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2篇
医药卫生   4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对住院患者常见医院感染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进行研究,为增强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防控意识,提升医院感染防控能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2017年1月1日—12月31日内蒙古自治区某三级医院发生呼吸道医院感染、血流医院感染、消化道医院感染、手术部位感染、泌尿道医院感染的住院患者,按照配对标准1∶1配对病例组(医院感染)和对照组(非医院感染),采用配对资料Wilcoxon检验分析医院感染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结果最终匹配成功262对,每例患者由医院感染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31 300元,其中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直接经济损失最大(100 857元)。两组患者住院总费用、住院日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床位费、护理费、西药费、手术费、治疗费、化验费、检查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项费用中以西药费最高(14 378元)。两组患者不同医院感染部位造成的平均住院总费用和住院日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医院感染部位的平均住院总费用由高至低依次为手术部位(47 469元)、血液(42 498元)、泌尿道(34 598元)、消化道(33 296元)、呼吸道(31 058元)。病例组患者延长平均住院日数7 d,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日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后可导致医疗费用增加,平均住院日延长,给患者带来了较大损失。  相似文献   
12.
13.
青蒿道地药材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青蒿入药有2 000多年的历史,根据现代研究结果推断,1 700多年前的《肘后备急方》中所记治疗疟疾的青蒿应该来源于黄花蒿。基于本草资料从治疗暑热、截疟等方面,青蒿的道地产区应在历史上的荆州(今湖北)及其周边地区;从抗疟成分青蒿素含量高低的角度,青蒿道地产区应在重庆、广西及周边省份。研究表明:黄花蒿在秋季花盛开时采收,抗疟用青蒿素含量较高;黄花蒿放置半年后青蒿素可降解30%左右,一般需放置阴凉干燥处贮藏。野生黄花蒿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在试验田选育出的黄花蒿其青蒿素质量分数最高可达2%。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 了解某三级综合医院医院感染现患情况。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2018—2020年某三甲医院感染流行特征及病原菌送检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18—2020年医院感染现患率分别为4.58%、4.52%和4.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医院感染现患率较高的科室为ICU、儿科和外科;医院感染的感染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51.63%)和泌尿道(27.31%)。3年检出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67.89%);3次调查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26.40%、25.99%、24.12%,呈下降趋势(χ2=4.458,P<0.05);2018—2020年医院住院患者病原学送检率分别为28.40%、31.86%和31.28%,呈上升趋势(χ2=3.979,P<0.05)。结论 该医院部分科室仍需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管理,减少经验用药,加强依据药敏结果指导用药的观念。  相似文献   
15.
