流量降低(t=8.106,P&;lt;0.01)。②固定组5,7,9d左股静脉血栓发生率分别为20%,30%和10%;空白对照组均为0。固定组血栓发生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lt;0.05)。结论:兔下肢在屈髋屈膝位时血流速度减慢,血管内径变小,血流量较伸直位时明显降低,更容易导致肢体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76.
目的:应用全自动血凝仪检测兔凝血指标变化情况,为创伤性肢体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监测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实验于2003-11/2004-11在昆明医学院外科总实验室进行。新西兰大白兔1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0只。骨折组(造模后骨折)、创伤组(造模后创伤,不骨折)和固定组(不造模)均行左侧屈髋屈膝位石膏固定;对照组不造模,不固定。各组均于处理后第5,7,9天分别用全自动血凝仪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纤维蛋白酶原和凝血酶时间变化。结果:骨折组30只兔中死亡5只,进入结果分析115只。除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外,各时间点各项指标骨折组和创伤组无明显差别(P>0.05),固定组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别(P>0.05)。①各组凝血酶原时间比较:第9天骨折组和创伤组均较固定组和对照组降低[(10.58±0.65,11.83±0.28,12.35±0.23,12.18±0.38)s,(P<0.05)]。②各组国际标准化比值比较:第9天骨折组和创伤组均较固定组和对照组降低[(0.82±0.17,0.85±0.06,1.01±0.02,1.00±0.03,(P<0.05)]。③各组纤维蛋白酶原比较:第9天骨折组和创伤组均较固定组和对照组升高[(2.51±0.23),(2.52±0.17),(1.62±0.15),(1.57±0.33)g/L,(P<0.05))。④各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比较:第9天骨折组明显低于创伤组[(21.78±1.86,25.00±2.58)s,P<0.05],均较固定组和对照组降低[(27.10±2.33,27.00±2.79)s,(P<0.05)]。结论:全自动血凝仪能为深静脉血栓形成和凝血功能监测提供较准确、客观和稳定的凝血指标,在本实验中反映了创伤与固定等因素与血凝状态及血栓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7.
目的:总结手术干预先天性髋关节脱臼取得的进展及发展趋势。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 1991—01/2004—06相关先天性髋关节脱臼的文章,检索词“先天性髋关节脱臼,手术”,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并查看每篇文献后的引文。纳入标准:文章所述内容应为先天性髋关节脱臼手术治疗的方法。排除标准:重复研究、综述、Mata分析类文章。未排除文章中资料是否应用了随机、对照和盲法。资料提炼:收集到106篇相关文献,20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86篇文章中61篇内容陈旧,25篇系重复研究。资料综合:20篇文献中7篇涉及Saller骨盆截骨术的改良,3篇涉及Pembenon手术的改良,2篇涉及联合手术治疗,3篇涉及关节置换术,4篇涉及髋臼成形术和造盖术,1篇涉及有限元分析方法。结论:先天性髋关节脱臼的手术治疗已经取得长足进步,不同术式各有优缺点,掌握好手术指征和适应证可提高手术效果和患者术后功能恢复。计算机技术的引入有助于提高手术质量。  相似文献   
78.
目的通过与金标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成像比较,探讨磁共振血管成像对兔创伤性肢体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方法实验于2003-10/2004-03在昆明医学院外科总论实验室完成.新西兰大白兔6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2只.采用自制击打装置,建立兔骨折和创伤模型.骨折固定组兔造模后骨折,创伤固定组兔造模后不骨折,单纯固定组兔不造模,3组均行石膏外固定.于处理后7 d各组兔分别用磁共振血管成像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兔左股静脉血栓进行检测,并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3组6只兔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磁共振血管造影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测第7天骨折固定组和创伤固定组各2只血栓阳性,单纯固定组未发生.②组织学观察骨折固定组和创伤固定组第7天均可见股静脉血栓形成,单纯固定组均未见血栓形成.结论磁共振血管造影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断方面有较好的一致性、准确性和可靠性,磁共振血管造影可作为临床检测深静脉血栓的另一种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Jak蛋白酪氨酸激酶-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信号通路在创伤性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将1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A组)和模型组。模型组根据造模后的不同生物学状态再分为7组:创伤即刻(B组)、血栓形成前期(C组)、高峰期血栓形成(D组)、高峰期血栓不形成(H组)、血栓消退期(E组)、血栓不消退(F组)和血栓不形成(G组),在相应时相点无创切取股静脉血管组织,随后抽取各组大鼠总RNA,用Genechip Rat Genome430 2.0芯片测定股静脉RNA表达,并分析Jak蛋白酪氨酸激酶-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信号通路基因表达变化情况。结果:Jak蛋白酪氨酸激酶-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信号通路中Cytokine R、STAT、PI3K、AKT、SOCS、CycD等关键基因均呈下调,调控着细胞凋亡、细胞周期等。结论:Jak蛋白酪氨酸激酶-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信号通路可能是调控血栓的生物学状态的重要信号通路之一。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1、IL-2、IL-6、IL-8、IL-10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PACG患者72例,以55名体检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收集所有对象的一般资料和眼部参数[眼压、中央角膜厚度(CCT)、垂直杯盘比(VCDR)、眼轴长度(AL)、前房深度(ACD)、平均视野缺损(MD)、平均视敏度(MS)]。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PACG发生的危险因素。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IL水平与PACG患者眼部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PACG患者血清IL-6、IL-8和hs-CRP水平高于正常对照者(P0.05),IL-1、IL-2、IL-10 2个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L-6与MD、VCDR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31、0.270,P0.05);血清IL-8与MD、VCDR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22、0.330,P0.05),与CCT呈负相关(r=-0.279,P=0.023)。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L-6和IL-8是PACG发生的危险因素[比值比(OR)值分别为1.296、1.106,95%可信区间(CI)分别为1.009~1.664、1.044~1.172]。结论 IL-6、IL-8、hs-CRP可能与PACG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