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0篇
医药卫生   79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目的 明确miR-216b是否通过靶向调控蛋白激酶Cα(PKCα)基因的表达来抑制鼻咽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方法 构建PKCα 3'非编码区(UTR)-荧光素酶报告载体,通过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miR-216b对PKCα 3'UTR-荧光素酶活性的影响.将miR-216b模拟物转染鼻咽癌细胞CNE2,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PKCα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将PKCαsiRNA转染CNE2细胞,通过MTS细胞增殖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观察PKCα基因表达下调对CNE2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将PKCα重组质粒与miR-216b模拟物共转染CNE2细胞,通过MTS细胞增殖实验检测CNE2细胞的增殖能力.结果 双荧光素酶报告检测结果显示,miR-216b能特异性地与PKCα mRNA的3'UTR结合,下调荧光素酶活性,其活性约为转染对照模拟物细胞的62.4%.过表达miR-216b的CNE2细胞中PKCα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降低,与对照细胞比较,分别降低49.1%和55.7%.siRNA干扰PKCα表达能抑制CNE2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能部分模拟miR-216b的抑瘤功能.过表达PKCα能部分逆转miR-216b对CNE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结论 miR-216b通过靶向调控PKCα基因的表达来抑制鼻咽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相似文献   
32.
目的:建立平阳霉素(pingyangmycin,PYM)诱导的人舌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质表达谱。方法:以前期本室通过用PYM浓度梯度诱导法建立的舌癌PYM多药耐药细胞Tca8113/PYM与其亲本细胞Tca8113为模型,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该耐药细胞株的多药耐药性,运用比较蛋白质组学方法筛选耐药细胞与其亲本细胞中的差异蛋白质表达,并对部分差异蛋白质表达进行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免疫印迹验证。结果:目前Tca8113/PYM细胞对PYM的耐药性约是Tca8113细胞的20倍,同时表现出对顺铂、紫杉醇、丝裂霉素C、四氢吡喃阿霉素和阿霉素存在交叉耐药;比较蛋白质组学筛选了18种差异表达蛋白质,其中在Tca8113/PYM细胞中表达上调的有13种,下调的有5种,实时荧光定量PCR与Western免疫印迹结果与蛋白质组学的结果趋势一致。结论:建立了舌癌PYM耐药相关蛋白质表达谱,为深入研究舌癌多药耐药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线索。  相似文献   
33.
目的:预测和筛选靶向PIK3CA的候选miRNAs并检测其在胃癌细胞和血清中的表达.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并结合既往文献和前期研究,预测和筛选出靶向PIK3CA的候选miRNAs(miR-203和miR-506).常规提取胃癌细胞和血清总RNA,并用DNase Ⅰ进行消化.以miRNAs特异性茎-环引物引导反转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对miR-203、miR-506和内参U6进行检测,并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定量PCR产物.结果:电泳检测细胞和血清中RNA纯度较好;胃癌细胞和血清中miR-203、miR-506和内参U6均能实现特异性扩增.miR-203在胃癌细胞SGC-7901及MGC-803中表达分别为1.360±0.102和1.241±0.1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125,P=0.09;miR-203在胃癌患者血清中表达为1.420±0.122,明显低于健康人的3.450--0.206,t=2.521,P=0.02.miR-506在胃癌细胞SGC-7901和MGC-803及胃癌患者和健康人血清中表达水平分别为1.256±0.113、1.158±0.109、1.735±0.220和1.592±0.1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203可能是调控PIK3CA基因的miRNAs之一.PIK3CA在胃癌中的高表达可能与miR-203的异常低表达有关,而与miR-506无关.胃癌患者血清中miR-203的表达有望成为预测胃癌发生或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分子标志.  相似文献   
34.
人细胞色素P450 2E1 cDNA在鼻咽癌细胞系CNE—2的稳定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进一步研究人细胞色素P450E1(cytochrome P450 2E1,CYP2E1)蛋白对相关化学致癌物的体外代谢功能及其在化学物质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变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体外模型,方法:应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人CYP2E1,cDNA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2E1,并经脂质体介导转入CNE2细胞,通过G418筛选后挑选若干抗性细胞克隆扩大培养,结果:经Southern blot和Western blot对一系列抗性克隆细胞进行检测,获得2个具有外源CYP2E1 cDNA基因稳定整合和表达的细胞克隆CNE2-2E1-1及CNE2-2E1-2,结论:建立了可供CYP2E1代谢相关的化学致癌物筛选及CYP2E1在NPC癌变中作用机制的体外模型。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微小RNA-205(miR-205)在神经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模式及其在胶质瘤细胞侵袭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用real-time PCR检测配对神经胶质瘤组织中miR-205的表达,同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配对组织中TBX18蛋白的表达量;用脂质体将miR-205模拟物(miR-205 mimics)、miR-205抑制物(miR-205 inhibitor)以及相应对照(control)导入U251胶质瘤细胞后,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变化;生物信息学分析结合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观察miR-205对TBX18的靶向调控作用;采用RNA干扰技术下调U251细胞中TBX18的表达,用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变化。结果:miR-205在82.6%所检测的神经胶质瘤组织中表达下调,而TBX18在神经胶质瘤组织中表达上调,两者表达呈负相关;过表达miR-205使U251细胞的侵袭细胞数下降(P0.01),抑制miR-205表达后U251侵袭细胞数增加(P0.01);miR-205在U251胶质瘤细胞中能直接靶向抑制TBX18的表达,干扰TBX18的表达亦使U251细胞的侵袭细胞数下降(P0.01)。结论:miR-205在神经胶质瘤中表达下调,miR-205可能通过靶向调控TBX18影响胶质瘤细胞的侵袭能力,这将为完善胶质瘤侵袭的分子机制及开发新治疗策略以提高胶质瘤治疗效果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6.