背景:根据既有研究表明,胶原纤维走向与经穴密切相关,而每个细胞至少存在两根胶原纤维以保持连接性,因此有学者推测它是人体能量传递的信号通路。目的:以经穴胶原通路假说为依据,观察胶原信号变化对骨骼肌损伤的影响,并证明电针对胶原信号的干涉作用是其促进骨骼肌修复的基本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按随机化原则分为3组:对照组为空白对照;模型组应用重力化打击法造备骨骼肌损伤模型;治疗组造模后采用G6850电针刺激双侧足三里穴进行干预。结果与结论:治疗组穴位区Ⅰ型胶原纤维mRNA表达量和羟脯氨酸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其变化趋势较模型组更为平稳;治疗组血清肌酸激酶水平在治疗第7天就达到正常水平,治疗组穴位区Ⅰ型胶原纤维对比血清肌酸激酶呈现正相关。提示针刺后穴位区的Ⅰ型胶原纤维和羟脯氨酸可能在骨骼肌损伤修复中起到关键作用,从而引导了针刺信号的传输与转换过程,而且此信号传播过程始终与骨骼肌修复的核心指标肌酸激酶呈现高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背景:根据既有研究表明,胶原纤维走向与经穴密切相关,而每个细胞至少存在两根胶原纤维以保持连接性,因此有学者推测它是人体能量传递的信号通路。 目的:以经穴胶原通路假说为依据,观察胶原信号变化对骨骼肌损伤的影响,并证明电针对胶原信号的干涉作用是其促进骨骼肌修复的基本机制。 方法:雄性SD大鼠按随机化原则分为3组:对照组为空白对照;模型组应用重力化打击法造备骨骼肌损伤模型;治疗组造模后采用G6850电针刺激双侧足三里穴进行干预。 结果与结论:治疗组穴位区Ⅰ型胶原纤维mRNA表达量和羟脯氨酸水平低于对照组(P < 0.05),其变化趋势较模型组更为平稳;治疗组血清肌酸激酶水平在治疗第7天就达到正常水平,治疗组穴位区Ⅰ型胶原纤维对比血清肌酸激酶呈现正相关。提示针刺后穴位区的Ⅰ型胶原纤维和羟脯氨酸可能在骨骼肌损伤修复中起到关键作用,从而引导了针刺信号的传输与转换过程,而且此信号传播过程始终与骨骼肌修复的核心指标肌酸激酶呈现高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中医寸关尺脉象与取脉压力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寸口部寸脉、尺脉最佳取脉压力的浮沉判别方法和阈值,解决三部脉象检测仪器研制过程中三部脉象如何定量加压的问题。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受试者55例,分别采集同一受试者同手寸口部寸、关、尺三部脉象的最佳取脉压力,并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正常人体关脉最佳取脉压力比寸脉最佳取脉压力衰减程度为0.189±0.053,正常人体关脉最佳取脉压力比尺脉最佳取脉压力衰减程度为0.226±0.044。结论通过计算最佳取脉压力的衰减程度,由关脉的浮中沉判定阈值推断出寸部和尺部脉的浮、中、沉判定阈值。  相似文献   
18.
针对现有脉象仪成本高昂、体积庞大、操作复杂、难以真正走向应用的现状,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便携式脉象检测系统.该设计利用树莓派3B+(Raspberry Pi 3B+)、STM32系列单片机以及云服务器实现寸、关、尺处脉象信号的采集、存储、显示与特征点识别.该系统体积小、成本低,可通过网络与云端服务器连接,实现资...  相似文献   
19.
该研究基于文本挖掘技术探索青蒿的药理作用规律,利用文本挖掘的方法挖掘了青蒿的主要成分、作用疾病、器官、组织、蛋白、代谢物等信息,制作了网络关系图。挖掘结果显示,青蒿主要成分包括倍半萜类、黄酮类、挥发油类等。相关疾病主要是疟疾、脑型疟疾、恶性疟疾、内脏利什曼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相关器官主要关联于肝脏、皮肤、气管、肺脏、脾脏等器官;在与组织细胞相关性中,以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毛细血管、上皮细胞等为主;相关蛋白主要是关联于CYP450,PI3K,TNF-α,AASDPPT,DNA聚合酶等;主要作用通路是乙肝通路、糖酵解通路和P53通路。综上发现,利用文本挖掘技术获得了比较客观全面的认识青蒿的药理作用规律,可为临床应用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0.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从2011年开展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之至今,已收集和汇总了大量数据,包括野生药用植物资源数据、栽培药用植物信息、传统知识、标本信息等。传统的纸质记录对成果的查询与共享应用较为不便。该研究采用B/S架构、Java Web框架和SOA的方法设计并研发了第四次全国中药成果展示系统。通过对中药资源普查试点上报数据的整合和梳理,为用户提供一体化的数据服务和数据查询展示解决方案。该系统实现了精细的数据分类,具有简洁的数据检索和高效的统计分析功能,利用Echarts组件、Geo Server、Open Layers等技术提供了图表、地图等多样化的数据展示形式,通过表格、统计图、地图3种形式,从中药资源、时间、空间3个维度,在国家、省(区、市)、县3个层级,对一般调查、重点调查、栽培调查、工作方案、种质资源、药材样品、腊叶标本、中药材市场、传统知识9个方面300多项指标进行查询统计和展示,直观、形象地体现资源的数量、分布、种类等,满足了不同级别用户的数据制图需求,为管理决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