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6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1.
目的 探讨经皮肺动脉瓣球囊成形术 (PBPV)替代外科手术治疗单纯性肺动脉瓣狭窄(IVPS)的可行性。方法 外科组包括 3 1例IVPS患者 ,PBPV组为同期接受PBPV的 14 6例IVPS患者。比较 2种方法的疗效和费用等情况。结果 PBPV组技术成功率为 10 0 % ,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外科组3 1例全部手术成功 ,无死亡 ,术后出现中量胸腔积液 2例 ,肺不张 1例 ,气胸 1例 ,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 1例。两组间术前、术后及随访中的肺动脉瓣跨瓣压差 (PG)值无显著性差异 ;两组的平均总费用相似 (P >0 .0 5) ,但西药费外科组显著高于PBPV组 ,器材费PBPV组明显高于外科组 (均P <0 .0 5)。结论 PBPV术疗效与外科手术相当 ,但较外科手术有更好的效价比 ,更易被患者所接受 ,PBPV术可以替代外科手术 ,成为治疗IVPS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2.
心脏外科的进展,使许多复杂先心病的治疗效果明显提高。因此,对先心病的术前诊断,尤其手术适应证和术式的选择,对其精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70年代发展起来的轴位角度心血管造影,根据心脏解  相似文献   
43.
患者男性,9岁。生后5个月发现心脏杂音,易感冒,活动后心悸气短。查体:发育正常,营养稍差。心界右移,胸骨右缘第2~3肋间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无震颤,P_2亢进、分裂。初诊印象:房间隔缺损(ASD)合并右位心。心电图:心房扩大,右室肥厚。双维超声心动图示二孔型ASD,右肺动脉细小。彩色多普勒拟诊二孔型ASD并部分性肺静脉畸形引流或二孔型ASD并左上腔静脉引流入左房。心脏远达片:右侧  相似文献   
44.
房间隔缺损直径的各种测量方法在介入治疗中应用价值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分析房间隔缺损(ASD)直径的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测量值、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测量值、左房造影测量值及肺循环血量/体循环血量比值(QP/QS)与球囊导管测量的ASD直径的关系,评价ASD直径的各种测量方法在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全组共40例,均于心导管检查前1周内接受TTE及TEE检查,以测量到的ASD直径的最大值作为该ASD直径的TTE及TEE测量值。右心导管检查中以Fick法计算QP/QS。14例患者行左房造影测量ASD直径。40例均于心导管术中以球囊导管测量ASD直径并以此作为ASD直径的球囊测量值。结果ASD直径的TTE、TEE及造影测量值均明显小于球囊测量值(P<O.001),但TTE、TEE的测量值与球囊测量值显著相关,(r=0.858、O.834,P<0.001),且TTE测量值与球囊测量值的相关性较TEE更高,而左房造影测量值与球囊测量值无统计学相关(P=0.214)。QP/QS与球囊测量值亦存在统计学相关(r=0.373)。ASD的TTE和TEE测量值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20),但有良好的相关性(r=0.771,P<0.001)。结论ASD直径的球囊测量值仍应作为选择封堵器的"金标准",应用TTE可较准确的独立估测ASD直径的球囊测量值,可用于介入治疗的患者。TEE对球囊测量值的估测并不优于TTE,但可提供更多的解剖细节,是TTE的重要补充,并可用于术中检测。以造影测量值及QP/QS来估测球囊测量值因准确性差,在介入治疗中无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比较Amplatzer封堵器和Rashkind封堵伞治疗动脉导管未闭 (PDA)的疗效。方法 :42例PDA患者施行Rashkind封堵伞封堵术 (为Rashkind组 )。在施行Amplatzer封堵器封堵术的PDA患者中 ,选出年龄、体重匹配且PDA最小直径≤ 8mm的患者共 42例 (为Amplatzer组 )。对比两种方法治疗PDA的临床效果、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Amplatzer组 ,技术成功率 10 0 % ,溶血 1例。即刻残余分流发生率 16 7% ,术后 1~ 18个月 ,均无残余分流。Rashkind组 ,技术成功率 97 7% ,1例患者Rashkind封堵伞脱落至右肺动脉 ,经手术取出并行PDA结扎术。术后即刻和12个月残余分流发生率分别为 83 3%和 41 2 % ,均显著高于Amplatzer组 ,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Amplatzer封堵器比Rashkind封堵伞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6.