人MT-1E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体外表达人源性MT 1E融合蛋白并进行纯化。方法 :采用RT PCR方法获得人MT 1E基因的编码区 ,将其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QE4 0 ,并在大肠杆菌M15中表达 ,对蛋白的表达形式及诱导条件进行分析 ,用Ni NTagarose亲和层析柱纯化目的蛋白。结果 :重组蛋白在原核细胞中以可溶和不可溶两种表达形式存在 ,但以不可溶性形式为主 ,表达量随诱导时间延长而增加 ,在诱导 8h时目的蛋白约占菌体总蛋白的 32 %。经亲和层析获得较高纯度的人MT 1E融合蛋白。结论 :利用基因重组原核表达技术获得较纯的人源性MT 1E融合蛋白 ,为进一步研究金属硫蛋白的功能及特异性抗体的制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7.
四环素抑制活化的内皮细胞表达粘附分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四环素对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或细菌内毒素 (LPS)活化的内皮细胞表达粘附分子E 选择素和细胞间粘附分子 1(ICAM 1)的影响 ,为探讨四环素类药物的抗炎作用提供新的实验依据。方法 用TNF α(0 5~ 5 0 μg·L-1)或LPS(0 5~ 5 0mg·L-1)孵育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使其活化 ;用四环素 (10 -6~ 10 -4 mol·L-1)预孵育内皮细胞 1h再与TNF α(1μg·L-1)或LPS(5mg·L-1)共同孵育4h或 18h ;应用细胞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检测E 选择素和ICAM 1的表达。结果 TNF α或LPS孵育内皮细胞 4h明显诱导E 选择素的表达 ,TNF α或LPS孵育内皮细胞 18h明显增加ICAM 1的构成表达 (P <0 0 1) ;用四环素处理后则明显抑制TNF α或LPS诱导的E 选择素和ICAM 1的表达 (P <0 0 1) ,并呈现剂量依赖性。结论 四环素可抑制TNF α或LPS活化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表达粘附分子E 选择素和细胞间粘附分子 1。  相似文献   
38.
目的比较测序法和Taqman实时荧光PCR法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19、21外显子基因突变的一致性,为寻找适宜临床应用的EGFR基因突变检测方法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收集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组织,应用测序法和Taqman实时荧光PCR法分别检测EGFR基因19、21外显子基因突变,比较两种方法的有效性。结果两法检测EGFR基因19、21外显子突变结果符合率分别为96.7%(58/60)和98.3%(59/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种方法均可用于EGFR基因19、21外显子突变检测,测序法更适合指导临床分子靶向治疗。  相似文献   
39.
肺癌候选抑瘤基因HLCDG1片段的验证及全长序列的克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肺癌候选抑瘤基因HLCDG1片段(已知序列)进行验证,并克隆其全长cDNA序列。方法: 采用RT-PCR和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CE),对正常人肺组织中HLCDG1基因片段进行验证和克隆其全长cDNA序列,登录基因数据库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从正常人肺组织中钓取到HLCDG1基因未知的3’端和5’端序列分别为1 304 bp和1 548 bp。HLCDG1基因与人酪蛋白激酶Ⅰα(CSNK1A1)基因2号转录变体相似性达99%,score=5 544,E=0。结论: HLCDG1基因为已知的CSNK1A1基因的2号转录变体,可能参与肺癌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40.
藤梨根抗肿瘤作用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藤梨根水溶成分的抗小鼠移植性实体瘤U_(14)的作用,体外促进C_3H小鼠淋巴细胞转化、体内提高C_3H小鼠NK细胞对~(126)I—dUrd标记的U(14)靶细胞的细胞毒作用,以及体内抑制C(57)小鼠溶血素生成的作用。实验结果提示本药有抗小鼠U(14)实体瘤的作用、增强细胞免疫和抑制体液免疫的功能。其抗肿瘤作用似乎部分地与其促进淋巴细胞转化和增强NK细胞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