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28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71.
机械通气是治疗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主要手段,然而即使采用包括保护性肺通气、肺复张手法、允许性高碳酸血症等策略,这类患者的病死率仍然高达30%~40%,并没有明显改善。可能的原因之一在于重度ARDS患者中难以做到既保护肺功能,又开放肺泡保证机体基本的氧摄取及CO2的排除。近年来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手段的进展,既能让已经严重受损的肺得到休息,  相似文献   
272.
目的 探讨血清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水平与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患者不同程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21年4月至2023年3月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收治的PD患者73例,根据Hoehn-Yahr分级标准分为轻度组(≤2级,n=31)、中度组(2.5~3级,n=29)和重度组(4~5级,n=13)。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定患者认知功能,并测定患者的血清S100β、NSE及BDNF水平,比较其与MoC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不同H-Y分级患者的MoCA评分、S100β、NSE、BDNF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pearman秩和分析发现,血清S100β、NSE与MoCA评分均负相关(r=-0.563,P<0.001;r=-0.389,P=0.003),血清BDNF水平与MoCA评分正相关(r=0.454,P<0.001)。ROC曲线显示,血清S100β、NSE、BDNF水平诊断PD患者并发认知功能障碍的AUC分别为0.817(95%CI 0.718~0.915)、0.749(95%CI 0.636~0.862)、0.727(95%CI 0.611~0.843),三者联合诊断的AUC为0.904(95%CI 0.837~0.970)。结论 PD患者的认知水平与病情相关,血清S100β、NSE、BDNF水平可辅助研判P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程度,并为PD的病情严重程度提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273.
目的制备白藜芦醇眼用纳米乳-离子敏感型原位凝胶,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通过测定药物在各相中的溶解度和绘制伪三元相图,筛选最优处方制备纳米乳。选择合适的结冷胶浓度和用量,制备离子敏感型原位凝胶,并对其pH、粒径、黏度、稳定性及含量进行测定。采用无膜法考察原位凝胶的溶蚀和释放行为,Franz扩散池法考察原位凝胶在角膜、巩膜、模拟结膜部位的累积渗透量。以家兔为实验动物,考察玻璃体内的药物蓄积以及对眼部刺激情况。结果制备的白藜芦醇眼用纳米乳-原位凝胶pH为(5.29±0.01),生理状态下粒径为(16.24±0.13)nm,与非生理状态无明显变化;生理状态下黏度升高明显,胶凝性能良好,稳定性良好;释药模型符合Higuchi方程,其释药机制以扩散为主;给药48 h后,在角膜、巩膜和模拟结膜的累积渗透率分别达到50%、67%和71%。家兔玻璃体中有一定的药物蓄积,对眼睛无刺激。结论制备的白藜芦醇眼用纳米乳-离子敏感型原位凝胶在生理条件下能迅速胶凝,稳定性好,释药持久,有一定量的药物可以到达眼后段,对眼睛无刺激,具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74.
目的 探讨笑气(氧化亚氮)滥用中毒所致的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 分析1例滥用笑气中毒所致的神经系统损害病例的临床特点及转归。结果 ①笑气中毒所致神经系统病变在临床易被漏诊,以青年多见; ②笑气中毒所致神经系统病变的临床表现为亚急性联合变性样的脊髓损害、以运动轴索损害为主的长度依赖性的周围神经病变以及共济失调等,并常有维生素B12水平下降、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③磁共振可见颈髓和或胸髓后索呈不规则的白质脱髓鞘,脊髓横断面T2WI显示颈或胸髓后索倒“V”形高信号; ④肌电图主要表现为以运动轴索损害为主的周围神经病变,多以下肢为重。结论 亚急性或慢性起病的青年患者,表现亚急性联合变样、周围神经损害等,需详细询问有无笑气接触史,行血维生素B12、同型半胱氨酸、颈髓磁共振、肌电图等检查,以明确诊断,排除笑气中毒可能。  相似文献   
275.
【摘要】  目的 了解丹江口库区移民慢性病患病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移民慢性病患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6年7—8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库区搬迁至郧阳区、丹江口市、襄州区、宜城市和黄陂区的1 068名移民。采用一般资料及健康状况调查表、团体用心理社会应激调查表(PSSG)进行调查。丹江口库区移民是否患慢性病与PSSG各维度及其总分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丹江口库区移民慢性病患病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共发放问卷1 068份,全部收回,其中有效问卷983份,有效回收率92.0%,丹江口库区移民慢性病患病率为60.9%(599/983)。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外出打工情况、家庭收入满意度、家族病史、经济状况(与移民前比较)丹江口库区移民慢性病患病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丹江口库区移民慢性病与生活事件(L)、消极情绪(NE)、消极应对方式(NC)维度、PSSG总分呈正相关(P<0.05),与积极情绪(PE)、积极应对方式(PC)维度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家庭收入满意度、家族病史、经济状况(与移民前比较)和PSSG总分是移民慢性病患病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丹江口库区移民慢性病患病率较高,且其影响因素较多。应定期为移民提供免费健康体检和开展移民社区心理咨询与护理,重点关注留守老人的健康状况及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276.
目的探讨大肠癌术后复发转移患者采用补脾益精方治疗效果及对肿瘤标志物、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2015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本院接诊的83例大肠癌术后复发转移患者作者研究对象,掷币法分组,对照组41例予以传统化疗,观察组42例加用中医补脾益精方治疗,观察2组患者效果、肿瘤标志物水平。结果2组肿瘤标志物、中医证候积分、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低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2组KPS评分、ORR及DCR比较,观察组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补脾益精方治疗大肠癌复发转移患者效果显著,其能缓解症状,改善生存质量,减少毒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277.
目的 确定完全性房室阻滞(CAVB)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IMI)伴有或不伴有右室梗死(RVI)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 分析265例AIMI病人临床资料,222例无合并RVI的病人(I组),43例合并RVI病人(Ⅱ组),根据住院期间有无合并CAVB再将其分为两个亚组(无合并CAVB组(Ia,Ⅱa组)及合并CAVB组(Ib,Ⅱb组)。选择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1)AIMI合并CAVB明显增  相似文献   
278.
提出在移动学习环境下从新生入馆教育、文献检索课教学和专题讲座培训3个方面构建医学院校信息素养教育“线上到线下”(Online to Offline,O2O)体系,阐述具体实施策略,包括整合资源、建立服务平台、注重用户体验、加大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279.
舒尼替尼是一种口服小分子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具有抗血管生成和抗肿瘤活性。然而Ⅱ期临床试验显示其治疗肝细胞癌(HCC)有较高的药物相关死亡事件发生率,且客观应答率较低。近年一项Ⅲ期临床试验提示,舒尼替尼治疗进展期HCC的中位总体生存期显著短于多激酶抑制剂索拉非尼,因此舒尼替尼单药不被推荐用于治疗进展期HCC。一项正在进行的Ⅲ期临床试验拟比较舒尼替尼联合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与单用TACE治疗HCC的疗效,其结果将证实舒尼替尼是否可作为TACE治疗HCC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280.
目的:检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和正常体检者全血miR‐155的相对表达水平,探讨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全血中miR‐155作为肿瘤标志物的可行性。方法采集20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和6例正常体检者的全血,提取全血总RNA ,逆转录成cDNA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全血miR‐155的表达量。结果20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全血miR‐155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P<0.01)。结论全血miR‐155可能适用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检测,有望成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治疗监测更敏感的指标,为发展血液miRNA为基础的一类新型治疗和疗效监测的肿瘤标志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