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8篇
医药卫生   33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目的:探讨人体股骨头缺血坏死股骨头大体标本与X线表现的对应关系。方法:自2006年12月-2008年8月20例全髋置换完整切除的坏死股骨头大体标本与术前一周的X线表现进行对比分析;术后1小时内处理标本,清除软组织,将股骨头沿正中线纵形或横向剖开,拍照后病理检查。结果:大体标本与X线片表现不一致,坏死囊腔越小,位置越靠近中心,X线匹配越差;囊腔大,有明显硬化骨包壳时匹配程度较好。结论:X线片不能真实显示股骨头坏死的程度,可做为普查及判定塌陷的检查手段,但明确病变范围程度并指导治疗方案应行MRI、CT检查。  相似文献   
92.
带血管蒂岛状皮瓣在四肢软组织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建军  赵德伟 《铁道医学》1999,27(5):324-325
探讨提高四肢软组织恶性肿瘤保肢手术的存活率。方法应用局部广泛切除,带血管蒂岛状皮瓣转移修复软组织缺损为主的方法。结果32例中2例复发后截肢,余30余平均随访5.5年无复发转移,且功能满意。谨慎掌握适应证,再结合有效,可达到满意的保肢效果。  相似文献   
93.
目的 研究髓芯减压关节镜监视下基因转染骨髓间质干细胞(BMSCs)治疗兔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效果.方法 在无菌条件、戊巴比妥钠麻醉下,获取成年新西兰兔骨髓,体外培养.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和生长情况,以腺相关病毒介导的hBMP-2转染兔BMSCs,感染倍率(MOI)为100,继续培养.应用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的BMSCs的hBMP-2基因表达.建立兔右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模型,并分为A组单纯髓芯减压组,B组髓芯减压并植入BMSCs组,C组髓芯减压并植入hBMP-2转染的BMSCs组.关节镜监视并对坏死骨清除后植入BMSCs或hBMP-2转染的BMSCs,术后4周和8周对股骨头行组织学检查.结果 hBMP-2基冈转染的兔BMSCs可有效表达hBMP-2.组织学观察显示B组周边有一定量骨形成,骨小梁表面新骨形成;C组周边坏死骨小梁表面新骨带明显增宽,新生骨小梁局部毛细血管丰富,表面有较多成骨细胞.术后4、8周C组血管计数及修复区新骨面积比分别与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关节镜监视下髓芯减压并植入hBMP-2转染的BMSCs可促进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修复.  相似文献   
94.
目的:评价应用一种新的造盖方法治疗儿童先天性髋关节的疗效。方法:将臼窝上缘造一弧形骨槽,嵌入3块-4块楔形骨块治疗185例(237髋)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术后双下肢改良贝氏石膏固定4周-6周。结果:经过1年-8年的随访观察,疗效满意。优良率94%。结论:该术式既缩小了髋臼指数,又增加了对股骨头的同心包容,也避免了用一块骨块平行造盖对股骨头的点状持重所致的骨性关节炎和做Salter手术再镒拔针的痛苦。该术式对患儿侵袭小,出血少,术后功能亦好。  相似文献   
95.
目的 :提供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骨膜支骨膜瓣转位治疗股骨颈骨折、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和股骨干中下段骨不连的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 3 2侧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标本上 ,对旋股外侧动脉降支骨膜支的起始走行、分支分布进行解剖学观测 ;2侧新鲜标本注入墨汁观察骨膜支的供血范围。结果 :88%的降支发自旋股外侧动脉 ,其骨膜支于降支起始 4.0± 1.1cm处发出 ,外径 1.2± 0 .5mm ,长 7.1± 1.8cm ,经股内侧肌与股中间肌之间或穿股中间肌 ,分布于股骨中上段前内侧骨膜。结论 :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骨膜支为蒂的骨膜瓣 ,可顺行修复股骨头颈骨折 ,逆行修复股骨中下段骨不连、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相似文献   
96.
97.
1985年11月~1988年6月,应用岛状皮瓣、肌皮瓣移位,修复四肢创伤性组织缺损24例。男21例,女3例。年龄14~46岁。修复新鲜创面14例,陈旧性创面10例。用前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掌、手背、虎口挛缩及手指皮肤缺损8例。用邻指神经血管皮岛修复手、拇指皮肤缺损4例。用腓肠肌内(外)侧头  相似文献   
98.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微创及显微外科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ONFH)是骨科领域中迄今尚未解决的疾病之一.传统的治疗效果并不尽人意.随着对组织工程技术研究的深入和显微外科的进展,20年来,国内外学者采用骨显微移植和组织工程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疗效,在髋周骨瓣、腓骨瓣以及干细胞基因技术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创用了多种有价值的手术方式.为保留股骨头,延缓进行关节置换的时间并最终避免人工关节置换作出了努力.  相似文献   
99.
带血管蒂骨(膜)瓣转移术治疗月骨坏死2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6-05~2004—05我院共收治月骨坏死28例,采用带血管蒂骨(膜)瓣转移术,术后疗效满意,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0.
院前复苏自主循环恢复4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在2所医院门急诊应用王一镗心肺复苏术三阶段ABCD四步法进行心肺复苏208例,47例获自主循环恢复(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收集广西梧州市红十字会急救中心和里湖医院1997年6月~2001年6月门急诊心跳骤停208例患者的出诊记录、抢救记录或病历,按Utstein模式统计整理,其中徒手心肺复苏(CPR)无ROSC或证实死亡(出现尸斑、关节僵硬)及晚期绝症不予复苏者为无效复苏,共150例(只有登记,无病历);心肺复苏仅恢复心跳,无血压、脉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