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2篇
医药卫生   4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该研究基于手机端,融合GPS定位、偏移校正、语言识别以及软件和数据库网络技术,开发了中药资源普查(一般调查)移动端数据采集系统,实现了中药资源种类、位置、图片、时间、标本5项核心内容15个核心指标的采集记录功能,采集数据导入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信息管理系统两方面的功能。基于手机移动端的数据采集系统可以快速的定位经纬度、海拔信息,方便拍摄各种类型的中药资源照片、标本照片、生境等照片,实现和中药基原信息的自动关联,还可以通过语音识别功能来协助记录资源特征、环境特征等信息,并有效记录标本的采集相关信息。基于中药资源普查数据填报客户端的数据整理平台,可以有效辅助内业整理,将移动端的数据导出到电脑端,数据整理完毕后并上传到中药资源数据普查填报数据库中,为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野外调查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2.
中成药的生产受原料(中药材)价格和资源存量的影响比较大,一方面,原料药材价格呈现周期性剧烈波动甚至是不可逆的飙升,使得中成药价格不稳定甚至出现成本与最高零售限价倒挂,另一方面,因资源不足或者禁用导致部分中成药被迫停产。中成药国家基本药物保障监测分析系统基于微服务架构,应用Redis实现了系统的集群部署,围绕《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年版)中的203种中成药,通过连接和整合中药资源普查数据库、中药资源动态监测数据库、中成药国家基本药物数据库数据,实现了中药材及中成药的动态监测和预警智能化。  相似文献   
33.
通过对相关文献整理分析,发现低强度激光照射在临床已有广泛应用,其对缓解各种急慢性疼痛均有很好疗效,而激光针灸作为传统经络理论和现代光生物学理论相结合的产物,与传统针灸相比更具优点,决定了它在医学上的研究与应用更有广阔前景。但激光与机体相互作用类型复杂,能对生物组织发挥多种生物效应,且激光针灸在临床应用虽多,但并不是所有实验都支持其具有镇痛效应。由于阐明激光镇痛机制研究是解决临床争端的关键所在,所以本文就穴位的特殊组织结构以及目前所做相关动物实验研究入手,分析低强度激光镇痛的可能机理,为激光针灸的临床实际应用提供理论基础,以期更好服务于临床。  相似文献   
34.
通过医生盲法切脉与脉象仪测脉结果的对比分析,统计分析了医生切脉时指感为无脉搏搏动时的界限定量指标,并以此为依据初步建立了一套长短脉客观量化研究的方法,确定了判断中医长短脉的阈值范围.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中医虚寒证脉象的特点及脉图参数的变化规律,为提高虚寒证的临床辨证水平、促进中医脉诊客观化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ZM—Ⅲc型智能化中医脉象仪采集病例684例,筛选出虚寒证病例124例,其中心阳虚组29例、脾阳虚组31例、肾阳虚组33例、肿瘤病组31例;另采集相应年龄的正常人脉象44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通过对各组脉象的检测、记录,进行比较分析。结暴:虚寒证组脉图特征参数与正常人组比较,t1增大,脉波幅值h1、h5降低,脉图面积As、Ad减小,h3/h1、h4/h1值增加,h5/h1降低为负值,w1、w1/t值增大;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4个不同病种的虚寒证脉图参数的变化趋势均符合虚寒证总体的脉图参数变化曲线;虚寒证不同病种组间的脉图参数比较分析也存在差异。结论:通过对正常人和中医虚寒证者脉象的比较分析,发现两者的脉图特征参数有显著差异,从而提示脉图特征参数可以作为虚寒证辨证的客观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6.
探讨中医学长短脉的诸家学说及长短脉的临床意义,认为长短脉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在长短脉的现代研究中,应精研脉意、确定域值参数,从而进一步发挥长短脉在辨证论治中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7.
从中医脉象长度信息的检测仪器研究、量化方法研究和临床研究三方面探讨中医长短类脉的量化研究进展,并提出脉象长度量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38.
目的了解某医院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菌耐药性及同源性,为防控医院内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细菌分离鉴定和基因检测技术,对某医院ICU住院患者送检标本中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菌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从该医院ICU住院患者送的123份检标本中共分离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菌株59株,分离率为47.97%。其中,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26株,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18株。临床分离出的CRAB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均>70%,CRKP对多数头孢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为100%。CRAB共得28个带型,5个聚类(A~E);CRKP共得12个带型,可得6个聚类(A~F)。结论该医院ICU患者送检标本中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菌分离率较高,其与该病房环境分离株具有同源性,应加强病房环境消毒。  相似文献   
39.
通过对中医药设备、人工智能相关文献梳理及实际调查,详细分析了人工智能在数据挖掘、中医诊断、中医临床等方面有关现状,系统阐述了人工智能在中医药方面的发展、应用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人工智能在中医药方向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0.
<正>目前,国内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治形势仍然严峻,指导不同人群做好防控,对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新型冠状病毒的病原学特点,结合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采取精准的防护措施,是有效控制疫情传播的关键因素。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将2019年流行的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