本文报道1例急性肺栓塞采用~(99m)Tc-P357标测肺动脉内新鲜血栓,并进行肺动脉造影,显示大块新鲜血栓堵塞于左、右肺动脉干的急性大面积肺栓塞,肺动脉压中度升高。选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溶栓后再次行肺动脉造影,结果显示大块血栓基本溶解,部分肺动脉的小分支内仍有残余血栓,肺动脉压降至正常。本例表明,急性肺栓塞如能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可迅速逆转大面积肺栓塞所致的血液动力学障碍,~(99m)Tc-P357是最先进的、准确的诊断急性肺栓塞的检测手段,rt-PA是一安全、有效的溶栓药物。  相似文献   
47.
主动脉弓离断合并主-肺动脉间隔缺损的心血管造影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主动脉弓离断 (IAA)合并主—肺动脉间隔缺损 (APSD)的心血管造影表现 ,提高诊断准确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 4例患者的心导管检查和心血管造影资料。  结果 :心导管检查 4例均提示重度肺动脉高压、主动脉弓畸形、动脉导管未闭 (PDA)及主—肺动脉根部有交通。心血管造影 4例均诊断为IAA合并APSD ,其中 1例合并右肺动脉起自升主动脉。手术治疗 1例 ,为IAA (Ⅰ型 )合并APSD (Ⅱ型 )及右肺动脉起自升主动脉。  结论 :心血管造影是诊断IAA合并APSD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48.
完全性肺静脉畸形连接于右上腔静脉的放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总结连接于右上腔静脉的完全性肺静脉畸形连接(PSVC-TAPVC)X线平片的征象及其价值,以及畸形连接肺静脉的变异及对手术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研究1982~1998年收治并经手术证实的PSVC-TAPVC11例。逐个分析其X线平片征象并与心血管造影及手术结果对照,找出其征象形成的病理基础,以及肺静脉畸形连接的变异情况及其对手术的影响。结果 X线平片呈“右半头雪人征”者6例,3例有右上纵隔  相似文献   
49.
电子束CT在先天性单心室畸形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单心室的心血管造影与电子束CT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研究,探讨EBCT在单心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21例经临床及心电图,X线平片,超声心动图检查后拟诊为单心室的病人,分别行心血管造影检查与FBCT检查。采用节段分析法,用双盲法分别对每例的两种检查从8个解剖要点进行分析,对照,并把两种检查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 1讨特殊动脉导管未闭的介入治疗方法及其效果。方法  1989年 3月至 2 0 0 2年 10月 ,对 5 3 0例动脉导管未闭 (PDA)施行了介入治疗 ,其中 63例为特殊PDA ,男 19例 ,女 44例 ,年龄 1~ 5 6(平均 19.40± 16.87)岁 ,体重 9~ 82 (平均 3 7.0 9)kg。合并心房颤动、异常血红蛋白症、右肺动脉缺如、轻度主动脉瓣狭窄、轻度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肺气肿、及肺脓肿各一例 ,合并房间隔缺损 4例 ,合并肺动脉瓣狭窄 5例。采用AmplatzerPDA封堵器48例 ,Amplatzer房间隔缺损 (ASD)封堵伞 3例 ,可控弹簧栓子 8例 ,对一例极细小PDA采用造影导管诱导血栓形成法 ,另外 3例则分别采用Amplatzer肌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Rashkind封堵伞及pfm弹簧圈。将 63例特殊PDA分为 :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 (平均压 >5 0mmHg)组 2 8例 (包括PDA外科结扎术后再通 2例 ) ;PDA外科结扎术后或夹闭术后再通组 18例 (不包括 2例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者 ) ;合并肺动脉瓣狭窄组 5例 ;合并房间隔缺损 4例 ;极细小 (≤1mm)PDA组 6例 ;Rashkind法封堵PDA术后残余分流组 2例。合并肺动脉瓣狭窄者同期及分期施行肺动脉瓣球囊成形术分别为 2及 3例。合并房间隔缺损者同期施行了封堵术。封堵术后 10~ 5 0分钟行主动脉弓降部造影 ,术后2 4小时、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